第二幕花無知,月無趣,酒無靈,夭桃斫斷,鸚哥煮熟,乞食風情無數。——九州·元·白松元《恨不瘋語》
杜公子大名叫寶玉,乃涎玉而生,家為富國公府,父親是當朝宰相,自小便被當成“奇寶”養著,莫說旁人,就算其親身爹娘,都不能打他一下,家中老者最愛護他,并將他隨身誕下那塊玉鑲上金邊玉線,掛在寶玉的脖子上,大小仆人、男男女女,常年侍奉其左右,養的他一副放浪不羈、我行我素的性子,誰見了都避之不及,生怕這祖宗一發怒,惹來一身麻煩。
他自小玩在女眷堆里,僅貼身丫鬟就十好幾個,年方十三便初經房事,自此一發不可收拾,也逼得幾個貞烈女子以死頑抗,他爹真真管不了他,也不想再管。
話說這杜寶玉心眼也不壞,只是不知是非深淺罷了,好打不平卻常做錯事,惹了一身的騷氣,堂堂公子,天子下令或許都不遵從,卻偏偏聽其身邊幾個小女子的嗔語,也喜好小玩意,什么胭脂水粉都是平凡,極好蛐蛐與鸚鵡,養了三只蛐蛐取名叫“桃園三將”,養了只鸚鵡叫“鸚哥”,看來是對鸚哥更寵愛一些,一只蛐蛐被鸚哥不慎吃了,杜寶玉索性把剩下兩只也都喂了進去,成日里不學無術,好似也沒有什么可煩惱的,真是好個自在。
外人把他這一生寫成了故事,書名叫做“石頭林”,作者叫白松元。
不過這書里前半段還好,后半段就開始拆解那片片美夢了。家道中落的節奏,一章連著一章,每每遇到件事,芝麻大點的事,都要死個人物。地位是一級一級的往下落,以前的同僚變成了大人,以前的手下成了同僚,后來同僚成了大人,自己又落了一次又一次,家里的大人物們死光了,小人物們死的死、散的散,上千間房院的國公府,分出去抵債,剩下的一老兩少二仆,就縮在一間瓦蓋屋里,整個家族的希望竟寄托在了杜公子的身上,杜公子每日都被逼迫著念書,讀書,以期望能夠重興家業。
若是故事寫到這里停了,也能成一代文學佳作,可偏偏作者興致未完,又把那寶玉的媳婦寫得跳了井,兩個仆從,一個跑了,一個被綁走,剩下杜寶玉和老婆婆,這日子難過的厲害。
老婆子告誡寶玉,萬萬要專心念書,考取功名,為了不拖累他,自己服了藥當著寶玉面死了,寶玉穿著一身破棉襖,雙手插在袖口里,蹲坐在小板凳上,整個人都發愣著,嘴上不時咿呀出自己在大觀園聽戲時,隨嘴哼唱的那些小曲,此時也沒有人給他拍手叫好了。
寶玉肚子餓,想去酒樓吃霸王餐,連門沒進去,被打折了腿,一瘸一拐地槍小販的熱饅頭,被覺得可憐,逃過了一碼,他手里提著鳥籠,籠子里裝著會說話的鸚 去偷酒樓的剩飯剩菜,被抓著一頓毒打,酒樓伙計發現了寶玉脖子上掛著的那塊玉,一把搶過來,說抵了飯錢,寶玉被奪了命根子,發了瘋一般去搶,又被打了一頓,扔出去三四里遠,再去找時,已經不見影了,丟了玉,杜公子沒了魂,也不看書了,不在乎臉皮、家業了,覺得自己時日無多,索性自由放縱起來。
這日,杜公子上了街,若從正面去看,會發現他正是杜小月的男裝樣貌,不過現在的杜小月,擁有的是杜公子的這段記憶,她也認定自己是杜公子,是個男人。
杜公子(杜小月)看花怪花不懂其心,不知如何綻放,看月,覺得天下詩詞酸弱苦水,無非是生死離別,思念眷戀,好是無趣,走到桃花盛開之地,偏要取來斧子把樹枝斬斷,肚皮餓了,就燒了柴火,把鸚哥煮熟,雙手一攤,膝蓋一落,從南街乞討到北街,在街中央打滾,往剛出爐的饅頭上抹灰。
可他還是覺得心燥,覺得活也白活,不如去闖個妓院,被打死之前,在試試那人間軟玉風情間滋味,不走正門,翻墻進去,杜公子(杜小月)碰見了個洗衣丫鬟,丫鬟道了句公子,眼神便暗送秋波,原來也是個賣笑賣身的姑娘。
“非也非也”杜公子(杜小月)瞧不上他,一道道門去闖,想找個花魁模樣的人物,許是有緣,闖進了京城名妓韓章衣的房間,與美女隔著一層屏風,女子正哼著曲子,就差一首絕佳之詞填入。杜公子(杜小月)聽聞詞曲,因往日經歷而觸痛心扉,隨口編出一詞,竟驚喜了韓章衣,立即走出屏風相見,自此杜公子(杜小月)稀里糊涂成了韓章衣的常客。
杜公子(杜小月)的衣裳整潔了,皮膚也白嫩了,頭發也干凈了,但依舊改不了那瘋癲之勁,常說風言風語,常寫瘋字瘋事,但他卻因為那一首首經人生起落所淬煉出的詩詞而名聲鵲起。他卻對世人無情,對世間無思無意,他告訴韓章衣自己的玉丟了,魂也就沒了。韓章衣告訴他,自己會成為他的新玉,但杜公子(杜小月)擺手譏笑,笑她也笑自己,他無情無義,卻干了件荒唐的“大事”,他闖入了王爺的迎親隊伍,抹了花轎中新娘子的腳踝。
他被吊著抽了五天五夜,最后要被凌遲處死,也不知是被誰救了,逃了之后,第二天就嘚嘚瑟瑟、無拘無束的在街上重新瘋癲起來,他這一生經歷豐富到還未結束。一個書生把他綁走,關在地窖里,讓他說著瘋話,偶爾蹦出來的幾句好詞,都被書生搶去,靠著那一句句詩詞,書生成了詩壇新秀。
杜公子(杜小月)又逃了,不躲避任何人、任何事,沒了玉就沒了魂,他“樂樂呵呵”地在人間游蕩。
《石頭林》到此篇就結束了,作者白松元在卷后慨嘆了長篇大論,句句戳心,后世之人把這故事改了名字,前半部分叫紅樓一夢,后半部分叫人間一瘋。千百年來,被無數學者鉆讀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