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百三十章 識破魏軍圖謀

熊貓書庫    三國:我的父親是趙云
🔊點這里聽書

  長安沒有能人嗎?

  當然不是。

  桓楷雖然被曹曇及魏國眾將推崇為毒士賈詡,但畢竟不是真賈詡。

  桓楷對新漢的了解,還停留在蜀漢末年的階段,并沒有綜合去考量,這些年來漢國上下發生的巨大變化。

  趙廣大力提拔和重用年輕人才魄力,要比曹曇、司馬炎之流大的多,隨著姜維等老一輩人的淡出,如今的長安朝堂上,如陳壽這樣的中年官員都已經算是老人了。

  同時,科舉制度的推行,軍功軍爵制的恢復,還有絲路商貿的復通,都要長安呈現出兩漢以來未有過的勃勃生機。

  從培養后備的角度來講,長安有的是人才,如黃崇、馬融這樣的年輕人,缺的是機會,并不是能力。

  同時,在趙廣的大力倡導下,分工負責,各司其職。這一現代化的管理體系,被很好的運用到了漢國朝堂治理中。

  侍中黃崇,代表著跟著趙廣一路起家的元從子弟,在趙廣的大力簡拔下,黃崇的官職晉升速度非常的快,其綜合能力方面也比諸葛尚、諸葛詮、蘇紹等人要勝過不少。

  黃崇這些年來,跟在諸葛緒、蘇愉等官員后面,也學得了不少的治政知識,他的想法和理念也頗得漢國眾官員的認可。

  北參軍司大佬馬融,代表漢軍軍方力量。馬融久在軍中,和漢軍中的各級將領、參軍司的眾參謀都熟悉的很,他的態度也代表著漢軍軍方的意思。

  最后一位是張星彩,她代表的是宮中勢力,或者更貼切的說是以張星彩、諸葛婉為代表的漢國新興商貿群體。

  這一群人掌握了漢國除農業以外的大半經濟命脈,隨著漢國版圖的擴張,他們已經漸漸的從關中、巴蜀兩個傳統的地區,向涼州、西域、弘農、并州、荊州等方向拓展自己的業務。

  從這三個群體可以看出,趙廣雖然人不在長安,但掌握朝政的人還是他的人。

  綜合來看,在趙廣領軍出征的這段時間,漢國朝政的運轉就如同一部駛上高速公路的汽車,沿著既定的軌道在不停歇的前進。

  四月中。

  長安城,未央宮。

  馬融、杜預從洛陽返回,漢國朝堂在姜維的主持下,就魏軍進入漢中之后的具體動向召開軍事內政專題會議,商討應對策略。

  魏軍一路遮遮掩掩,試圖將北上關中的真實意圖給隱藏起來,桓楷的這一套組合拳下來,還真別說,讓長安的漢國朝堂上,對魏軍接下來的動向產生了分歧。

  “大司馬,魏軍此次棄了襄陽,入武關、新城、漢中,其目的究竟是哪里,現在還無法判斷出來,不過,大將軍在上洛時與魏國降將許綜、文武等人有接觸。”

  “據許、文兩人所說,魏軍此時西征開始時的目標就是長安,就是關中,所以,參軍司認為,我軍要對秦嶺沿線的幾條谷道重點防范,派出重兵布防,以防魏軍突然從山中竄出,襲擾我關中腹地。”

  會議一開始,馬融就代表北參軍司作了發言,馬融這一路上,與杜預相談甚歡,兩個人一個是參軍司的大佬,一個號稱杜武庫,頭腦里智謀無數,對魏軍接下來的動向,兩人一番猜測,倒也說的八九不離十。

  “有沒有可能,曹曇想要入巴蜀,占我大漢益州、梁州之地?要是米倉道天險被魏軍攻破,則當年魏軍胡烈部兵入巴西,奔襲成都的情形就會再現。”黃崇憂心沖沖,代表出生于蜀地的官員提問道。

  黃崇這一問,也不是無的放矢。

  如今,吳國的交趾軍在南中向北攻擊,巴蜀兩地的漢軍主力又多隨羅憲在荊州征戰,整個巴蜀地區,唯有南參軍司李球帶著一眾三線部隊在支撐著,一旦南、北關隘被突破,巴蜀的情況將很不樂觀。

  馬融同樣出身巴郡,但他現在代表的卻是北參軍司,聽到黃崇有異議,堅定的說道:“曹曇要是入巴蜀,那他就是自尋死路。前番魏賊入境,致我大漢益、梁兩州民不聊生,如果他們再去,巴蜀的百姓必然紛起反抗,按大將軍所言,這是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覆滅只在旦夕。”

  杜預在杜模的身邊站著,剛剛投奔漢國,他雖然自詡能力出眾,但未經考驗,也不可能一下子得到重用。

  杜預聆聽著漢國朝堂上的爭論,馬融、黃崇各自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都有幾分道理,相比而言,馬融提到的人民戰爭之類的新詞,倒讓杜預感興趣起來。

  姜維柱了一根柺杖,多年征戰留下的腿疾,讓他站起有些艱難。方才,馬、黃兩人爭論之時,姜維一時閉目養神,不發一言,等到眾人的意見都表達的差不多時,姜維才始猛然睜開了眼睛,目光銳利的掃視眾人一周。

  “大將軍臨出征前有言,漢國的根基在關中,關中的根基在長安。巴蜀之地,雖然重要,但和整個大漢的疆域來講,只是西南一隅。如今,李參軍在成都駐守,那里雖然缺少精銳,但卻有成千上萬支持大漢的百姓,我們要相信他們,相信李參軍能夠擋住魏軍的進攻。”

  “至于關中怎么來防御,我想請一個人來給我們好好解說一番。杜預杜長史,請上前來,說一說你的具體構想?”

  姜維的語音一落,他的目光就停注到了杜預的身上。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

  杜預神情一怔,他還真沒想到,姜維會在這個關鍵時候提到自己,不過,這等軍謀之事正是他的長項,對魏軍如何布防,在回長安的一路上,他也早就盤算過多次。

  “大司馬,諸位:以杜某看來,魏軍孤軍入關中,看似兵分三路,有入蜀、北上、東退三個選擇,但實際上,曹曇的選擇只有一個:那就是北上。”

  杜預長吁了一口氣,見眾人被他的話語吸引,即繼續道:“入蜀如方才馬參軍所說,是一條死路,這條路別人沒走過,而我杜預卻是親身體會;東退襄陽看似穩妥,但卻無任何意義,魏軍本來據守堅城,卻又主動放棄,如今再返,所為何來?曹曇要是那樣做的話,不用我們打他,魏軍就自動崩潰了。”

  “所以,曹曇的選擇只會是北上,他的野心是圖謀關中,占據我大漢的腹心,只有占領了豐饒的關中平原,魏國才能在逆境中重生,這一點,我當年趙大將軍從蜀中北伐關中是一個道理。破釜沉舟,不破不立。”

  同樣的道理,在杜預嘴里一說出來,情況就不一樣。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