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九十章 與吳國太子聯姻

熊貓書庫    三國:我的父親是趙云
🔊點這里聽書

  聯吳、聯魏。

  說說輕松,執行起來難度很大。

  就拿吳國來說,魏吳、晉吳之間大小戰事打的已經數不清了,彼此之間仇怨結得太深,聯合之議即便是大勢,也總有人反對。

  而要想說服這些反對的人,晉國這邊必須拿出真真實實的誠意來,而且這誠意還不能是空口白話,因為晉吳之間根本沒有什么信任感。

  前番司馬炎為了集中力量對付趙廣,曾經將壽春讓給了孫皓,但后來晉國又復奪了壽春,這件事讓主張北伐的老將丁奉很是不滿。

  幸運的是,八月份的時候,丁奉終于死了。

  司馬炎及晉國朝堂聽到丁奉死去后,群情振奮,高興不已。

  遷都開封之后,晉吳之間的距離拉近,晉國這邊對吳國的情況也更加的了解。吳國看似強大,實際卻是弱的一逼。

  吳國真正的支柱只有兩個人:丁奉和陸抗。

  吳國大司馬丁奉,活了足足八十有余,前期只是小將,不顯山露水,而到了后期,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甚稱老當益壯的典范,

  如果真拿一個人和其相比的話,蜀漢這邊廖化勉強算一個,但就取得成就來說,丁奉要比廖化超越太多。

  丁奉一死,支撐吳國的支柱就傾倒了一半,只剩下荊州的陸抗在苦苦支撐,而且陸抗的身體也極是不好,說不準什么時候也病逝了。

  “陛下,孫皓那殘暴屠夫還整天喊著北伐北伐,這一回丁承淵一死,臣看他連帶兵的將領都派不出來?”

  荀勖等人一臉的幸災樂禍,這幾年來晉國被漢國欺負的夠嗆,連吳國也時不時的派兵打打江淮,雖然沒有什么戰果,但也牽制了晉軍一半的力量。

  在多線作戰的情況下,晉軍只能疲于應付,發動不了對漢國的反攻。

  “好了,丁奉是吳國的主戰派,他這一死,我國在江淮方面的壓力就沒那么大了,不過,陸抗還在,我們又共同面臨漢國這個強大的敵人,能避免爭端最好。”

  司馬炎在稍一沉吟之后,便理智的做出了選擇,于他來說,趙廣才是真正的對手,而孫皓根本就上不了臺面。

  “何邵,你和大法師辛苦一下,出使建業一趟,將我大晉有意聯合吳國,共同抗漢的誠意告知孫皓及吳國朝堂。”

  “只要吳國同意出兵,與偽漢接戰,不管是荊州方向,還是交州方向,都可以作數。至于我大晉的誠意,朕聽聞孫皓恨宗室孫秀入骨,要食其肉而后快,你告訴他,答應聯合攻打偽漢,孫秀可以交還給吳國。”

  “另外,聽說吳國太子瑾知書達禮,為人恭謹,年齡與平陽相仿,兩人又都是嫡長子、嫡長女,身份上也合適,若是兩國能結秦晉之好,也是一樁美談。”

  吳國太子孫瑾,在寶鼎四年(公元269年)被孫皓立為太子。

  平陽公主司馬徽,司馬炎和楊艷的嫡長女。

  現年只有十四歲,長得花容月貌,又兼善書女工,是洛陽和開封兩地世家子弟的傾慕對象,司馬炎生性風流,對女子很是偏愛,對這個長女也是視若珍寶。

  但這一次,為了聯吳,司馬炎也是豁出去了,女兒的幸福可以不要,但江山一定不能丟。

  為了進一步促成聯姻之事,司馬炎還說動了高僧竺法護與何邵一起出使,佛教在吳國的傳播范圍很廣,特別是在孫權、孫亮當權時,江南一帶的佛寺建設比晉國這邊還要更多。

  宗教這個東西。

  看起來不起眼,但影響力卻非同小可。

  這些年來,竺法護與支謙、康僧會等江南僧人之間,來往頻繁,特別是在孫皓毀佛事件中,竺法護給康僧會傳授了許多如何和漢人朝廷打交道的法子。

  毀佛事件,是發生在孫皓登基為帝之后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269年。

  起因是孫皓在登基之后,大興土木卻沒有財帛,在從大臣處抄不到什么東西后,孫皓忽然發現佛寺太富有了,而自己卻太窮了,身為一國之君,怎么能比和尚還窮?

  孫皓于是下令拆毀寺廟、沒收佛像、勒令僧尼還俗,收回寺產,這些措施其實都不錯,孫皓也是照著漢國趙廣那邊的辦法做的,但有一點孫皓沒有學到,那就是沒收來的金銀、財帛沒有充入國庫,而是被他自己揮霍了。

  得了好處一個人享用。

  這怎么可以?

  孫皓沒有明白這個道理,于是乎,很快他就遭到了朝野上下、包括普通信佛民眾的一致聲討,在無奈之下,孫皓給自己找了個臺階下,就是和胡僧康僧會來了一場辯論。

  這場辯論的具體內容就不用多說了,反正結果就是孫皓低頭認輸,從不信佛轉為一個忠誠的佛徒。

  康僧會最后還為殺人無數的孫皓授了五戒,孫皓也在吳國下令,不再禁止修建寺廟。

  有竺法護、康僧會代為說項,再迂回下路線,從孫皓的母親何太后那里找到突破口,講一講司馬徽的秀外惠中,美貌可人,這一樁婚事成功的可能性就又多了三成。

  定下聯合吳國的方略后,晉國又著手部署與魏國曹曇這邊的交涉。

  晉魏之間的戰事經過半年的開打之后,從最初的激烈爭奪,漸漸變成對峙狀態,兩軍的戰線也基本穩定在了許昌、宛城一線。

  這種情況其實很好理解。

  就是晉、魏兩邊都打不動了,晉國雖然實力要更強,但多線作戰又要防備最強大的漢國、北方的胡虜,開封的晉國官員們覺得,和曾經同出一脈的魏國打,有同室操戈的意味,根本不值得。

  魏國那邊,曹曇雖然還想著開拓疆土,但奈何他手底下的將領、官員不這么想,其中,最為重要的實力派官員徐、徐霸兄弟,直接和曹曇挑明,他們不會再和晉國開戰了。

  都是自己人,打個屁?

  魏軍一上戰場,看了看對面的晉軍,嘿,哥哥兄弟,原來是你呀!

  晉軍也是一樣,瞧瞧魏軍將卒,好像認識,再一問詢,原來是一個地方的鄉黨,再細排排祖上,竟然還有一層親戚關系。

  干脆,不打了。

  兄弟咱找個地方喝酒去?當然,這是說笑之言,但事實就是如此。

  許昌戰場上,晉魏兩軍對峙了半年多,雙方死傷的將卒不足五百人,其中還包括了許多的愣頭青、倒霉鬼。

  晉國有意停戰聯合,司馬炎也是很誠意的派出了侍中荀勖出馬,荀勖前番被桓楷所欺騙,以致于羊祜、杜預被疑襄陽丟失,為此,荀勖還被冷落了好長一段時間。

  但現在,晉魏要聯合了,荀勖和桓楷的這一層友好關系又成了好事情。

  桓楷是曹曇手底下的賈詡,他要是同意聯合,這事情就成了八成,荀勖接到聯魏的任務,自信心一下子高漲起來。

  此一時彼一時。

  若是沒有當初高看桓楷一眼的眼力,怎么有今日朝堂上舍我其誰的風光。至于桓楷當時送的巨額財帛,荀勖表示那并不重要。

  在臨行告別司馬炎時,荀勖意氣風發,臉上的層層皺紋也跟著洋溢著由衷的笑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