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消息的阿爾考克,會怎么想呢?
只是稍加思量,阿爾考克就意識到自己建功立業的機會到了。回到帶英帝國的首都,或者說整個日不落帝國權力中心倫敦的機會,正在向他招手。
根據通信郵輪傳遞而來的消息,印度的土兵成建制的加入起義軍,軍隊中的那些印度教徒、小白帽教徒整營整營的離開營房。即使是錫克人和尼泊爾人,現在也出現了一定的動搖。
幸虧尼泊爾人對于牛油和豬油并沒有什么大的反感,不然帶英在印度的十余萬土兵,就得徹底瓦解了。
現下駐扎在印度的英軍人數只有兩萬多人,加上皇家海軍,也就四萬人不到的樣子。說句難聽點的,這點子人,撒到廣闊的印度半島上面,連交通要道都沒有辦法全部顧及到。遑論大量的土邦君王開始騎墻觀望,對英印政府陽奉陰違。
去年結束的克里米亞戰爭,使得帶英帝國連死帶傷小十萬人。雖然近代軍隊已經是六便士能雇一個禮拜,操練三個月就能拉起來的軍隊,可是你也得給帶英帝國拉啊。
英軍常年施行的還是募兵制,并非隔壁法國曾經施行過的國民兵制,這就導致英軍的兵力補充速度很一般。往往需要從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這兩塊殖民地拉人,但即便如此,之前倫敦還在為調集出征清國的人馬而煩惱呢。
帶英帝國其他的總督、公使、專員,都在發愁自己麾下的兵力不足,難以應付四面八方的戰事,可是阿爾考克卻有一支現成的大軍,一支完全按照英式操典訓練出來,中高層軍官要么是英國人,要么就是英國軍校生的軍隊。
傳習隊!
不需要多,先帶幾千人開赴印度,為帶英帝國穩住孟加拉的加爾各答地區,帶英就有了反攻印度的根據地。后面到底是參戰還是協防,盡可以商量的嘛。
只要能夠為女王陛下保全住印度殖民地,那么阿爾考克的功勞就大了,不是一般的大,直接回京做大臣也是輕易啊。
問題就剩下一個,如何打動幕府?
經歷了全國性大災害的幕府,顯然是不樂意把軍隊調出去的。調不了兵,阿爾考克說再多也沒有什么用處。苦思冥想一番之后,阿爾考克意識到了自己手上還是有點籌碼的。事在人為,先和幕府談一談吧。
轉天一大早,阿爾考克便拍了電報給忠右衛門表示自己想要同幕府這邊商議一件大事,幕府這邊執政的大臣們,什么時候有空?越快越好,事情很急。
收到了電報的忠右衛門下意識的心里一緊,前頭才走了一個額爾金,這會子又來一個阿爾考克,這幫人滿腦子都是殺人放火,就想著建立一番殖民者的偉業,好在日不落帝國你揚名。額爾金因為攻占勘察加,外加擴大在日居留區,已經美滋滋的回倫敦了,這個阿爾考克莫非…
不會是清國吧!
出于樸素的個人感情,以及某種冥冥之中的不可抗力,忠右衛門是絕對不可能同意英國借調數千傳習隊出戰清國的。前頭因為安政大地震,把這個事情躲了過去,這回應該怎么辦?
這幫洋鬼子就沒有一個安分的!
可不管怎么說,既然阿爾考克想要會面,幕府這邊也不能夠攔著啊。畢竟幕府在各方面和帶英合作的還行,雙方捆綁的越來越深了,無理由的拒絕英國公使的會面請求,很不合適。
見見吧…
“什么?”
包括井伊直弼在內的一眾幕閣大臣,在聽完阿爾考克的話之后,都是一連串問號加問號。
“英國公使是說天竺爆發了一揆,一揆眾足有四五十萬,而且有數萬一揆眾,就是原本英國在天竺的募兵。”在一旁翻譯的忠右衛門原本的憂慮頓時開解了。
不僅心頭的大石落了肚,甚至有空給諸位幕閣大臣好好地翻譯阿爾考克的話。幾十萬一揆眾的數字,讓松平齊宣都皺眉頭。
“幾十萬一揆眾,難怪連英國也慌了手腳。”井伊直弼瞄了一眼阿爾考克,又望向忠右衛門,意思是忠右衛門趕緊問問阿爾考克是什么意思。
“帝國在亞洲的兵力稍顯不足,希望幕府能夠借調三五千人,協助帝國駐守加爾各答。”阿爾考克故意沒有說要出戰。
畢竟如果說是出兵攻打敵軍,幕府害怕自己這點新軍死人,保不齊立刻就給否了。先說是駐守防御加爾各答,把傳習隊給騙去印度,等騙了過去,再討論其他的東西。
“不可不可,三五千眾太多。”松平齊宣他英語囫圇句子不會說,可是簡單的數字到是還聽得懂。
“只要幕府愿意協助帝國,這份友誼一定會被女王陛下銘記。”阿爾考克知道光是一張嘴碰碰,是絕不可能忽悠幕府出兵了,還得給點子別的好處。
忠右衛門望著阿爾考克的隨員從自己的公文包里面掏文件,感覺阿爾考克是有備而來,保不齊就是無息貸款的合同之類的。
于是忠右衛門快速的轉頭,同幾位幕閣大臣交換眼色,簽了不知道多少份貸款合同的井伊直弼看到洋人掏文件,下意識的一喜,然后又迅速收斂了起來。
大伙兒眼睛眨眨,然后又輕又快的互相通了一個數目。井伊直弼的意思是三百萬,松平齊宣的意思也是三百萬,水野忠精和久世廣周看到了直點頭,脅坂安宅則是你江戶川殿下自個人決定完事唄。
那就三百萬!
沒有等到忠右衛門開口,阿爾考克便把文件攤到了自己的面前。又和自己身邊的幾名隨員簡單的商議了幾句,慢悠悠的開口。
“大英帝國將為幕府武裝六千名新軍士兵,所有的開銷都由帝國支付!”
“新募六千人?”忠右衛門沒想到阿爾考克最先報出來的條件居然是這個,微微一愣,脫口而出。
“沒錯,只要幕府答應,六千支夏普斯火槍,便可以交割給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