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武州八王子千人同心眾,當然不是指的有一千名同心武士在武藏八王子地方。而且千人也是虛數,說好的定額一千人,你覺得過了二百五十年,這個員額還能這個整齊?
若要說同心,忠右衛門就做過同心,在江戶城下的同心,那就是貨真價實的派出所所長,實際管理地面的同心,一共兩班二十個人。換算到后世里面,東京可不止二十個區,你就知道這同心有多大的權力了。
典型的位卑權重,不說在日本了,你就是在大陸,只要是出了社會,有點子閱歷的,都能知道一個派出所所長有多大的權勢。看著好像區區九品芝麻官,真要弄點手段什么的,還不就是一句話一聲招呼的事。
當年武州八王子千人同心設立,實際上是因為大久保長安被封到八王子八千石,而八王子這地方又是甲州街道進入關東的要隘。隨即他便受德川家康之命,招募人員,設法組建軍隊。
說白了就是八王子是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卡口,經營關東的德川家康,既有爭奪天下的野心,也有穩守關東以待天時的耐心。所以在伊豆韭山,武藏八王子,上野錐冰峠等地,都設置了名臣大將,統帥兵馬把守。
八王子作為北條家一門筆頭家老大石氏照曾經駐守的要隘,自然也需要足夠的部隊鎮守。可咱們之前說過了,德川家康進入關東,是與關東諸豪進行了妥協的。他實際控制的土地就那么大,不能夠養太多人。
于是便用了設立鄉士的辦法,他不直接招募武士,而是省下這筆俸祿的開銷,將八王子附近的舊武田氏、北條氏遺臣,編為八王子同心眾,戍守甲州街道的關口,為他看大門。
這些所謂的同心,即使在武田氏和北條氏,其實也不是武士。其身份等級相對模糊,因為處于戰國爭勝之世的武田氏與北條氏,幾乎連年征戰,對于士兵的渴求,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所以除了常人可以理解的那些“貨真價實”的武士,也就是大名的直屬家臣旗本,還有從屬于大名的地方豪強武士等等以外,還存在大量的地方勢力和流動人口。
地方勢力最典型的例子,喚做“武川筋”。這個“筋”就是武田氏編制地方人丁的一種模式或者制度,一般情況下他們甚至都不需要響應武田信玄出征的軍事義務。他們的義務主要是在大軍出征時,守衛家鄉,尤其是家鄉邊境各處的緊要關口。
與其說他們是武士或者士兵,不如說他們是地方上的居民自我聯保小隊,只在老家的一畝三分地轉悠。看似好像用處不大,卻能夠在武田信玄出征時,陡然變成某種意義上的士兵,保衛甲斐的國境。
一般而言,在戰國時代,不要談什么一萬石出二百五十個兵或者三百個兵。咱們這里可以下一個定論,全世界,不管是死了的還是活著的,沒有任何一個所謂的專家學者,可以確定的說日本戰國時代有一個標準的通行的出兵數。
但凡有誰信誓旦旦的和你說誰誰誰一定能夠出多少兵,并且具體到十位數個位數的,那基本就是純粹的吹牛批,不懂裝懂或者學了點皮毛硬要現而已。
眼前例子里的武田家,士兵總數的上限和下限,浮動之大,是根本難以想象的。有時幾乎能以萬為單位上下浮動,只看計算士兵員額的這個標準,以及武田信玄、武田勝賴本人的實際軍事需求來決定。
再者,武田家除了這些地方勢力以外,還十分喜歡使用流動人口。武田四名臣之一的內藤修理亮昌豐鎮守箕輪城,因為西上野地區屢遭戰亂,人口流失,軍役難以征發。為了保證戰時的士兵數量,除了調動地方豪族的人力以外,還十分擅長指揮和招募浪人眾。
內藤昌豐所指揮的浪人眾就是完全的代稱,不光是所謂的失去主家的武士,還包括流民百姓,以及一切愿意拿起武器參軍,來換取戰勝之后報酬的人。
戰國時代人命如草芥,俸祿賞賜什么的,不需要戰前就全部發到手。你先來扛槍,老子打贏了才有你這一口吃的,重點是你還得活下來,活不下來都白瞎。
如此種種人員,稍稍一概而論,大小也能讓人有個數…
話題回到八王子千人同心上面,當時大久保長安招募的就是咱們說的那種地方勢力和流動人口。德川家康以官方認可的武士身份,以及授予他們在八王子地方世代耕種不被收回的土地為代價,得到了這些人的效忠。
據說幕府大名米倉氏,就是出身武藏八王子千人同心,更往前一點,則是出身武田氏的某一筋級組織。
原本只是一個守衛甲斐邊境的小小農民,因為德川家康的這一政策成為武士,進而伴隨著德川家奪取天下的野心,一步一步的,居然成了大名。有時候人生的際遇,確實充滿了各種不可思議。
而眼下的武州八王子千人同心眾,在長達二百五十年的漫長歲月里,幾乎沒有遇上任何值得一提的戰事,幕府也從來沒有征調過他們參加什么戰事。其人員數量,相較于建立之初,起碼擴充了四五倍,甚至更多。
加上他們本身就是沒有任何俸祿的鄉士,想要生活下去,就必須要土里刨食,靠山吃山,所以如今都變成了驍勇剽悍的山民。
既有武士的身份,又保持著剽悍野蠻的習性!
在幕府這條破船上面,幾乎沒有比這更好的兵源了。招募農民是大忌,會引起武士階層的大規模反彈,但是從八王子千人同心里面募兵,那是任何人都挑不出錯處來的一件事。
你反對?你竟然敢反對?這可是東照大權現、神君家康公當年親自招募的武士,你竟然敢質疑家康公的決定?你已經不是普通的廢物了,需要逐一把你發送到日本橋上吊死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