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九二章 青天大老爺

熊貓書庫    春回大明朝
🔊點這里聽書

  實際上楊豐盡管搞得畫風很狂暴,但卻一直把自己隱藏在目前的道德體系當中。

  也就是說他沒有超出老百姓的接受標準。

  他是個好人。

  他真是個青天大老爺。

  這時候的老百姓依然相信傳說中的圣主明君…

  這一點也是必然的,以目前老百姓的道德觀念,沒有皇帝的共和國仍舊是無法想象的,皇帝統治他們屬于天經地義,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不過是有個圣主明君,還有一堆青天大老爺,然后他們就可以吃飽穿暖。但指望他們有更高的覺悟是不可能的,這些在未來需要通過教育,尤其是思想上的啟蒙運動,才能逐漸使他們明白皇權的本質。

  但不能指望短時間內實現這一點。

  這個過程甚至會很漫長。

  說不定得幾十年才能讓他們真正覺醒,甚至有可能得上百年,這個事情真的不是一蹴而就。

  那么此刻在鎮江百姓的道德觀念里面楊豐是什么人?

  忠臣!

  萬里護駕,討平逆黨,高舉圣旨,懲奸除惡。

  這不是忠臣是什么?

  關于他的那些謠言都是誹謗,他又沒篡位當皇帝,他就是把南京那些官老爺全片了,也改變不了他是個忠臣的本質。

  對于老百姓來說,真正的忠臣就是要把這些混蛋全片了。

  人家是正牌大明皇帝封的開原伯總督軍務,帶著大軍來討伐逆黨,他手中可是拿著圣旨,他在像老百姓幻想中的真正青天大老爺一樣,在這里高舉圣旨為他們主持公道,他不是忠臣,難道這些罪行累累的官紳是忠臣?至于打土豪那是合法的,因為這是對逆黨的抄家籍沒,當年太祖高皇帝就喜歡干這個,同樣楊豐干這個只不過是恢復太祖時候的祖制而已。

  此乃大明祖制。

  連祖制都不合法那大明皇帝還有個屁的合法性。

  分田地更是合法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大明的土地都是皇帝的,皇帝怎么處置當然都行,過去皇帝要圈占皇莊時候,老百姓不也要忍著,那時候官老爺和士紳們還都會勸他們忍著,怎么現在要分地主的田了,地主們就不能忍了?

  忠臣如是乎?

  他代表皇帝過來把這些犯罪的士紳土地籍沒分給佃戶有什么不對嗎?

  那些官紳再怎么造謠詆毀他,都改變不了他是奉旨行事的本質。

  至于官紳說皇帝是假的…

  荒謬!

  這么好的皇帝怎么可能是假的?

  難道解放奴隸,打土豪分田地,讓青天大老爺來救民于水火的皇帝是假的,反而那個縱容官員貪贓枉法,土豪劣紳盤剝百姓的是真的?

  這怎么可能!

  老百姓心中有桿秤,誰對他們好他們心里清楚的很。

  弘光時候為了組建團練,地方官員可是大肆搜刮,各種捐搞得民怨沸騰,可楊豐來廢除苛捐雜稅,廢除丁銀,廢除徭役折銀,所有老百姓以后只需要交田賦就可以了。

  這么好的皇帝一定是真皇帝。

  老百姓必須支持。

  不支持這樣的好皇帝豈不是傻子?

  就像朱元璋時候他再怎么折磨江南的世家,也沒有哪個能揭竿而起,蘇州士紳腦抽在大街上高喊起兵,轉眼被老百姓扭送官府,這就是真正獲得了底層百姓支持的結果,那些上層的士紳再怎么掙扎,都必須面對這種陷在汪洋大海中的無奈局面。

  鎮江百姓心目中的大明天字第一號忠臣,就這樣用一場公審大會,迅速完成了對鎮江士紳的清洗。

  然后是抄家。

  金銀留著送南京皇宮。

  高利貸借據拿來,皇帝早就說了以后他替百姓還,不過既然放貸的多數都是被打靶的,所以也就不用還了。

  土地籍沒準備清丈然后分給佃戶重新登記,不過目前暫時先自己種著,畢竟快要麥收了。

  奴婢們看身份,以義子義女收的,分割房產店鋪單獨立戶,屬于種田農奴的直接分到自己的地,也可以恢復原本的姓氏。

  正牌家屬分給處房子按照人口給田地自己種田。

  雖然全殺了的確是個永絕后患的辦法,但楊大帥還是心太軟,有時候他的確為自己不能和建奴一樣快快樂樂屠城而苦惱,甚至就連李自成他都做不到,所以最后算了算,在鎮江也就才打靶了一百來個。然后完成這場清洗的鎮江,緊接著開始效仿京城推選公社,還是依照坊為單位,整個鎮江城內十五坊…

  其實是十二,但有三個坊人口增長太快,所以各自分出一圖,最終形成十五坊。

  而城外是七個坊。

  這座城市真的已經不小了,連城外都有七個坊,也就是說三分之一的人口溢出城墻范圍。

  這在江南是普遍的情況,這片土地上人口實在太多了。

  鎮江城這總計二十二個坊,各自按照職業推選委員,這些委員又共同組成委員會管理本坊,然后合起來組成鎮江公社,直接聽命于楊豐任命的總理。

  實際上是他暫時兼職。

  同時由他任命各局主官,因為短時間內沒有自己的干部隊伍,這些主官就是在那些委員里面挑選,但這不是定例,以后會從外地調來,短時間內只能這樣先把地方管理體系建立起來。再說這時候就算從外面調,楊豐也沒有可調的,除非從南京,但應天公社也是這樣的官員,總共才上任一個月,就算調來也一樣,還不如這些本地的。

  這個問題得慢慢解決。

  接下來他需要的就是在擴張中,不斷建立一個個這樣的公社體系,然后將這些公社體系內的官員互相調動。

  這需要時間。

  短時間內只能這樣湊合一下。

  而且這些被推舉起來的委員,肯定是地方上有一定能力的,且不說人品是好是壞,但能得到別人支持,就代表著他有足夠能力讓人信賴,實際上因為最初感情都很純粹,這些委員的人品絕對比舊官僚強。

  這種推選的制度就算要爛掉也需要點時間。

  這就可以了。

  至于這樣的官員最后免不了腐化…

  這個他也沒辦法,他很有自知之明,他沒能力真正建立一個完美的體系,他又不是什么理想主義者,他的真正目的無非就是在大明這個腐朽的基礎上,在可控的范圍內完成一場有限的變革,摧毀舊的利益集團,在摧毀過程中建立一個以自耕農為主體的國家。

  至于這個國家頂著什么牌子并不重要。

  有個皇帝也不重要。

  萬歷只要繼續這樣在好皇帝的道路上努力,那么他也不介意保留這樣一個國家的象征。

  楊豐是不會做皇帝的。

  他只需要讓皇帝陛下噤聲就行。

  但是,最重要的一定是自耕農為主體的。

  明末談其他的都沒用,什么工業化啦,大明就是工業化太高,但凡江浙經濟作物全鏟平改成水稻,說不定還不至于亡國,也別指望海外貿易,海外貿易帶來的白銀只會加劇通貨膨脹,而海外貿易肯定帶不回糧食,倭國同樣饑荒,朝鮮也是饑荒。

  東南亞的確可以一年三季,但最好的水稻產區爪哇島上也就百十萬人口。

  更別說落后的農業技術,時不時的洪災,瘟疫全都會減產。

  就他們產出的余糧能養活大明饑荒中的一個城市嗎?

  大明有這個世界上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把這時候整個世界能買到的余糧全弄來都養不活一個饑荒中的陜西。

  更別說在海外的糧食采購,運輸,甚至對土著鎮壓,全都需要巨額投入,有可能投入比產出還低。

  真的。

  荷蘭東印度公司最后就撐不住解散了。

  強盜公司都能破產。

  唯一的辦法就是大規模移民過去,利用大明的農業技術搞開發。

  好吧。

  這的確是看似合理的。

  但英國向北美第一批移民一萬多人二十年后還剩下一千,那還是環境相對好一些的北美。

  更別說東南亞這種瘟疫遍地的。

  像北方饑荒重災區西北的人口遷移爪哇島,第二年不死一半絕對是老天保佑。

  實際上他們就是遷移到云貴,都照樣撐不住。

  李定國,馬進忠這些西北南下的悍將,基本上全都早早病死,說到底還不就是適應不了南方的氣候。

  相反內部的均田地自耕農化才是成本最低的。

  不但成本最低,而且還能在這個過程中,建立更加有效的政權體系,然后再推廣新作物,肥料,農業技術,建立更加系統的救災體系,開拓新的食物來源比如捕魚之類,大規模鼓勵開荒,哪怕這些荒地產量低,但只要數量足夠多,終究能夠收獲些糧食。

  大不了種些更適合的。

  比如高粱。

  但這一切的前提,就是把原本的利益集團清理掉,讓那些寄生在土地上的士紳集團死翹翹。

  他們的罪惡反而不重要。

  但沒有他們最重要。

  楊豐就這樣在鎮江開始殺氣騰騰的改造。

  而就在同時,他的敵人們也終于意識到了這個惡魔的真正可怕,就在楊豐改造鎮江的時候,整個江南的官紳也動員起來,一場以誅楊為最終目的的士紳總動員也開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