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七十三章 勸學一出天下驚

熊貓書庫    我在大康的咸魚生活
🔊點這里聽書

  新年致辭過后,氣氛就要輕松許多了。

  本來這也是一個很輕松的賜宴,畢竟這一年才開始第一天,新年還沒有什么煩惱呢。

  待到景和帝坐下,太子就先出了席,對著皇帝叩拜道:“兒臣銘宇祝父皇在新的一年里順利安康,克服一切困難,帶著我大康繼續前行。”

  景和帝笑了起來:“太子有這份孝心很好,朕也希望你像是去年在兩湖地區做的那樣,積極的為朝廷,為朕多分擔一些責任。”

  “兒臣遵旨!”太子正色的道:“兒臣一定竭盡所能,再也不犯去年的錯,努力做好每一個事情。”

  他這么一說,下面禁聲聽著他們說話的一群人中,好幾個番邦部落的使者都暗自發笑。

  太子去年在兩湖地區錯斬葛池的事故,已經傳遍了天下,甚至是番邦海外都曉得。

  堂堂一個太子,做事情如此不認真仔細,也頗讓人感慨。

  乞勒都埋就對著耶律安翔道:“我總覺得如果是這一位上位的話,我們的目標就至少能更進一步了。”

  耶律安翔笑了笑,“太子雖然能力中庸,性格中庸,但他主要能聽得進去臣子們的話,以大康的體量和實力,還是不可小視。”

  “是啊。”

  乞勒都埋感嘆著道:“如果像是去年這樣的大災年份更多一些,那就更好了。”

  兩人說話之間,太子已經回到了自己的位置,換成了七歲多的壽王站了出來,手上還拿著一個小的鐵喇叭。

  下面的人看著他這樣,許多人已經忍不住在發笑了。

  壽王在朝廷內外可是一個笑話,這是嬌生慣養的典型例子,和太子簡直是兩個人。

  這樣的紈绔,聽說最近被裕王世子給收拾了,倒是顯得要老實一點。

  可他拿著這個鐵喇叭出來,又是怎么回事兒?

  壽王沒聽到笑聲,不過他很明顯的也感到羞恥。

  見到壽王扭扭捏捏的樣子,景和帝樂了:“銘安,你這是干什么呀?”

  壽王咬了咬牙,下拜道:“父皇,兒臣最近新學了一篇文章,想在這兒背給您聽聽。”

  “哦?”

  景和帝聞言驚訝不已,這個兒子以前可沒有這么老實。

  雖然在這樣的場合背誦文章不大合適,但既然兒子有一顆向學的心,還是不要打擊他的好。

  “嗯,那朕就洗耳恭聽了。”皇帝微微點頭道。

  壽王深吸了一口氣,把鐵喇叭對準了自己的嘴巴,開始背起了已經滾瓜爛熟的《勸學》來。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壽王背誦得并不快。

  在柳銘淇的棍棒教育下,他還背得是抑揚頓挫,配合著他的童音,頗有美感。

  在場的人剛開始還在嫌棄無聊,不知道這個小毛孩會弄出什么稀奇古怪的文章來。

  可只是聽到第二句的“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無數人便挺直了身軀,臉上露出了鄭重的神色。

  聽完這一段,幾乎所有的人,都停下了一切的動作和聲音,認真聆聽了起來。

  現場又是一片安靜。

  在鐵喇叭的助威之中,壽王的聲音讓全場都能聽得清清楚楚。

  別懷疑,這就是柳銘淇專門為了這次背誦準備的,就是想要所有人聽得清楚明白。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

  詩曰:‘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長于無禍。”

  “嘶…”

  飽學之士無不是倒吸了一口冷氣。

  這個…

  這是什么東西!?

  這是何家圣人所寫文章?!

  為什么聽起來就好像圣音洗滌一樣,讓我的心靈都受到了震撼?

  本來以為壽王只是背了一篇慶賀新年詩詞的景和帝,此時也是莫名其妙的。

  這是我兒子?

  這是我頑劣不堪的小兒子?

  假的吧?

  相比起他的驚駭莫名,壽王之母陳貴妃,卻是目光閃爍連連。

  她不算是飽學之士,可看到在場人的表情和震驚,心中有了一股驕傲的感覺。

  這是我兒子!

  管他念的是誰的文章,這就是我兒子!!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聽到這里,一個穿著翰林院小官衣服的年輕人,從自己的座位站了起來,快步走到了正中間的走廊上,拱手下拜,直接跪在了地上。

  什么叫做媽媽問我為什么跪著?

  這就是!

  大家一下子明白了,這位年輕人是在以此表達對這篇文章的尊敬,覺得這是圣人之言,不能坐立而聽。

  但是無數的儒生看清楚是誰后,卻在心中狂罵。

  混蛋啊!

  鐘固謙你這是什么意思?

  明明這是我們儒家經典啊,你一個法家學子如此惺惺作態,難道把它當成了你們法家圣人的文章?

  做夢!

  不要妄想張冠李戴!

  于是乎,好幾個翰林院的儒家學子跟著走了出來,就一樣的跪伏在他的身邊。

  跪著聽。

  翰林院編修鐘云翔根本就沒有在意他們的小動作,而是一臉虔誠的望著那臺子上面的小小身影。

  壽王已經進入了狀態,也不管身后發生了什么事情,繼續的背誦著文章。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隨著壽王背誦得越來越抑揚頓挫,越來越入神,無數的儒家、法家官員都站了起來。

  連墨家的官員也一樣。

  墨家是最不服氣儒家的。

  可聽到這篇文章,覺得這里面有著太多深刻的人生道理,為這樣的文章喝彩,完全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至于景和帝,已經完全驚呆了。

  他旁邊的太子更是目瞪口呆,像是不認識這個弟弟一樣。

  這還是那個頑劣不堪的弟弟嗎?

  怎么忽然變成這樣?

  怎么忽然能背出一篇注定千古傳頌的文章來?

  等等…

  千古傳頌…

  太子眼睛驀的一頓,轉而便望向了下面。

  那邊的一個少年,也正在聽著壽王背誦,不過他臉上卻滿是洋洋自得的笑容。

  果然是這個小子啊!

  太子心頭先是一沉,旋即又釋然了。

  這家伙,真是太能折騰了!

  此時不僅僅只有太子想到了是柳銘淇的手筆,陳貴妃也是滿眼異彩的頻頻望向柳銘淇。

  她知道柳銘淇在教自己兒子文章。

  卻萬萬沒想到,柳銘淇居然教了自己兒子一篇這樣的文章。

  陳貴妃不是沒有見識。

  她一看在場的情形就曉得,有了這么一篇文章,自己兒子必然會名滿天下,日后成為了親王,也必然是備受尊崇,絕對不會有什么風險。

  這便是這篇偉大的文章的重要性!

  想到了這里,陳貴妃對柳銘淇忽然沒那么討厭了。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

  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

  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

  螣蛇無足而飛,鼫鼠五技而窮。

  《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故君子結于一也。”

  聽到了這里,探花郎鐘云翔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激動,直接雙手覆蓋在地,頭也叩在地上,不愿再起來。

  和他一樣的還有很多人。

  不知不覺中間的走廊上面,已經跪滿了聆聽圣音的人們。

  一群外國的王公貴族們,凡是來國子監學習的,也都跟著跪在了后面。

  這在他們看來,是泱泱大康的圣人之道,是他們拼命想要學習的東西,能見證到這篇圣人文章的誕生,來這一趟大康,已經是儼然無憾了。

  那些番邦部落、海外小國的使者,也有不少被震撼住,直接下拜的。

  比如說東瀛的使者,聽得簡直是熱淚盈眶,激動得不能自已。

  只有幾個草原部落的使者團,才有點面面相窺。

  他們能感受得到其中的力量和學識,同時也感到了衷心的羨慕和嫉妒。

  “真是圣人文章啊!”

  耶律安翔站在座位上,一直保持著鞠躬的姿勢,也是心潮澎湃。

  如果此時自己不是室韋使團副使,他早就已經叩拜下去了。

  這樣的文章,只能跪著聽,沒辦法站著聽。

  乞勒都埋臉上是不可掩飾的嫉妒。

  可惡!

  為什么大康就有如此的圣人,能寫出如此圣人文章?

  我西羌出身邊疆苦寒之地,連溫飽都不能保證,老天卻是連出現圣人的機會都一點都不給嗎?

  “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

  學也者,固學一之也。

  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跖也;全之盡之,然后學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

  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耳非是無欲聞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

  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

  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應。

  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

  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一口氣背誦完畢,壽王也是累得氣喘吁吁。

  他之前背誦都沒有這么大聲,現在想要讓全場人聽到,哪怕是有了鐵喇叭,也必然是用盡了全力。

  現場特別特別的安靜。

  安靜到似乎就只能聽到這么一個七歲多孩童的喘息聲音。

  但是現場又特別的炙熱。

  幾乎所有人的炙熱目光,都齊齊的投向了那個矮小的身影。

  在這一刻,壽王無比的高大神圣!

  《勸學》乃我泱泱中華之瑰寶,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許許多多圣人文章,教導了一代代的先賢們,才有了傳承至今的中華。

  我中華有此傳承,當永遠不倒,又豈是區區西蠻東野能欺辱得了的?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