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七百三十六章 造物(三)

熊貓書庫    納米崛起
🔊點這里聽書

  于偉才將這一次運輸過來的科研設備、材料之類,依次配送給每一個實驗室。

  目前門捷列夫市的常駐宇航員數量,通常維持在40人左右,也是月球各大基地中,最少的一個。

  這里的實驗室,也大多傾向于理論研究為主。

  比如:月球背面的袁天罡天文臺、暗物質探測實驗室、中微子探測實驗室、引力波探測實驗室之類的7個實驗室,都是那種傾向于理論的實驗室。

  袁天罡天文臺,那臺超大型天文望遠鏡,也迎來了再一次升級改造。

  雖然采用組合式鏡片,讓這臺天文望遠鏡的面積,超過了哈勃望遠鏡很多,加上月球背面的特殊環境,非常有利于觀察宇宙的波頻。

  該天文臺的負責人,是之前在紫金山天文臺工作過的黃革新和江逐波,倆人非常年輕,一個33歲,一個27歲。

  于偉才開著拖車,將一批給天文臺準備的物資,交給了倆人。

  “黃哥,之前天文局準備的東西,已經到了。”

  正忙碌著查看望遠鏡數據的黃革新,抬起頭來問道:“是鏡片升級用的材料嗎?”

  “是的。”江逐波點了點頭。

  “我們過去看看吧!”

  倆人來到一個簡易的倉庫中,由于門捷列夫市的標準艙有限,因此很多物資都是放在簡易倉庫之中。

  這種簡易倉庫非常簡單,就是挖掘一條大溝,一般深度在10米左右,寬度在20米左右,至于長度則根據地形和需要設置。

  挖掘好溝渠后,豎立上泡沫硅鋼柱子和骨架,然后加上一層擋沙鋁合金板,在頂層的上面,再添加一層到兩層的復合鉛板,增強整體的抗輻射抗電磁干擾能力。

  最后就是壓實溝渠的底部,鋪設上一層鋁合金地板,同時將挖掘出來的沙土,堆積到倉庫頂部。

  至于出口,就是一個小斜坡。

  這種簡易倉庫不需要藍星的零配件,依靠廣寒宮市生產的泡沫硅鋼、鋁合金和復合鉛板,就可以獨立建設完成。

  很多不需要特殊環境保存的物資,都可以放入這種簡易倉庫之中,畢竟月球不會下雨,又很少出現中等規模的地震之類,這種倉庫基本可以使用很久。

  在天文臺的西側,就是一個專屬于天文臺的簡易倉庫,里面堆放著大大小小的箱子。

  按照編號,黃革新和江逐波很快就找到了東西,一個半人高的箱子,和一個坐式冰箱差不多大小。

倆人將  箱子搬上電動皮卡的車斗,便返回天文臺。

  袁天罡天文臺占地面積不大,大概只有1200平方米左右,在一處小山坡上,建筑物并不是標準艙,而是一棟金字塔型的五層建筑物。

  天文望遠鏡就在建筑物頂部。

  天文臺內部的空間,很大一部分是在地下,一共有15個艙室。

  江逐波將天文望遠鏡的七塊鏡片,依次取下來,并送到TW—12艙室,這里是一個小型的化學工作艙。

  化學工作艙內,黃革新已經從那箱子里面,取出了藍星那邊送過來的東西。

  分別是一臺真空電場鍍膜機、一批鍍膜用的原材料,真空電場鍍膜機的使用方法,都是一鍵操作的傻瓜式程序,根本沒有任何難度。

  展開后的真空電場鍍膜機,可以直接加工直徑3米以內的鏡面。

  “逐波,給鏡面進行一次全面清潔。”

  “好的。”

  經過三個多小時的仔細清潔,七塊鏡片終于變得一塵不染,然后第一塊鏡面被送入真空電場鍍膜機中。

  黃革新在鍍膜材料的選項上,選擇了[光頻高敏劑—1],這是一種對伽馬射線極度敏感的材料,然后按下鍍膜。

  真空電場鍍膜機內,鏡面上迅速形成一層結構穩定、分子排練井然有序的納米薄膜。

  然而鍍膜工作并沒有停止,而是繼續進行著,因為需要的添加上去的薄膜,并不止一種,而是二十多種。

  這主要是為了提升望遠鏡的分辨性和敏感性,讓望遠鏡可以感應到各種各樣的光波。

  添加了這些薄膜后,這臺天文望遠鏡的性能,將獲得巨大的提升,可以觀測到伽馬射線、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和紅外線。

  而且是非常細致的區分,可以準確判斷出各種頻段的光波,這對于研究宇宙,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在沒有升級改造之前,這臺望遠鏡可以準確觀測到以太陽系為中心的32光年之內。

  這里的準確觀測,是指可以看到該范圍內,存在的恒星系,以及恒星系內部比較大的行星。

  要知道,哪怕是哈勃望遠鏡之類,只能觀察到恒星,而恒星系內部的情況,要么需要特定條件,要么只能依靠理論計算來推測。

  通常而言,特定的觀察條件,是指行星凌日的時候,就是該恒星系中的行星,剛好出現在母恒星、觀測點的中間區域,此時會出現遮掩現象。

具體煎熬表現為,那顆恒星的表面,突  然出現一個黑點,這就表明該恒星系存在行星。

  但是這種觀測方式,本身需要特定時機,同時并不是所有的恒星系,都處于適合的位置。

  雖然恒星系很多都是盤型的,但是它們并不是同一個平面的,宇宙可是立體的。

  遮掩法存在非常多局限性,因此必須有更進一步的技術,那就是光波高敏分辨技術。

  之前袁天罡天文臺的望遠鏡鏡面,用的光波高敏技術,是第一代技術,最大范圍就是32光年之內。

  而這一次升級改造后,準確觀測范圍,估計會提升到200~210光年左右。

  這種觀測數據的成果,看似對于現在沒有什么用途。

  實際上,對于太陽系的恒星系科學,存在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畢竟我們的太陽系本身,仍然存在非常多未解之謎。

  比如在袁天罡天文臺之前的觀測數據中,就證明了“暗星”的存在。

  所謂的暗星,又叫流浪星球,它們是指沒有被恒星系捕獲的星球,這些星球在黑暗枯寂的星際暗區飄蕩。

  目前在太陽系32光年之內,已經確定的暗星,一共有18顆之多,它們有大有小,有近有遠。

  最大的一顆暗星,體積是木星的三分之一;最小的一顆,體積則和月球差不多。

  而距離太陽系最近的一顆暗星,就在2.034光年之外的星際暗區之中。

  這種發現,填補了天文科學的一些空白,同時也說明星際暗區之中,并不是真的空無一物。

  這些暗星的存在,也會干擾到周邊恒星系的運行,同時也是非常危險的存在。

  萬一一顆月球大小的暗星,突然沖入太陽系內,那對于恒星系本來的運行機制,會產生明顯的改變。

  這種改變,甚至可能直接滅絕人類。

  三五第一_www.35wx.la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