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二十四章 契丹兵

熊貓書庫    權宋天下
🔊點這里聽書

  秋末的廬州,寒冷而干燥。偶然間有一兩股南面過來的微暖氣流,被狂暴的北風一吹,便不知去向。田野之中,見不到一絲綠色,孤零零的樹木,已經甩落了身上所有的葉子,靜待冬天的到來。

  荒野之中,數騎軍士正緩緩騎馬而行。

  行在最前的莫青,裹了裹身上的裘領披風,這件披風是他爺爺傳給他父親,他父親在他被征招入伍那年又給了他,如今在身上已經披了十年。披風的衣料已經換了好多次,那貂皮制成的裘領卻是依然沒變。

  莫青向后看了看,廬州城早已沒了蹤影,身后只有緊緊跟隨他的六個部下。他默默地算了算,一早離開廬州營地,到現在往東北方向已經走了兩個多時辰,應該有近百里了。沿途沒見到一個宋軍游騎,意味著這個方向上不可能有宋軍援兵過來。

  差不多可以折返了。

  但莫青一想到廬州城外的戰事,心里便是一陣陣的煩躁。

  自部隊抵達廬州至今,已經過去了近半個月的時間。在主帥察罕口中完全不堪一擊的廬州城,現在竟然還屹立在那。

  半個月以來,大戰小戰歷經數百,戰事何止是用“慘烈”兩個字可以形容。部隊死傷慘重,當然,絕大多數的傷亡都跟蒙古兵沒有關系。

  莫青有些不理解,自己跟著蒙古人也算是經歷了無數場戰役。歷來攻城之戰,都是以漢軍為主發動進攻,而契丹兵與蒙古人則是負責攔截、阻擊、殲滅與屠城。在莫青看來,攻城只是一種粗糙的體力活而矣,根本就不該讓自己的騎兵部隊參與這種作戰,那只是無畏的犧牲。

  可是,這次自己的這支契丹部隊竟然被派去跟漢軍一起參加了攻城戰。

  想想自己歸屬的這支契丹軍,是如今天下間,僅有的兩支純契丹人組成的部隊之一,可算是天下契丹兵的一半精銳都在這了。士兵死掉一個就是永遠地少了一個。

  現在契丹的兵源補給越來越困難,能自認為或是被認為是契丹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甚至連自己,要不是三代從軍,有據可查,別人都會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契丹人。畢竟,一個別說會寫契丹文,現在連契丹話都不會說的人,還能算是契丹人嗎?

  遙想百年之前,契丹人統治北地,呼嘯天下,那會是一種什么樣的風光?

  可惜,到現在,莫青真的感覺到,契丹一族不僅是在衰弱,而且已經快走向了消亡。

  自契丹被女真滅國,殘遭女真人屠戮,族人四散逃逸,多隱姓埋名,以漢人自居。就比如自己,雖然很確定地知道祖上是契丹人,卻搞不清是什么時候開始變成了“莫姓”。

  相對于視為世仇的女真人,契丹人總會把蒙古當作盟友,每次跟著蒙古人與女真人作戰時,契丹人殺起女真人來,可是比蒙古人還狠。要是沒有這些兇狠勇猛的契丹人,莫青相信蒙古人根本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把金國給滅了。

  然而,自金國滅亡后,莫青就覺得契丹人的地位反而不如從前。身居高位的是蒙古人,這個莫青覺得理所當然,可那些高鼻藍眼卷毛的回回人,憑什么就可以高契丹人一頭。而讓莫青覺得更為惱火的是,自己的這支契丹人部隊,不單單是經常被稱為“漢軍”,如今連待遇都跟那些漢人幾乎一樣了。

  甚至像這次攻打廬州一樣,竟然會被派去攻城作戰!對莫青來說,這簡直就是一種恥辱。

  可憐,十來天的戰事之后,自己近百人的隊伍,如今能動彈的,只有十個人不到了。自己一個名義上的百夫長,如今的手下兵力竟然還不如一個十夫長。

  對于這支隊伍的最高長官——征行萬戶塔不己兒,一個本來讓自己極為崇拜的將軍,如今他的形象,也開始在自己的心里慢慢地動搖著。

  莫青不是懷疑塔不己兒的領軍能力,也不是憤其對部下不公,更不是因為得到的賞賜不豐。而是因為他在此次南下作戰中,對蒙軍主帥的一味尊從。而這種無條件尊從的結果,就是自己的部隊被當成了普通漢軍來使用。

  漢軍,那就是一堆人肉組成的砲灰啊!

  又一陣寒風從側面吹過。莫青抬起頭,望著前方。朝著這個方向一直前行,就是泗州與盱眙。看這個方向沒有宋軍來援,應該就意味著蒙古東路軍已經渡過淮水,最起碼是已經逼近淮南東路。

  再往前,應該就是山東東路,那邊也算是自己曾經戰斗過的地方。繼續往前,如果能泛舟渡海,就是遼東。聽說那邊有契丹人正在建國,也許該找個機會去看看。如果可以的話,他希望自己的兒子以后可以重新生活在契丹人的國度,學會講契丹話,當個真正的契丹兵。

  莫青雖然端坐馬上,眼睛盯著前方,但心思早已飛得不知去向。

  這時,邊上一個部下騎著馬靠過來,喊道:“莫將軍,前邊有人!”

  莫青一激靈,定睛望去。

  遠處,約三四里地,隱隱出現了十數騎的影子。模模糊糊分不清是敵是友。

  七騎對十來騎,自己的人數并不太占優勢。但莫青有信心,如果對面來的是宋兵的話,憑著自己這些人,一個沖鋒,就可以把對手沖垮。

  莫青一揚手,喝道:“列隊,戰斗準備!”

  幾個人稍微放緩了馬速,揚起隊旗,摘下角弓,抽出箭矢。迅速地在莫青身后組成一個錐形列隊,眾人一起呼喝一聲,重提馬速,往前沖去。

  只是幾個呼吸之間,馬隊便接近了對方的射程。騎在馬上的莫青,雙手離韁,手已滿弓,作勢待發。

  從指尖順著箭頭往前望去,莫青又覺得有些不對勁。對面十來騎,看到自己開始沖鋒,卻不閃不避,而是紛紛下馬,將十來匹馬堆在前頭,人迅速躲在其后。一個漢子空著雙手急急揮舞,正朝著自己大喊。

  莫青有些疑惑,但還是在一箭之外將馬突然勒住。幾匹馬同時仰頭長嘶,直立而起,在原地略略轉了半圈,而后停下了往前的沖勢。

  莫青往后揚了揚頭,喊道:“蓋倫,你過去看看。”

  身后一騎應聲而出。騎在馬上的,是莫青的手下十夫長蓋倫。滿身虬肉,眼如銅鈴。

  這個蓋倫,其先祖原是東丹國國主耶律倍手下,東丹國滅后,耶律倍入中原避難,被賜名李慕華,跟隨其移居中原的隨從也被各賜穆、罕、羅、易、蓋等姓。

  這個蓋氏,遷至中原已歷三百年,早就比莫氏子弟更像一個漢人了。

  蓋倫收起弓矢,橫握長槍,催馬往前緩緩而行,距對面那群人二十步處停下。

  蓋倫心下也有些疑惑,按說一路并未見到宋兵,連宋國的游騎都沒見著。這些人看到自己揚出的旗幟并未躲避,也未備戰,說明肯定不是宋兵。但這個方向派往濠州、滁州與招信軍的游騎早已回營,不應該再有己方的游騎兵。

  眼前的這群人,個個灰頭土臉,滿身泥土,身上衣裳破爛,粘滿血水。幾匹馬看著傷痕累累,卻并非刀劍所傷,明顯不是剛從戰場上撤退過來。

  站在最前面的男子,中等身材,臉色樸實,年紀與自己相仿。疲憊的眼神中,留著些許的清明。手上沒有攜帶任何兵器,只是持著一枚令牌。

  他對著蓋倫朗聲說道:“在下,真定軍部下漸丁隊隊長丁武,受令到和州探聽敵情而回!”

  “和州?”蓋倫有些疑惑地看著此人,和州在廬州東南邊,他們卻怎么跑到東北邊來了?但蓋倫沒再說什么,兜著馬圍著這人轉了兩圈,而后探過身接過丁武手上令牌,回轉馬頭向莫青復命。

  這批人,正是已經離開和州十多天的趙權等人。

  離開和州橫江浦渡口后,他們沿著長江在和州附近偷偷地轉悠了三天。詳細地記錄了每一處可看到的地形與守軍,而后北還。

  為了避免再一次在昭關邊上的群山之中迷路,他們回程特地選擇通往巢縣的道路。卻沒想到,宋軍將位于含山與巢湖之間的巢縣,守衛得嚴嚴實實,幾乎是插翅難飛。

  一群人在巢縣城外彷徨不決了兩天,終于被一隊宋軍游騎盯上,還好他們馬多力足,跑得快。雖然很快地脫離宋軍游騎的追擊,卻只能依舊選擇穿越含山北還。

  過雞籠山北進含山之后,山里就開始下起了淅淅瀝瀝的雨來,雨倒不算很大,但寒透徹骨,眼前所見,全是一片迷蒙。偶然有不下雨的時候,山中便會涌出成團的濃霧。視線只能保持在五步以內,別說認路了,一不小心,人都彼此看不到。

  這下其悲慘程度遠超過來的時候,那時雖然迷路但好歹還以辨得清方向。如今卻如同被關入盒子的無頭蒼蠅一樣,別說東西南北,甚至連上下左右都有些分不清楚。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