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70章 ??大宋洪武年

熊貓書庫    大宋有種
🔊點這里聽書

  ,求訂閱)(..)

  十二月二十日,年節將至,靈泉宮,紫宸殿,趙楷登基之后的第一次大朝議,正在這里舉行。

  趙楷的大宋因為是“重開”的,所以一直以來都有點草臺班子的意思,里里外外就這幾號人,都是一個人干幾個人的活兒,也沒時間聚在一起開大會。而且聚集起來人也不多,看著也沒有大朝會的樣子。

  不過隨著陜西將門和洛陽士大夫的相繼投靠,趙楷的麾下總算也有了一點人才濟濟的樣子,可以舉行一場體面的大朝議了。

  而且現在的確有不少大事要和底下的臣子們好好的商議一番。

  頭一件大事兒當然是趙楷的長安朝廷要大舉東進和南下了!

  陜西雖然有關河之固,但是現在的關中早就不是天府之國了!在安置了五路軍府,又將天策后軍府安置在長安附近后,陜西的“納糧之地”已經不足二百萬畝。即便努力經營,年入也就是二十萬余石麥子......這些收入正好用于補貼沿邊五路軍府的開支,根本連一斗麥子都入不了長安朝廷的府庫。

  至于隔壁的河東,財入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

  因為河東最富庶的汾河谷地剛剛被金賊蹂躪過,兩三年內都別指望什么田賦了。而且趙楷又把天策前軍、天策右軍、天策左軍等三個軍府擺在汾河谷地。還在河東西北角設置了府麟軍府,在河東的東部山區設了太行軍府。

  這五個軍府現在已經有了接近七萬之數的軍戶——同為軍府,下轄的府兵戶數目卻是有多有寡的,天策九府的人最少,每府僅有萬余戶。河東二府較多,合計有約四萬戶。陜西五府的人數最多,再仔細清點之后,仍然有近十七萬戶!

  十六個軍府相加,現在長安朝廷賬面上的府兵戶已經多達三十萬戶......總算在數量上不輸給金國和西賊了。

  而根據各個軍府的統計,安置一戶府兵,平均要分田150畝并蔭田100畝,或給蔭田權400百畝——所謂蔭田就是和兵役掛鉤的免稅私田,可以整體專賣和繼承,但是新的田主必須承擔兵役。

  總之,普通的土地一旦被登記成府兵蔭田,那就和兵役牢牢捆綁了!

  而尚未分配土地的效用士,在入伍時都可以得到100畝的“蔭田權”(剛開始給200畝,現在已經減少了一半),以抵充部分軍餉。

  而府兵本人,也可以選擇領取更多的“蔭田權”以抵充授田——就是不要職分地,并以一畝職分換三畝蔭田的標準,取得蔭田權。

  如此安排的好處,是為了將愿意為國征戰的河東、陜西等處的豪強地主都納入府兵體系,而且還可以不必拿出官田充職分。

  壞處則是陜西、河東這兩處“血稅之地”的田賦收入幾近于無......即便還有一些商稅(不包括鹽稅),用來維持地方官衙,補貼一下當地的軍府和駐軍也就花完了。

  如果趙楷不東出,不僅剩下五個天策軍府的土地沒有著落,連朝廷的日常開支都會發生困難。另外,陜西五路軍府下轄的府兵戶太多,陜西根本沒有那么多的土地可以分給他們,所以必須得往外遷移一部分。

  所以對趙楷言,根本就沒有什么“偏安”,也別想著憑借關河之險要好好“種幾年田”......要這么想就是在等死!

  至于在陜西發展工商業,進化到資本主義......更是沒譜的事情!

  宋朝的陜西根本就沒有發展工商業的土壤,工商業的基礎甚至還不如“窮堂”呢!

  唐朝的長安城好歹是絲綢之路的起點!

  而到了宋朝,絲綢之路已經改道了,大頭走海路,還剩下一點小買賣也得繞開西夏這匹惡狼,大多走北道直接去燕云了。

  因此在整合好了陜西和河東的軍事力量之后,趙楷就得盡快打出去搶地盤了!

  得趁著大家伙的熱乎勁兒沒過去,才能讓他們自帶干糧幫著打仗啊!

  所以政事堂和樞密院在整個冬天,都在準備出兵打仗!

  現在已經將最終的計劃擬定好了。

  根據這份計劃,長安朝廷的兵力將要分成五路,一路入川;一路入荊州;一路東出至廣武山——開封府一線;一路留守河東;一路留守陜西。

  其中入川、入荊州兩路預計要動員五萬府兵和兩萬民壯!

  東出至廣武山——開封府一線至少要出動十萬大軍和三萬民壯!

  其余的兵力則留守河東、陜西,不需要特別的動員,只要輪番服役即可。

  而入川這一路的主帥是漢中王趙不試——漢中王入蜀,一聽就知道會成功啊!

  入荊州的則是襄陽王趙叔向......趙楷前世里覺得《七俠五義》里面的襄陽王廷牛逼的,所以就把這個名號給了趙叔向,應該也能壯一下聲勢吧?

  留守河東的還是代王趙植。

  而在長安坐鎮的則是趙楷的十八弟趙榛,他剛剛封了個靈武王,應該會很靈的。

  “兵將加上民壯要出動二十萬人......”朝議剛剛開始,趙楷就將出兵規模的問題拿出來討論了,“那么多人,糧餉支出一定很多吧?能夠承擔嗎?”

  分了田的府兵自然有自帶部分干糧、騾馬和部分器械上番的義務!但是上番服役的時間是有限的,包括在途中的時間,一年最多就是120天。在這120天內,朝廷需要付出的費用是有限的,但是過了這個期限,就得花錢留人了。

  另外,“費用有限”是在不開戰的情況下......戰事一起,那可就是花錢如流水了!

  回答這個問題是總管財政支出的左丞相呂頤浩,他當即出列對趙楷道:“官家,南下四川、荊州是不花什么錢的。四川、荊湖北路的各個州府都有積蓄,而且他們又怎敢對抗漢中王、襄陽王所率領的天兵?

  因此需要預備的就是東出的軍費,樞密院交給臣等的方略中,這十三萬人都要全額支出軍餉和雇役錢,還要預備犒賞......每個月需要準備價值三十萬貫的財貨備用,打上一年就需要三百六十萬貫!

  另外,這十三萬人加上隨軍的牲口,每月消耗的糧草亦不是小數......光是米麥和豆餅,一個月就得準備七萬石,這還是運到廣武山大營的數目!”

  “都有了嗎?”趙楷不想聽呂頤浩報流水賬,直接問起了結果。

  “有了!”總管財政收入的蔡懋出列道,“好讓官家知道,本月初的時候,金陵大王給朝廷的300萬石漕米,都已經運抵了襄陽!

  有了這300萬石米,東出的大軍至少可以在廣武山維持六個月!”

  蔡懋說的金陵大王是指趙桓......趙桓沒有稱臣,但是卻給了300萬石米,所以趙楷也就沒有稱其為“賊”,而是用“金陵大王”的名號稱呼他。

  “有了這6個月,皇叔祖和漢中王應該能平了四川、荊湖吧?”趙楷當即大笑,“四川一年可以交多少蜀錦和茶葉?荊湖一年又能交多少江漢米?夠咱們吃用嗎?”

  說來真慘,趙楷這個重開的大宋真的“沒有錢”......銅錢奇缺啊!宋朝本就有銅錢短缺的問題,而工商業不發達的陜西、河東“缺錢”更嚴重!至于價值更高的黃金、白銀,缺得就更厲害了。

  所以趙楷的朝廷只好用絹帛代替銅錢給下面的官員、兵士發餉放賞。現在長安市面上消費者大多都是背著一包絲綢在晃悠,買東西的時候就用絲綢支付,商家得拿尺子來量......

  不過陜西、河東也不出產絲綢,所以絲綢這個“通貨”,現在也緊張的很!

  趙楷派趙不試出兵四川,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得到足夠多的蜀錦和茶葉——茶葉的價值不亞于蜀錦,那是用來和西蕃(吐蕃)部落交換馬匹的東西。而陜西和河東也不產茶......

  至于荊湖之米,對于趙楷的朝廷而言就更要緊了——這是吃飯問題啊!

  對于以陜西、河東、河南為統治中心的趙楷而言,他的糧食永遠是不夠的!

  而獲取糧食的途徑只有荊湖!

  倒不是四川這個天府之國沒有米,而是川米也得走長江入漢水再走白河運到南陽,然后再轉陸路運往洛陽或廣武山......在勢均力敵的南北大戰中,這條補給線,就是南軍的生命線!

  因為東面的運河線隨時會被北軍放黃河水沖垮!

  歷史上的端平入洛,就是因為后勤線被毀而遭遇慘敗......當然了,若是南軍有朱元璋那等摧枯拉朽,那北軍掘什么都沒有用!

  一想到朱元璋,趙楷就把話題直接轉向了來年的新年號,他嗯咳一聲:“新年將至,新年號的事情,也必須要敲定了!朝中的儒臣替朕擬了幾個,朕都不大滿意,所以一直拖延至今。日前朕校閱三軍的時候,想到了一個年號,正合如今的形勢!

  朕想以洪武為年號!洪者,大也,武者,兵強馬壯也!所以明年開始,就是大宋洪武年了!“

  隋唐的府兵,加上朱元璋的洪武和重開大宋天......趙楷算是把能抄的作業都抄了......應該可以直搗黃龍、掃蕩草原了吧?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