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童貫雖被徽宗天子痛罵了一頓,終被蔡京,高俅等人曲加掩飾,糊弄過去。童貫為掩飾自己罪過,乃歸罪于自己部將,“皆是諸將不肯勠力向前,誤我大事!”于是將畢勝,酆美,張叔夜等人悉數貶為庶民。
徽宗天子曰:“梁山草寇如此猖獗,若不剿滅,朝廷顏面無存,不知哪位愛卿愿意替朕分憂?”
高俅奏道:“臣身為殿帥府太尉,理當為天子分憂,臣愿領一軍去征討梁山,務要將宋江綁來京師。”
徽宗天子喜道:“高愛卿能親自領兵出征,朕可安心矣。愛卿所需兵馬,只顧自去領用。相應錢糧使用等,一任愛卿便宜行事。”
高俅退下,與臣僚商議了幾日,乃點起大軍,一如原著中所載,乃是十節度使統領十萬大軍。哪十節度使?
河南河北節度使王煥,上黨太原節度使徐京;
京北弘農節度使王文德,潁州汝南節度使梅展;
中山安平節度使張開,江夏零陵節度使楊溫;
云中雁門節度使韓存保,隴西漢陽節度使李從吉;
瑯琊彭城節度使項元鎮,清河天水節度使荊忠。
又有金陵水軍統制劉夢龍率一萬五千水軍星夜兼程趕來聽調。高俅又有自己心腹部將牛邦喜,黨世英,黨世雄率領一萬五千御營兵馬,共計兵馬一十三萬人,殺奔梁山而來。
孫新和顧大嫂在汴京城所開酒樓名為山東酒樓,經過一番苦心經營,已將酒樓經營得風生水起。此后梁山又派遣樂和到來,一番經營之下,早已和城中三教九流廝混的臉熟。
自高俅準備興兵以來,孫新等已將情況打聽的一清二楚,正巧戴宗趕來,得了這一情報,又匆匆趕回梁山,稟明情況。
宋江乃召集盧俊義,吳用,公孫勝,關勝,朱武和晁宋一起商議。
“朝廷又興大兵前來,諸位有何應對之策?”
吳用道:“哥哥不必憂慮,前番童貫大軍前來,不也是被我梁山打得大敗虧輸么,這高俅若來,難逃童貫的覆轍。”
盧俊義也道:“軍師說的是,且那童貫好歹是帶過兵的,高俅一個浮浪子弟,懂得甚軍事,他若是敢來,必要讓他吃點苦頭。”
公孫勝道:“高俅此來,必敗無疑,這是不需多慮的。只是山寨里和高俅那廝有仇怨的人頗多,尤其是林教頭。高俅一來,林教頭勢必想要報仇雪恨。到時候公明哥哥如何對待高俅那廝,還得謹慎些為好。”
宋江道:“高俅乃是當今天子的心腹體己人,梁山若要招安,就絕不可壞了高俅性命。林教頭是識大體的人,絕不會因私人恩怨而壞了梁山招安大計,我自會和他解說。”
眾人又商議了一陣應敵之計,便散去了。
晁宋回到自己住處,腦中也在思索著同樣一個問題,按照原著中的劇情,高俅這次鐵定是要兵敗做梁山的俘虜了,況且現在梁山還有自己部下一萬人,以及岳飛等猛將,戰敗高俅,更不成問題。
問題是如何處理俘虜后的高俅。
宋江肯定是想走通高俅這條路,來達成他招安的目的,看得出來,宋江渴望招安幾乎到了喪失理智的程度。以宋江之精明,又怎會看不出童貫不可靠,可他還是就這么輕易的將童貫送下山去了。此次高俅復來,只怕宋江也會如原著中所寫,將他毫發無損的送下山去。
那么自己該如何應對這件事情呢?
晁宋有種莫名的直覺,他冥冥之中感到高俅最后一定會被自己擒獲。那么到時候他晁宋又該拿高俅怎么辦呢?這還真是一個大難題,也是晁宋自穿越而來以后面臨的最困難的一次抉擇。
他在屋內不停的踱步,反復推測各種可能性。他覺得自己還是太年輕了不夠穩重,遇到這樣的事就有些心亂如麻。
過了兩日,晁宋突然收到一封密信。這倒怪了,晁宋心中想著自己認識的人基本都在山寨里,誰會寫信給他呢?
拆開來看時,卻原來是自己的先生聞煥章所寄。自從童貫征討梁山以來,晁宋已有段日子沒收到過聞煥章的信了,而且這封信還是如此的神秘。
晁宋讀了信不禁吃了一驚,原來高俅已經將聞煥章征用為自己的軍前參謀,一同參贊軍務,此刻已隨了高俅大軍在前來梁山的路上。
沒想到自己的老師還是沒能擺脫原來的劇情線,戰場上刀槍無眼,聞煥章又是一個不會武功的讀書人,萬一有個什么意外,倒是讓晁宋心中難以承受。不過轉念一想,聞煥章既然做了高俅的參謀,那一定會陪在高俅身邊,只要高俅沒事,他一定也沒事。
日后大戰之時,自己的人馬第一個擒住高俅,那就可保聞煥章無虞了。
晁宋繼續看聞煥章的信,只見后面的內容是越看越心驚,他覽信完畢,忙將公孫勝請來,將信交由公孫勝看。
公孫勝看了道:“聞先生在心中說,梁山若想招安,必殺高俅。可是今日忠義堂上你也看了,公明哥哥可不想殺此人,反而想通過此人促成招安。”
晁宋道:“高俅無德小人一個,最是言而無信,怎肯替梁山主張招安!”
“哎,公明哥哥一心招安,有些急躁了。”
“聞先生在心中說,若殺了高俅,則天下之人都知道了梁山的忠義,朝中那些正直大臣必會有人主張招安,那時高俅一黨失勢,招安的幾率可就大了。”
公孫勝點頭道:“聞先生所言,不無道理。且我一向擔心,招安之后,朝中有奸臣把持朝政,我梁山必遭暗算。所以若能在招安前除掉這些奸賊,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了。不知少頭領打算如何做?”
晁宋道:“此刻我也拿不定主意。若是一般的州郡太守,倒也沒什么,可高俅畢竟是天子寵臣,殺了此人,后果實在難以預料。”
公孫勝道:“殺了高俅,天下人都會傳揚少頭領的美名,且能贏得山寨里眾兄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