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3572【千里傳信】

熊貓書庫    拯救諸天單身漢
🔊點這里聽書

  乾隆三十四年,長江大橋正式落成。

  如此一來,大江南北全線貫通,再沒有一絲阻礙。

  火車可以直接從京城前往蘇杭,再不用騎馬、捯船之類。

  以往從蘇杭到京城,如果騎快馬的話,都要五天時間。如果是走京杭大運河,那就需要十八天。如果是走海路的話,坐蒸汽船也要三四天時間。

  而如今坐上火車之后,一兩天時間也就到了。而節省時間之后,像南方產得水果、蔬菜,就可以及時運抵北方。

  另外稻米、茶葉、絲綢等,也可以輕而易舉通過火車運往北方。而北方的藥材、皮毛、棉紗、鋼材等,也可以輕而易舉通過火車運往南方。

  自古北方苦寒,尤其東北,入冬之后,除了白菜、蘿卜、大蔥等,幾乎見不到什么像樣的蔬菜,因此才養成了吃酸菜的習慣。

  如今火車一通,南方的蔬菜就可以源源不斷運往北方。試想別人還在啃蘿卜時,自己的餐桌上,卻能有一盤水靈靈、翠嫩嫩的拍黃瓜,那絕對氣派。

  因此長江大橋貫通之后,貨物往來就十分密集,簡直就像是武林高通了任督二脈一樣。

  而在這一年,大清第一座石油煉化廠也正式竣工,隨后開始投入運營,煉出中國第一滴煤油、第一滴汽油、第一滴柴油。

  其實早在古埃及時,石油就已經被用來照明。不過和石油相比,經過加工之后的煤油,燃燒起來不僅明亮,而且沒有氣味。

  而煤油的誕生,大大降低了照明的成本。

  在此之前,老百姓晚上根本不舍得點燈。

  因為當時的燈油都是來自動物和植物油脂,比如歐洲一度用鯨油做照明工具,以至于抹香鯨差點被滅絕。

  中國古代用得燈油多是植物油脂,上等的人家用芝麻油,普通老百姓用桐油、火麻油。這類油價格也不便宜。

  元代的《庶齋老學叢談》記載,“每夜提瓶沽油四五文,藏于青布褙袖中歸,燃燈讀書。”由此可見,一碗燈油錢就要四五文,一年就要一吊半錢,不是普通百姓能消費起的。

  所以古代才有鑿壁借光、囊螢映雪的典故,實在是窮百姓燒不起燈油,被逼無奈的法子。

  而達官貴人照明多是用蠟燭。蠟燭是用蜂蠟、羊油及其他動物油煉制,價格十分高昂。古代一支上等蠟燭的價格可以達到四百文,普普通通的一根蠟燭,價格也要二十文錢。

  因此晉朝王愷、石崇斗富,才出現石崇用蠟燭當柴燒的事。如果蠟燭不貴,就不必寫在史書上了。

  現在煤油推出之后,不僅明亮而且價格低廉,自然很受百姓們的喜愛。

  而汽油、柴油主要是用于內燃機和發電機的。

  內燃機相比蒸汽機,體積更小,功率更大,重量更輕,操作更靈便。而且不必時時的往里添煤,也不必經常的加水。

  有了汽油、煤油之后,內燃機就可以派上用場了。到時候,內燃機驅動的火車、汽車、摩托車、坦克、飛機、拖拉機、收割機、播種機…用途簡直是比想象中還要廣泛。

  項南已經派人打造內燃機了,用它驅動的火車,最快速度能達到一小時三百里。即使是去蘇杭,一天之內也能跑個來回。

  當然,現在內燃機火車跑不了那么快,一小時能跑兩百里已經不錯了。

  但就是這樣的速度,也相當不得了了。速度相比蒸汽機車提升了兩倍多,比最快的奔馬還要快。

  而速度的提升,帶來的就是效率的提升。以后用內燃機車去歐洲,時間也會節省到一周以內。

  也就是說,如果歐洲出現叛亂的話,大軍可以在一周時間及時趕到,鎮壓一切叛軍。

  而發電機就更有用了。

  電是好東西,軍事、工業、民用…簡直無所不包。

  項南需要發電機,最主要的原因,倒不是為了工業生產,也不是為了在宮里照明,而是為了通訊之用。

  如今大清疆域遍及全球,從亞洲到歐洲,從歐洲到美洲,從美洲到澳洲,到處都有大清的地盤。

  就算是項南有聚獸調禽之術,每天可以用飛鷹傳遞消息,但是消息也會遲滯幾十天的。因為地球半徑近萬里,而鳥飛行速度再快,一天飛三四百里已經是極限。

  在這種情況下,帝國對疆域就不能做到有效的管制。

  而在古代,之所以中國的疆域只是那么大,一大原因就是因為通訊技術落后,導致邊疆的信息遲遲傳不到中樞,因此就算邊疆出事,朝廷也是鞭長莫及。

  等收到消息,再集齊人馬、聚齊糧草,出兵邊疆時,可能邊疆已經陷落,黃花菜都涼了。

  也因此,通訊技術的落后,限制了疆域的擴展。

  不過項南知道,無線電報技術,可以破解這一難題。

  而剛巧,無線電報機他可以制作。

  但是要造無線電報機容易,可無線電需要發射器、接收器、天線等才能發揮作用。尤其是遠洋無線通信,就更需要功率強大的發射器、接收器、天線才可以。

  項南現在雖然已經能做干電池,但是干電池不足以支撐遠洋無線電通訊,所以還是需要發電機。

  好在發電機也好、無線通信技術也好,都難不過項南。

  他已經派人制作發電機和無線電報機。到時候,他會把這些機器放到東歐、西歐、南歐、中東、天竺、東南亞、東瀛、美洲…

  如此一來,通過無線電報機,這些地區就可以實現暢通無阻的通訊了。再加上兩條亞歐鐵路,貫連始終,那這些地方就很難失去了。

  很快,發電機、無線電報機便已制作完成。而第一批電報員也隨即訓練完成。

  項南進行了第一次遠洋通信,從京城發電報給巴黎。五分鐘后,巴黎便傳回了“收到”的消息。

  項南見到這份電報,興奮不已。

  眾朝臣得知此事,更是驚得目瞪口呆。

  雖然書上有“千里眼”、“順風耳”、“千里傳音”、“足不出戶,便知天下事”之類的說法,但都是夸張虛構居多。

  可是如今,他們當真看到了“千里傳信”,這就相當了不得了。有了如此神奇,即使遠隔天涯,也如近在咫尺,對于統治真的是太方便了。

  (本章完)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