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錢彬的匯報后,秦宇索性將簫欣茹和一眾內務府的女官們也召了過來,準備開一次聯席會議,摸一下底,以便對明年的商業發展作出規劃,做出指導。
畢竟光靠他們發展經濟,說不得什么時候就會出現大問題,因為如今的經濟發展速度,已經不是他們的思維能夠駕馭得了的了。
這不,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
因為內務府開支雖然也不少,今年各項開支同樣高達一億兩,但賺的銀子,卻是政務院稅收的一倍,高達兩億兩。
其中食鹽和糧食自然是占據了大頭,再一個就是南陽工業區出產的棉布棉花,香水香皂玻璃鏡等奢侈品。
“陛下,內務府結余近萬萬兩銀子難道不好嗎?”
張嫣見秦宇臉色有些不對,不解的問道,其他人同樣疑惑的望著他。
“當然不好,這樣下去是會出大問題的,恐怕過不了幾年天下財富都會集中在皇家手中,絕對會影響經濟發展的,所以無論是內務府,還是政務院,每年的收支必須達到平衡,內務府也就算了,政務院甚至每年支出還要大于收入,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良性循環!”
秦宇一臉凝重的說道,不由得他不擔心,因為這實在是太恐怖了,恐怕全天下人一年加起來賺的銀子,還沒有皇家多。
財政赤字運行的理論,眾人都聽秦宇說過,但聽說過是一回事,想要真正做到,卻是千難萬難。
錢彬還好一些,反正政務院又不是他的,秦宇每年要虧錢就虧錢好了,可簫欣茹和張嫣等人卻一想到每年要將賺取的銀子全花出去,就心痛如絞,一百二十個不愿意。
“陛下,今年已經大手大腳了,又是打仗,又是賞賜,又是造船,又是修路,都只花了一億兩銀子,剩下的一億要如何才能花出去,還有今后各年,總不能白給吧?”
這一刻張嫣就像一個守財奴一樣,有些欲哭無淚的道,以她腦子里的思想,也確實不知道如何才能將每年兩億兩的銀子發出去,關鍵是形勢一片大好,所賺的銀子肯定只會一年比一年多。
“笑話,哪有銀子不知道怎么發的?正所謂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接下來要大辦教育,要在全國大力整修官道,修建木質軌道,要的是銀子,到時候銀子只會永遠不夠,而不會花不完!”
秦宇沒好氣道,見他們都傻傻的看著自己的,知道不給他們具體規化一下,估計多半又會不知道怎么花。
于是稍微沉吟了一下,就繼續說道:“中央銀行囤積的那些銀子要盡快鑄成元寶,在印刷四億面額的寶鈔,明年全部給我花出去,在各地雇傭百姓修官道,修木質軌道,以及武漢的新都建設,至于明年稅收,除了官員俸祿外,全部拿來充作軍費,內務府則負責教育方面的開銷,多余的銀子全部拿來擴大各工廠和礦山的規模,招募更多的人來做工,還有今后皇家商行,銀行,工廠,礦山也要交稅!”
秦宇想了想又道:“如今天下已定,糧食不比食鹽,今后允許其他商人也經營糧食和鐵器吧!”
有皇家商行這個龐然大物平價,他也不怕那些商人在搞囤積糧食哄抬糧價這種事,因為他們根本就干不過皇家資本。
原本秦宇是打算將教育劃歸到政務院管轄的,皇家今后只負責考試和老師的培養,但看現在的情況還是要再等一等,否則皇家的錢就真不知該如何花了,畢竟未來肯定要走正規化,皇家和國家還是要分開的,雙方的責任也要權明。
在他的規劃中,皇家今后主要負責引導商業發展,至于政務和軍務主要還是監督,不直接插手。
而重工業,軍工業,以及新技術的研究發展,皇家和政務院則一起辦,以便相互競爭。
比如造船廠,煉鐵廠,皇家辦一家,政務院辦一家,兵工廠亦是如此,那家的質量好便宜,軍政院就采購哪家的,研究院也是一樣,天工院歸皇家,政務院再成立一個百工院。
任誰都沒想到,這場臨時的聯席會議,會開三天,而且參加的人也越來越多,最后不得不從御書房搬到奉天大殿。
秦宇基本上將明年要干的事都布置了下去,內務府和政務院加起來要花出去八億兩銀子,其中兩條木質軌道,就將耗費近億兩銀子。
這兩條木質軌道一條是由北京到武漢,另一條是蘭州到開封,全部雇傭當地百姓修筑路基,也相當于以工代賑,畢竟北方和西北的百姓,如今都揭不開鍋只等著救濟。
一下砸下去這么多銀子,會不會引起通貨膨脹?
這是肯定的,但只要控制在合理范圍,就不會出多大的問題。
畢竟這些錢大多數都將會花到普通百姓和工匠身上,八億聽起來在古代確實很恐怖,可若是分攤到成千上萬戶手上,也就沒什么了。
百姓有了錢會干什么?
無非就是買鹽,買糧食,買布,買鐵,只要這四種商品不斷貨,寶鈔的購買力就不會貶值。
而這四種商品的產出,如今比明朝時期足足翻了兩三倍,除了井鹽和淮鹽,去年修建的幾座海邊曬鹽場地也已竣工,完全可以滿足兩億人敞開了吃。
淅川鐵廠的數量同樣翻了數倍,加上各地的小鐵廠,再減少打造兵器火器的消耗,以便騰出更多的熟鐵出來,給百姓打造農具和用具,相信鐵料的價格應該也不會貴到離譜。
唯有糧食和布匹可能會出現大幅度漲價的情況,雖然開封府的棉花已經收了兩季,江南地區也在大規模的毀田種桑,但這兩樣東西的需求實在太大了。
前者是由于天災不斷,北方和西北都還未恢復生產,加上長途運輸的消耗,到時肯定無法徹底滿足北方和西北的需求,到時恐怕只能限量購買,確保不餓死人。
布匹則是生產工序繁瑣,無論是棉布,還是綢緞,從養蠶種棉開始,到最后織成布,都要幾十上百道工序,所以短期內恐怕同樣無法滿足所有人的穿衣需求。
至于一家幾床棉被那是更不用想了。
其實秦宇對金融方面也不太懂,但他知道只要百姓手中的寶鈔能買到想要買的東西,買不到能去銀行兌換到元寶,那么寶鈔就不會貶值。
他都想好了,若最后鹽糧布鐵實在供不應求,那他就發兵去征討倭國,商品不夠就用女人來湊。
既可以一次性賣給那些光棍漢回家做老婆,也可以讓風月場所經營,長期回收寶鈔!
當然這種不文明的事,朝廷和皇家是不會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