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782章 印度公主與印度王子

熊貓書庫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點這里聽書

  大明教官們根本不懂泰盧固語,也就不知道孔有德是怎么鬼扯的。

  只見他唾沫橫飛,說得那些賤民(此處賤民不指種姓,算種姓,他們還不至于是賤民)一愣一愣地,說到高潮處,居然有許多賤民跪倒下來,對著孔有德頂禮膜拜起來。

  接著,孔有德讓人搬來幾箱濕婆之鞭香腸,掰成兩截,如同教皇撒圣水一樣撒了下去。

  早就極端饑餓的賤民們如同溺水之人握到稻草,連忙把香腸放在嘴巴里咀嚼起來。

  一輩子都沒有吃過肉的賤民們,狼吞虎咽著。

  根據印度教教義,肉食是不潔的。

  但是祭祀大人都說了,這些香腸是得到濕婆大神祝福的,還添加了恒河水,當然是世界上最潔凈的食物,就和圣牛的牛尿和牛奶一樣潔凈。

  給了每人半根香腸,孔有德就命人將香腸藏了起來。

  一個大明教官奇怪地問道:“老孔,香腸我們還有的是,多給他們一點唄!”

  “不不不!”

  孔有德連連搖頭,道,“教官大人,你不了解天竺人,你不能對他們太好,如果你對他們太好,他們就會認為你是軟弱可欺的凱子,也不能讓他們吃得太飽,他們吃得太飽,只會懶洋洋地開始冥想。

  只有用鞭子狠狠地抽他們,他們才會乖乖聽話。

  當然,朱富貴陛下是仁慈的,朱富貴主義是美好的。

  但是我南天竺國自有國情在此,朱富貴陛下的理想到了這里,我們在實際操作中,還是不得不稍作變通。”

  之所以要和濕婆搭邊也是朱富貴的無奈之舉,本意上他是極不愿意和這些神神怪怪的玩意沾邊的。

  但要知道,哪怕是后世那股神秘力量,也是要和印度教結合才能發展的。

  印度這一級的原生文明與朝倭越之類的中華次生文明不同,想要同化或者將之徹底改革基本是不可能的。

  這或許也算是印度作為一個古老文明的偉大之處吧。

  孔有德的南天竺佩奇返鄉團已經在安得拉邦站穩腳跟,這個消息引起了加爾各答方面的警覺。

  布爾沃利頓勛爵手里拿著一根濕婆之鞭香腸發了兩個多小時的呆,他怎么都想不明白。

  明國的糧食是不要錢的嗎?

  誠然,已經有幾百萬印度人餓死了,但茍活下來的印度人不是更多嗎?

  他們就算是吃土,吃草,吃樹皮,那也是需要耗費資源的啊!

  朱富貴是從哪里找到這么多救濟用的肉和谷物招攬人心呢?

  利頓勛爵拆開一根香腸,嗅了嗅,味道似乎還不錯,然后他把香腸放進嘴里嚼了一嚼。

  “該死,這些可恥的印度人居然吃得比皇家海軍還好,我敢肯定,這些香腸里面肯定有一半都是肉!”

  利頓勛爵出奇憤怒了,他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

  本來英國海軍的伙食是不差的。

  雖然和貴族老爺們沒有辦法比,但肯定要比骨瘦嶙峋的有色人種吃得好得多。

  1733年英國海軍部下達的《國王陛下海軍部隊相關規章制度》里,就有明文規定的《國王陛下艦員日常食品配額》。

  根據要求,皇家海軍每名海員每日攝入的熱量高達45005000大卡,相當于正常成年人日攝入量的1.5倍。

  通常,作為一名大英帝國的皇家海軍海員,每天早餐可以吃到切片面包配干酪,外加前一天剩下的咸肉或雞蛋。

  午餐則是面包、奶酪,腌制的白菜或蘿卜,少量的苦啤酒。

  到了下午的時候,還能喝上一杯加了白糖的下午茶,或者加了糖的咖啡。

  晚餐的時候通常是菜豌豆湯,馬鈴薯,面包,咸肉、咸蛋或者咸魚。

  在三餐與下午茶之外,海員們還能在訓練和作戰前吃到巧克力餅干。

  當然,以上食物會隨著艦隊駐扎地區的改變而改變。

  但總的來說,英國海軍的伙食總是能讓當地百姓羨慕至極。

  當然,也有傳聞說,在克里米亞戰爭期間,英國水兵吃到了拿破侖時代制作的牛肉干。

  但利頓勛爵表示,這些都是斯拉夫蠢驢的污蔑!

  早在18世紀前期,海軍后勤委員會便已經規定了咸肉和餅干的儲存期只有2年,逾期便都要處理,那些水兵又怎么可能吃上百年老肉呢…

  當然了,利頓勛爵之所以總是這么和人說,主要是因為當年他本人就在軍部后勤崗位上。

  作為一個正直的紳士,他自然是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體現了英國人的嚴謹!

  大英帝國軍部又不是那些只知道貪污受賄的低劣民族的衙門,斷然不會干出這種事情。

  比如說劣跡斑斑的德國佬,他們把石膏、白堊、重晶石摻入面粉以增加重量,用尿液刷在面條上染出黃色冒充雞蛋面,這些都是世人皆知的事情。

  德國人不嚴謹,我們大英帝國,嚴謹!

  這些都是往昔利頓勛爵和人吹牛聊天時的談資,但如今這一切都被毀了,被毀了!

  毀掉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丘吉爾那頭該死的老肥豬!

  正是他推行的貨幣寬松政策導致了可怕的災難。

  如今英國采購商已經沒有辦法用英鎊從俄羅斯采購小麥、干豌豆和咸肉,沒有辦法從法國和荷蘭采購奶酪、葡萄酒和馬鈴薯了!

  無論是海軍還是陸軍,伙食標準正在火速下降。

  別說是幾十年前的老臘肉了,就算是咸魚都馬上要被剔除日常的食譜了。

  這都是北大西洋與明國開展無限制海戰的惡果。

  總之,如今一切都得靠自己,靠自己的殖民地!

  印度也好,愛爾蘭也好,非洲也要,這些地方只要榨一榨,肯定還有油水。

  利頓勛爵已經收到了祖魯王庭發來的信件,小丘吉爾總督要求對印度人的搜刮要加大力度。

  “印度就是大英帝國的奶牛,我們必須充分地發揮它合成養分的才能。”

  對于這樣的說法,利頓勛爵也深以為然。

  雖然對于老丘吉爾有很大的意見,但是對于這位“少帥”,利頓勛爵還是非常佩服的。

  據說他是一個外交天才,剛剛到達南非,就兵不血刃地馴服了桀驁不馴的祖魯人。

  前段時間,小丘吉爾總督甚至派了一千五百名祖魯戰士來到加爾各答,支援即將召開的女皇登基五周年慶祝大會。

  雖然對于黑人沒有什么好感,但不得不說,在勇武方面,這些祖魯人不下于郭爾喀人,令人印象深刻。

  唯一讓人頭疼的是,這些家伙雖然身體壯碩,但腦子好像不是很好使,英國教官花了很長時間,他們依然沒有學會最簡單的戰術。

  但是無所謂了,利頓勛爵準備用這些家伙去對付南方作亂的佩奇游擊隊。

  對付那些神出鬼沒的家伙,說不定這些祖魯人會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吃完了一整根香腸,利頓勛爵動身準備去視察會場的布置情況。

  所謂會場,可不是一個室內的宴會廳而已,而是加爾各答城外一片極其龐大的區域。

  眾所周知,大英帝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

  為了體現所謂的印度“民意”,這次盛會專門組織了規模龐大的印度營。

  全印度地位最高的288名土邦王公及其仆人全都已經如期抵達。

  他們在各自分到的區域內,豎起了象征自己家族的旗幟,圈養盛裝打扮的馬匹和披著彩緞的大象。

  按照地位高地,這288名印度王公又被分成了不同的等級,并受到不同規格的接待儀式。

  來自德里的高等級王公,可以享受17響禮炮,并攜帶五百名隨從。

  旁遮普的王公就只能享受11響的禮炮,攜帶三百名隨從。

  因此,僅僅是印度營,就駐扎了約五萬人。

  王公們尋歡作樂,相互宴請,甚至組織仆人們摔跤取樂。

  每一天,他們所消耗掉的糧食和錢財都是天文數字,足夠救濟數量龐大的饑民。

  不過在他們眼里,印度大地上肆虐的大饑荒仿佛根本不存在一般,依然歲月靜好。

  確切的說,在這歲月靜好中,確實有一些雜音。

  但那不是饑荒帶來的,而是另有原因。

  實際上,歷史上參加這次盛宴的印度王公的數字是300人。

  為什么如今少了12個人呢?

  因為他們的腦袋已經被野蠻殘忍的韃靼人砍了下來。

  物傷其類。

  這次王公們齊聚加爾各答,一方面是為維多利亞女皇慶祝,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向英國人哭告,請求他們將該死的韃靼人驅逐出去。

  這不僅僅攸關他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更關系到他們的統治基礎。

  該死的韃靼人篡改了印度教的教義。

  或者說,印度教作為一種雜糅的多神宗教,本身沒有沙漠三神教那么嚴格的組織架構和排他性,單純靠辯經,是很難證偽所謂第零種姓的合法性的。

  最好的辦法還是徹底將韃靼人趕出印度,趕回該死的草原去。

  印度人并不清楚韃宋是從森林里來的,以為他們和之前的察合臺蒙古人一樣是從大漠和草原來的。

  除了印度營之外,英印當局當然也要組建一個帝國營來裝點門面。

  在帝國營中,駐扎了超過一萬名的上流人士及其隨從。

  除此之外,還有三萬四千名英國龍蝦兵,將參加盛大的閱兵式。

  再加上各色外賓,總共會有超過10萬人參加這場豪華的盛宴。

  但論規模的話,已經超過1869年朱富貴舉辦的奧運會了。

  這多少也是好大喜功的維多利亞有意為之。

  “你還是死了心吧,我是絕對不會嫁給你的!哦,利頓先生,您來得正好,我聽說您正在為女皇陛下彩排盛大的摩托車表演,我能提前看一看嗎?”

  利頓勛爵剛剛來到帝國營,便被一個女人叫住了。

  這個女人穿著歐洲貴族女性的裙子,行為舉止就像是一個天生的英國人,而且她還出現在歐洲人呆的帝國營中,而不是印度人呆的印度營中。

  她泰然自諾的神情,仿佛自己本就該呆在這里一樣。

  但是從她的膚色、瞳色,還有頭發的顏色都能看得出來,她其實是一個印度人。

  實際上,這個女人不僅僅是一個印度人,還是一個印度公主。

  她的父親是印度南部小國庫格的土王,在面對鄰國侵略之時,不敢戰斗,懦弱地放棄了自己的國家和土地。

  但是投降之后,他又不甘心失去往昔的地位,于是便帶著黃金珠寶坐上海輪,前往“宗主國”帶英帝國求告。

  很顯然,帶英帝國并沒有大明那樣給小弟存亡續絕的習慣。

  英國人根本沒有給庫格復國的打算。

  好在當時正好是印度民族大起義后不久,英國人還是想要做一些鞏固統治的努力的。

  維多利亞親自收養了庫格土王的女兒,也就是如今出現在帝國營的吉爾瑪公主。

  吉爾瑪從小接受了洗禮,也接受了維多利亞的賜名,正式更名為維多利亞·吉爾瑪,成為了一名英國國教教徒。

  在少女成長的過程中,她很快就忘卻了自己其實是個印度人,她的所有行為舉止都在模仿身邊的英國上流階層。

  吉爾瑪特別喜歡穿梭于各種名利場所,這種宮廷生活深深地吸引著她。

  而且她還特別想要嫁給一個英國貴族男子。

  在她的心里,已經完全看不上印度人了,她已經徹底把自己同化了,骨子里就認為自己是個英國人。

  不過,一個真正的英國貴族男子是不可能娶一個棕色皮膚的印度女人的。

  與她逢場作戲,魚水之歡的英國貴族很多,但真正愿意娶她的人卻完全沒有。

  另外一方面,維多利亞也不希望吉爾瑪嫁給英國人,尤其是英國貴族,她希望吉爾瑪能夠嫁給前印度王子達力普.辛格,以達到鞏固印度統治的目的。

  達力普·辛格從名字看,就知道是他是一個錫克人。

  實際上,玩過《刺客信條:梟雄》的游戲玩家可能會對他有印象。

  他的父親是旁遮普錫克王國的國王,曾經積極參與印度大起義。

  在起義失敗后被軟禁在倫敦。

  達力普就是這樣被帶到了英國,同樣被迫接受了洗禮,成為了英國國教教徒。

  但是,同樣的命運造就的人卻不一樣。

  和吉爾瑪不同,達力普并沒有真正地被同化,他從來沒覺得自己是英國人,骨子里還依然渴望回到家鄉。

  在《刺客信條:梟雄》的DLC中,達力普認識了一位名叫雅閣•弗萊的刺客,并一直試圖回到故鄉奪回王位。

  然而,無論在游戲和真實中,他都沒有成功,19世紀末,這位廢王子在巴黎的寓所死去。

  不過由于大明轉生造成的蝴蝶效應,如今達力普的命運出現了轉折。

  請:m.vipxs.la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