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

熊貓書庫    大英公務員
🔊點這里聽書

  69,最快更新!

  這件事不可避免的,要前內閣秘書,現任財政部常務次長愛德華·布里奇斯幫忙。幸虧作為一個外派公務員,艾倫威爾遜倒不用牽扯到白廳內部錯綜復雜的關系當中。

  愛德華·布里奇斯是一個和各黨派有距離感的人,這和諾曼·布魯克有著顯著不同。

  諾曼·布魯克一直和在野黨黨魁丘吉爾保持著私交,這一點首相艾德禮也知道,艾德禮也同意了丘吉爾可以借用政府檔案完成自己的回憶錄,條件是不泄露政府機密,不謀取黨派利益,而審查工作就是諾曼·布魯克來做的。

  丘吉爾的著作往往諾曼·布魯克是第一個讀者,并且諾曼·布魯克還有修改的工作。

  艾倫威爾遜相信,最近幾個月來,丘吉爾一定和諾曼·布魯克商討過,風聞中的版稅改革問題,到底是實行還是不實行。

  這種關乎到切身利益的東西,丘吉爾一定會打聽的。諾曼·布魯克也十分了解丘吉爾的做事風格和脆弱之處。

  雖然前后兩任內閣秘書,已經不像是剛開始這么親密,但這無損于愛德華·布里奇斯的權威,關于艾倫威爾遜所要辦的事情,一切順利。

  內閣秘書的影響力確實是超過財政部常務次長和文官長的,這是事實無可否認。但不代表愛德華·布里奇斯就會失去影響力。

  自然而然,愛德華·布里奇斯也談及了最近爆發的戰爭,“美國人不會聽不進去我們的建議吧。”

  “這不一定,他們的思維方式和我們不同。”艾倫威爾遜聳聳肩道,“無法估測。”

  英國和美國是不同的,雖然英國也曾經追逐過世界霸權,但英國還是以維護穩定優先。

  作為歐洲海外孤懸的一個島嶼國家,它長期奉行的政策就是聯合歐洲大陸的老二揍歐洲大陸的老大,絕不允許歐洲大陸出現一個超級強權。

  但是打歸打,打完之后英國往往是最善待戰敗方的。因為它知道要是徹底弄死了老大,后面的老二馬上變成新的尾大不掉的老大,它還得打一次。

  這一點法國是最知道了,英國一直在戰爭和讓戰敗國保存實力的中間選擇平衡點。

  英國對待殖民地也顯得利益至上,當然從現在的結果來看,被美國人騎在腦袋上拉屎,也是英國自己選的,如果換成法國,美國沒這么容易獨立。

  英國在殖民地采取的策略就是高度自治,把當地人弄成商人,壓榨貿易,榨出最后一個便士。

  為此還會積極安排當地人去英國留學,這樣好方便自治。所以英國殖民地的中上層階級往往還對英國人抱有好感。

  美國雖然和英國相似的環境,但不是一個真正的島國,兩國的思維還有不同之處的。

  愛德華·布里奇斯更加贊成和美國保持距離,十分認可盡量派出地面部隊參與到戰爭當中,就如同他一直和內閣大臣保持距離感一樣。

  不過和諾曼·布魯克一樣,愛德華·布里奇斯也認為想要完全避免派出地面部隊,沒有想象中的容易,但也表示這件事是可以談的。

  對于蘇聯增兵德國的消息,愛德華·布里奇斯也明顯更加上心,并且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道,“艾倫,這樣看來你回到馬來亞之后,面對的局勢可能會有些變化,需要什么幫助嘛?”

  “愛德華爵士,一旦需要我肯定會開口的。”艾倫威爾遜并沒有隱瞞什么,直接道,“雖然很多地方的人就和印度人一樣,總是心心念念幾千年前短時間占領過的土地,但我相信就算是中國人再自信,也不會對馬來亞有什么想法的。我倒是很希望對方這么做,一旦這么做了,難道蘇聯就不會警惕嘛?”

  祖上闊過的心態,艾倫威爾遜倒是不反對,只要適度就行了。英國人身上也有這種心態,畢竟工業革命是英國獨立完成的,并不存在什么工業革命發生在西方,不發生在其他地方,正確的答案是為什么不發生在其他國家,而是發生在英國。

  只不過是英國恰好在地理上在歐洲,才讓歐洲國家跟著沾光而已。真當北宋還沒滅亡就已經建校的牛津大學是假的嘛。

  “憑借我們當前的實力對美國施加影響,確實是很難。如果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能夠站在我們一邊的話,可能會容易的多。”愛德華·布里奇斯心里清楚,讓美國冷靜下來,僅僅依靠英國自己是不夠的。

  “說服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本身就很難。”艾倫威爾遜苦笑道,“以我對兩國的了解來看,加拿大倒是和我們有共同語言,但是加拿大距離美國太近了。澳大利亞人的心態和美國差不多,十分熱衷于參加戰爭,只不過以前是跟著英國,現在是跟著美國。當然我同意,本著坦誠的態度,把我們的擔心告知兩國,一旦局勢最后失控了,也算是我們提前提醒過了。”

  雖然艾倫威爾遜覺得沒什么作用,但坦誠相告提醒還是沒有問題的。

  要是一切順利,榮光歸于美國,要是最后引起了一系列的悲劇后果,當然也要美國獨自承擔。

  雖然歷史上在整個戰爭期間,艾德禮內閣都保持了極大的克制,英國以美國三分之二的軍力,貢獻了美國三十分之一的地面參戰軍隊。

  但艾倫威爾遜還是認為不夠的,如果讓他實話實說,最好是不參戰。美國又不掏英軍的軍費,憑什么要冒著英資企業被沒收、和失去以香江為核心獨占和中國貿易渠道的風險摻和進去。

  和歷史不同的是,現在馬來亞因為華人占據多數,橡膠和錫礦對英國的經濟促進作用因素,一旦馬來亞陷入不穩定狀態,英國剛剛才有起色的經濟又會出現問題。

  關于用三國占領區合并以及正面回應美國,關于建立跨大西洋軍事同盟的事情作為交換,換取英國不出動陸軍參與到戰爭當中,美國已經賺大了,這種情況下,華盛頓還想要怎么樣?

  隨著朝鮮軍隊狂飆突進,美軍不斷撤退的同時,返回倫敦的艾倫威爾遜,就是從地理形勢、歷史傳統、同時借鑒蘇聯成立初期極具冒險性的對外政策,加上英國利益受損的預估。

  向工黨政府表明,本次戰爭風險巨大,美國人認為自己天下無敵的事情,僅僅就是美國人自己這么認為,本次戰爭沒有華盛頓想象中的這么容易贏。

  同時關于英國在本次戰爭的立場,也通過輿論告知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英國出于傳統感情,非常想要助美國一臂之力。但英國不能一邊組織五國聯防遏制印尼,一邊在歐洲和蘇聯對峙,同時組織遠征軍開赴聽都沒聽過的地方。

  而且支持的對象,僅僅五年前還是日本的一部分,東南亞被俘的盟軍士兵,很多都是韓國人看管的。

  如何制造反戰氣氛,根本不用艾倫威爾遜一個白廳公務員操心什么,政治家只要想不參加戰爭,自然就有應對之策。

  比如這幾天,工黨各地的地方組織的反戰信就突然增多起來。二戰退伍士兵組織的反戰請愿,尤其是在亞洲戰場當中,曾經被俘而僥幸歸來的戰俘,就對幫助一個曾經是日軍士兵主要來源的地方打仗十分不滿。

  輿論是需要引導的,比如艾倫威爾遜發現了反戰輿論的不專業之后,就表示可以著重報道類似奧地利、泰國在戰后受到的懲罰,而韓國安然無恙的事實。

  奧地利的情況是歐洲所有人都知道的,和德國本土待遇一樣被四國分區占領。至于泰國有賴于一個卑微社會公器的遠見,在戰后馬上被秋后算賬,割讓了克拉地峽。

  集中報道在二戰尤其是參加過東南亞戰事的退伍士兵身上,聲稱韓國人當時就是日本的一部分,在戰俘營對盟軍士兵的殘忍對待,少不了韓國人的功勞。

  一時間,英國的反戰輿論徹底被帶起來了,在有這樣的氣氛之后,艾德禮首相的工黨政府正式開啟了和華盛頓的溝通,表示不要在最困難的問題上把英國卷進去。

  英國愿意為了保衛歐洲貢獻更大的力量,但是在朝鮮半島的問題上,本就和英國無關。

  而且當前美軍不斷撤退的事實,很難讓英國對接下來的軍事行動抱有信心。

  但就算是如此,英國仍然愿意出動海空軍,協助美國穩定半島局勢。這已經是英國現階段所能做到的最大程度。

  這算是英國本屆政府,正式向美國發出信號,有限干涉英國是支持的,至于其他的問題,比如派出地面部隊,英國有心無力。

  至于艾倫威爾遜本人,當然在做十分重要的事情,比如和赫本學芭蕾舞。公事也有,他不是正在為馬來亞奔走,找大白約克的優良種豬么?

  當前美軍節節敗退的事實,確實很讓華盛頓難堪,但這不代表五星上將麥天皇。在東京的為日本排憂解難麥天皇,顯然就沒有英國人這么膽小,就算美國大兵在不斷撤退,麥天皇仍然認為他能贏。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