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610章 諸葛亮:專治各種懂人

熊貓書庫    三國從忽悠劉備開始
🔊點這里聽書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同時打多口豎井、然后往豎井兩側挖、增加挖同一條地道時的作業橫截面數量”這種操作,究竟有多難,外行人是不理解的,在漢末的背景下,越是內行的人才越知道這有多么異想天開。

  不過,換一個例子來舉,就能很容易地讓21世紀的讀者也理解這里面的難度:大家中小學語文課本上,應該都學過清末詹天佑修京張鐵路的事跡吧?

  京張鐵路修筑的過程中,有個語文課本都很著重突出的難點,就是詹天佑用快于外國工程師預估速度數倍的高速,把沿途的隧道挖通了,震驚世界、為國爭光。

  可見哪怕是到了1905年,世界上打豎井增加地道挖掘作業截面數這種操作,依然不是主流,其勘測、定向的難度可見一斑。

  那為什么詹天佑作為一個中國人,率先在鐵路施工里想到了這一方案?這跟古文明智慧的積累有關。

  早在漢朝的時候,只有個別精通西域事務的知識精英,得親自去過西域至少車師國、鄯善國(樓蘭),親眼見過漢朝時西域地區的人如何打井挖暗渠引天山融雪水種葡萄哈密瓜,才能領會其中奧妙。

  兩千年前新江地區的勞動人民,被自然環境逼得不得不搞這種引水工程。一開始打井下去、往兩側挖,也會出現勘測角度不準、到了井底黑燈瞎火不知道往哪兒挖,稍微偏一些角度,最終的結果就是兩邊往中間挖最后對不準。

  (注:哪怕21世紀的地鐵施工,隧道兩側往中間挖,沒對準的情況也是有的。所以逼站、抖音上很多隧道會師的小視頻,下面的調侃評論都是“可以把吊起來的測量員全家放下來了,沒對準的話就拿測量員祭天”)

  然后,西域人民在實踐中發明了一個土辦法:用兩根精確削圓削直的沉重硬木棍,中間用兩根繩子系起來,就跟繩梯的兩個臺階一樣形狀,然后繩子的長度放長到跟預期要打的井的深度一樣長。

  兩根木棍也是上面的長、下面的短,確保長的那一根可以架在井口上不會掉下去。而下面短的拿一根可以自由懸垂到井底。

  豎井打好之后,先在地面上測量豎井口與將來要合攏的地道口的相對角度,然后把架在地面上那根長木棍精確對準要合攏的地道口方向。這樣因為井底那根木棍跟上面是絕對平行的,所以井底的木棍也正好指向要挖的方向。

  工人只要嚴格對準井底木棍指的位置猛挖,就不存在不辨東西南北挖歪了問題。只要距離不太遠,比如百步之內,誤差基本上都可以控制,確保最終完美合攏。

  如果兩口井相距太遠,比如有好幾里路,那這種簡易近似測量角度法就不能用了,還是要現代勘測技術,至少也要詹天佑造京張鐵路時代的測量技術。

  現在只是挖個穿過城墻的地道,全程不過三百步,垂棍法的精度夠用了。

  諸葛亮這一手,是196年游歷西域時,自己觀其大略、好奇心強,看到異域風土人情奇巧技藝,但凡能為華夏所用的,他都留心復盤。

  如今每年能到車師國鄯善國那種地方的讀書人,全天下一年也找不出幾十個,而其中有諸葛亮這樣格物致知、觀察總結意識和學識的人,更是僅此一個。

  袁紹麾下諸將懂了一輩子地道戰,卻沒有一個去過西涼,只有一個麹義出身武威郡,算是涼州系將領。但麹義當年跟著皇甫嵩平涼州叛軍時,也沒涉足到車師國那么遠,他連敦煌玉門關都沒踏出過,也就不知道新江人那堪稱“非遺”的暗渠工程技藝。

  何況,此刻這野王城內的守將并非麹義本人,而是楊丑,那就更是一丁點西域見聞都沒有了,絕對不會警覺。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戰法能否得手既遂,關鍵看盤前的準備運籌,至于具體的施工過程,實在是沒什么可多說的。

  此后一天兩夜,雖然諸葛亮教給關羽的那套陰招,展現出了越來越多的危險端倪,但楊丑自以為懂、有眼如盲,自然是全部忽略過去了,至少也是覺得“既然解釋不了,那就忽略”。

  一切的操作,都被楊丑解讀成了“關羽圍城是假、打援是真,有信心干掉麹、張、文”或者“關羽挖地道只是一個閑棋后手,挖出來的土主要是為了強化攻城陣地上的防箭工事,更好地跟守軍對射消耗”。

  十一月十七日凌晨。就在野王守軍扛過了兩個白天的攻城、疲累欲死卻也信心漸升、覺得麹義將軍等人的援軍就快來了,所有人都睡了一個好覺。

  然后,在守城士卒的睡夢中,關羽的地道以遠超楊丑預期速度至少五倍的匪夷所思高速,挖通了。

  數以千計的漢軍士兵,從遠離城墻三百步遠的位置,悄咪咪連夜進入隧道,所以部隊的季節和鉆洞環節都沒有絲毫驚動城頭守兵,守軍完全不知道遠方發生了什么——

  這也是地道為什么入口要挖得這么遠的原因,而不能直接在離墻只有幾十步的豎井那兒下人。因為離城墻太近的豎井附近稍微聚集的人多一些,就會驚動城墻上的守軍,從而預判并針對性防守、搜查地道出口洞可能存在的方向。

  而且豎井比較深,要下人得一個個用繩子墜下去,兵力投放速度太慢,不容易第一時間就投入相當兵力進城、展開偷襲。

  地道攻擊最關鍵的就是突然性,讓敵人沒意識到你哪兒來的,就已經有一大群人站穩腳跟了。

  否則低到入口被發現時,如果才十幾個甚至幾十個士兵出洞,很快就會被殺回去、被重兵圍堵住地道口,打成葫蘆娃救爺爺。

  四更過半,徐晃帶著三四百個鐵甲死士,已經從地道另一頭鉆出來、站穩了腳跟。他們上來的點是城墻根背后五六十步一片被拆毀的民房廢墟。他們動作很輕,上來后先在廢墟間散開,擺好防止敵人發現后組織反沖的陣型。

  直到后續士兵出來得越來越多,確保不會被推回去了,而且敵軍也確實發現動靜了,這才徹底拉開戰斗的序幕。

  戰斗序幕是一名城墻上的袁軍斥候用火把朝這個方向照、隱約發現下面人不少,然后他就被漢軍一名神射手一箭射中咽喉,那袁軍斥候死前的哀慘之聲和尸體墜落的響動,成了兩軍搜索廝殺的訊號。

  無數袁軍將士反應了過來,滿臉的不可思議,但漢軍攻城部隊確實入城了,守方都沒搞明白前因后果,就這么機械麻木地沖了上去,本身地互相砍殺,不管想不想得通先干再說。

  攻擊一方的漢軍士兵,除了揮刀砍殺沖刺之外,有些還紛紛點起背后背負著的火把,在城內地道出口周邊街區放火制造混亂、封堵防守方援軍路線,場面一度血腥如修羅地獄。

  楊丑當夜原本不在城墻上,聽到城內大嘩,驚坐起身,到窗邊瞭望,已見城中數處火起,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分外刺眼。

  楊丑連連披掛上馬、組織預備隊抵抗,但他內心其實也知道大勢已去。此刻他想的只是盡快趕到不遠處的城中府庫,把倉庫里的軍糧存糧燒了,讓關羽哪怕占領了野王也得不到駐軍的過冬糧食,讓關羽餓死在這個冬天里、不能據城死守。

  可惜,楊丑能想到的事兒攻擊方也能想到,而且楊丑反應顯然慢了。剛帶著幾百人沖到府庫街,迎面就是徐晃親自帶著鐵甲陷陣士揮著斬馬劍步戰殺來。

  楊丑的騎兵之前在出城反沖敵軍弓弩手時已經損失殆盡,只有將領有馬,雙方廝殺作一團,楊丑借著馬力沖擊左右隳突撞倒了三五個漢軍鐵甲陷陣士,馬匹也被斬馬劍剁了一條腿。楊丑翻身步戰,一瘸一拐,沒幾招就被徐晃大斧梟首。

  一刻鐘之后,城內的混亂和喊殺聲漸漸平息,野王這座河內郡第二大城,就這樣攻了下來。(僅次于郡治懷縣)

  天明時分,關羽帶著主力部隊,分一半人馬進城,檢閱安民、統計府庫。

  關羽來的時候本來就帶了大軍二十多天的隨軍糧草,現在發現野王城內楊丑沒來得及燒軍糧庫,留下的糧食按計劃是夠五千人吃過明年春荒、吃到夏糧收獲的,也就是五千人吃五個月的量。

  折合到關羽這邊有近三萬人,差不多也夠再增加一個月的存糧了。再算上之前沁水小縣那幾口糧食,絕對夠吃到明年新年,省一點能吃到上元節。

  當然,關羽的糧道至今沒有被斷,張任守得好好的,沒有被張遼的偏師郝萌突破,關羽趁著大雪封山之前還會往前方盡量云,所以把那些潛力算上、相持到198年二三月份都有可能。

  關羽取城之后,留一半人守在野王城里,并且在北門外立水寨,又夾沁水在北岸另立一寨(野王縣城在沁水南岸),也駐扎一萬五千人。

  那營寨位置恰好是沁水及其支流丹水交匯的河口,西南兩側是沁水、東側是丹水,只有北側來路可以被張遼攻擊到。

  關羽這樣布局,既易守難攻又互相援護,北面的水寨應對丹水方向來敵的張遼,南面的縣城應付麹義、文丑。

  關羽這番布置還沒做完,僅僅在關羽破城后當天下午,麹義和張遼的部隊已經加急而又克制地幾乎同時趕到了野王。

  之所以加急喘息,是因為麹義他們半路上得到潰兵報急說野王危急、楊丑隨時可能不守。

  之所以克制,是因為麹義明明急,又怕他孤軍先到立足未穩被關羽反擊,所以一定要跟張遼約好時間同時抵達。

  張遼麹義兩人一共帶了近四萬人,來到野王城外扎營時,滿臉寫滿了不可思議。

  “我們不過花了兩三日集結兵力,就這點時間,關羽已經把野王城攻破了?楊丑雖然無能,守城還守不住么!還是劉備有了比杠桿投石機更加犀利無比的攻城利器?”

  麹義和張遼也顧不得互相問責推諉了,只是駭然不已。

  “將軍!楊校尉是一時不察,被關羽用地道之法攻破城池的!”一個城破時僥幸墜城外逃報信的軍官,如是跟麹義匯報。

  麹義:“廢物!我河北軍穴地之能天下無敵,怎么會被那群河東人用地道算計了!而且地道怎么可能挖得那么快,說謊都不會,把這個謊報軍情的家伙推出去軍法從事!”

  張遼:“前將軍稍斂怒氣!說不定另有隱情!”

  麹義:“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別的都有可能,唯獨天下不可能有人地道強于河北軍。而且兩天就挖通,這比往常快了多少倍?這不是強于河北軍了,是至少比河北軍強五倍以上!太一神顯靈都沒那么快!把那惑亂人心之輩斬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