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事實上是拿建設封地當經營模擬游戲在玩。
作為一個現代人,尤其是個可愛的男孩子,大多數都有接觸過經營模擬類的游戲吧?
有區別的是,他無法時刻掌握即時的數據。
甚至可以說,拿到的數據都不一定是正確的。
不過,只要不是數據錯誤得太夸張,大體上是影響不大。
解鎖了一個新思路,他陷入了一種怪循環。
首先需要搞清楚能找到多少種類的果樹,移植栽種需要耗費多少周期,什么樣的果子適合被用來釀酒。
因為是奔著釀酒去,他又一方面需要搞懂釀酒的步驟。
呂武并不是什么都會。
其實,不用他什么都會,只需要去找到相關的人才,一個項目也就能夠立項。
還有一件非常現實的事情,老呂家現在鋪開的攤子太大,需要有一個緩急輕重。
所以了,尋找果樹進行移植或栽種,怎么都要等將計劃表中的耕地先開墾出來再說。
在處理事務的時候,呂武發現了一件比較神奇的事情。
原來,地方上的家族除了發現銅礦需要上交國君之外,收集到蠟這種東西也一樣是需要送去給國君。
他有些納悶國君為什么要專門征集蠟這種東西,以為是來做蠟燭。
幸好他沒去問,一旦問是不是做蠟燭,該成為貴族界的笑話。
蠟這種物資當然能做成蠟燭,可是現在蠟是一種戰略資源,一些青銅器的制作中屬于必不可缺。
在春秋早期,能制作出一具足夠大的鼎,是一件很彰顯國力的事情。
原因在于各國其實都掌握青銅技術,可是只有地盤夠大,才能收集到足夠多的蠟。
呂武也就有了新的腦洞,制作青銅器的過程需要大批的蠟,思考要不要養殖蜜蜂?
雜七八雜的想法很快又被丟到一旁,除了開辟耕地是頭等大事之外,新田那邊又有新的消息傳來。
晉國的那一位新國君還是拍板要跟秦國會盟,時間就被定在了今年。
這樣一來的話,新軍和下軍都需要納賦。
同時,根據一些消息,國君會征召靠近秦國的各個貴族。
等于說,哪怕是沒有被歸入新軍和下軍序列,周邊的貴族依然需要服役。
大概是老呂家自己從新田打聽到消息后的第八天,來自下軍將韓厥的征召令被送了過來。
文書上寫得很清楚,呂武需要在春耕結束后的第十五天,帶上符合要求的戰車和士兵,前往“交剛”歸入下軍建制。
呂武特地去找了還在老呂家度假的魏相,提到了會盟的事情。
魏相對與秦國的會盟,再一次表達了悲觀的看法。
絕對不止魏相認為秦人沒信譽,只是會盟的事情都已經確定下來了。
呂武與魏相吃喝了一頓,繼續忙碌自己的事情。
山里的磚已經被轉移出來,只是因為需要進行的事情太多,新宅還沒有開始建造。
按照呂武的計劃,新宅建造需要等春耕結束。
征召令被送來,致使他計劃好的事情再次生變。
畢竟,誰都無法預料這一次會盟將發生什么事情,也許是在友好的氣氛下,達成了和平意愿;說不定一言不合,兩軍直接開戰。
不管是哪一種,呂武去進行納賦,代表今年的夏季又無法待在封地了。
他需要用最快的時間,將新住宅的藍圖給畫出來,再交由卓來進行監督建造。
住宅設計圖這種東西,沒有點專業性其實也能畫得出來,只是跟專業人士沒法比就是了。
大概地劃分格局,需要多少房間,每一個房間多大,有點繪畫技巧的人都能搞定,尤其只是一層的建筑,又不是要蓋樓層。
呂武選定住宅的建設地,以后會成為新城的中心位置。
他刻意留下了一些空白的地皮,打算等自己納賦回來,親自監督著建造一些閣樓。
這一件事情忙碌完,他開始統計之前打造了多少武器和甲胄。
有鑒于武士反饋戰斧很好用,再來是打造戰斧用普通的生鐵也可以,頂多就是刃的部分特別處理一下。
老呂家打造出來的斧頭可不算少。
甲胄方面,全套的金屬甲只有呂武的一套。
這一次就是整套的札甲,也就是除了主要軀干之外,頭盔、護肩、護臂、護腕、護腿、裙甲…全都是札甲款式。
因為是呂武自己要用,肯定是刻意地挑選,采用的就是初級鋼的材料。
而鋼這種玩意,盡管已經掌握了制造技術,成品的數量卻一直上不去。
所以,用鋼來大規模量產某種東西什么的,提都別提。
其余的甲胄,走的是胸甲款式,也就是除了胸前的鐵甲之外,其余的配套采用皮甲。
一共打造了七十副胸甲,再加上之前的那些,到時候呂武會分配給自己的親衛。
而武器方面,除了斧頭和一些箭矢的箭鏃使用鐵之外,主要近戰武器其實都還是青銅武器。
呂武這一次沒打算帶上齊配的一千五百名士兵。
老呂家連臨時領主武裝一塊算上才兩千多,一下子帶走了一千五百名武士,老巢就徹底空虛了。
他只打算帶走五百名武士,戰車則是符合要的二十輛。
同時,他還需要盡快安排各個家臣的職責范圍。
宋彬這一次會留在封地,接過家族的軍事指揮權,擔負起守家的重任。
虞顯當然也是留下,繼續干自己沒做完的任務。
這一次,呂武選擇帶走衛睿,還有一個叫梁興的家臣。
來自梁地的興,他主要的技能是吃喝玩樂。
別以為吃喝玩樂不是個技能,再加上一張能說會道的嘴,能辦到的事情多了去了。
老呂家跟周邊貴族的社交,就是梁興在負責。
因為他大部分時間是在外面奔波,才會存在感顯得不足。
武士、武器和甲胄需要關注,更需要注意的是攜帶的物資。
呂武對后勤的看重遠超想象。
他其實對戰陣之道并不太會,只是喜歡進行琢磨和思考,處在適應和學習的階段。
再不懂戰爭,不會連保障后勤才能保證士氣這一點都不懂吧?
一向很穩的呂武,他明知道武士和被征召的屬民會自帶糧食和一應需要的物品,還是給全隊準備了足夠兩個月的糧秣和必要的后備武器,少不了又將冬衣帶足。
上一次霍之戰,沒帶冬衣的那些人被凍成了狗,還是挺令呂武記憶深刻的。
親自見證呂武做一應準備的魏相,一系列看下來,對呂武什么都會考慮,謹慎到過分的印象是揮之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