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629章

熊貓書庫    侯府遺珠
🔊點這里聽書

  既然前進的路已經鋪開,葉深要做得便是充實自己,讓自己做到德能配位。

  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里,葉深對南竹的資源進行整合,讓南竹持續牌發展經濟的上升通道。

  石榴村片區因為那新添的近千畝土地,成了南竹最大的糧食種植基地。

  石榴村片區同時還依托酒坊,讓石榴村的石榴樹大放光彩,銷往京城的石榴酒雖還不能與葡萄酒并駕齊驅,卻也得到了愛酒人士的推崇。

  除了糧食和果酒,石榴村也是南竹煙草種植的重要基地。

  南竹的煙草異軍突起,只用了短短兩年時間,便引起了眾多煙草商的注意,才了蜀地知名的煙草,剛到煙草采摘時節便有煙草商帶著金銀來南竹守候。

  石榴村片區也算是因禍得福,是南竹發展得最快的片區,糧食種植、水果種植和加工、煙草種植和加工像是三駕并頭并驅的戰馬,只花了三年時間便讓石榴村片區的百姓擺脫了貧困過上了富足的生活。

  當然其他幾個片區的發展也并沒有落后。

  隨著寒山鎮進出山道路的打通,寒山鎮的養殖漸入佳境,而藥材種植也初見成效,經濟發展的勢頭十分強勁,大有趕超石榴村片區的架勢。

  東林鎮的情況略有些特殊,因為那年的山體滑坡掩沒了好幾個村落,水災過后首先面臨的是家園重建,故而東林鎮的發展在最初那一年是明顯滯后的。

  負責東林鎮片區的是趙黑牛,他來南竹當這個捕頭是有想法和目的的。

  當年的一個過錯,讓他痛失前程,這次他是無論如何不能再錯失大好的機會。

  為了能讓自己跟著葉深一步步往前走,趙黑牛自然要做出一些成績來,當然不能眼看著東林鎮片區成為南竹縣經濟發展的累贅。

  這此除了做好捕頭這個工作,趙黑牛便隔三差五地往東林村,召集村長和里正開會,敦促鄉親們在重建家園的同時盡可能多地將地也收拾出來。

  這個片區的地本就不算多,又因為那場泥石流埋了一部分地,趙黑牛帶著村長里正進行實地察看,硬是找出了不少可開墾的土地。

  在重建家園和開墾土地的同時,趙黑牛又數次帶著村長里正還有村民代表前往石榴村片區和寒山鎮片區學習取經,讓鄉親們看到了希望,大大帶動了東林村片區重建家園、發展經濟的積極性。

  東林鎮片區低迷的氣氛頓見高漲,趙黑牛抓住這股子氣勢,讓鄉親們在重新開墾出來的土地種上最能養地的作物。

  第一年的收成的確有些慘不忍睹,這年的冬季,東林鎮的鄉親吃的是衙門的救助糧,穿的蓋的是富戶們捐助的衣裳和被褥。

  待林婉那兩畝煙草試種成功,趙黑牛便向葉深提出要在東林鎮發展煙草種植。

  葉深并沒有馬上答應,而是帶上齊安和對東林鎮的土地進行了一番實地考察,他要確定一下東林鎮的土地還是適合種植煙草。

  考察的結果讓趙黑牛大大地松了口氣,讓鄉親們養地的成果是明顯而有效的,除了少數的土地不適合以外,東林鎮大多的土地都可以用來種植煙草。

  葉深在南竹三年任期內的最后一年,東林鎮的鄉親幾乎家家戶戶種上的煙草,種植面積反超石榴村片區成為南竹最大的煙草種植區。

  東林鎮起步的時間雖說晚了些,但是追趕的腳步并不算慢。

  葉深在南竹的最后一年,東林鎮的鄉親通過種植煙草終于過上了他們期盼中的有吃有喝有衣有被的日子。

  楊柳鎮作為南竹的縣城,要發展靠的便是商業。

  隨著南竹與渝州城之間的道路被拓寬,在渝州城便出現了許多貼著南竹縣標志的產品。

  先是南竹的果酒、南竹的筍干、南竹的兔肉挺進渝州各大小食肆飯莊,漸漸地南竹的煙草,南竹的藥材,也開始廣為傳播。

  渝州城在蜀地是僅次于蓉城的第二大州城,因為資源豐富,就算蜀道難,依然擋不信往來客商的腳步。

  這些貼著南竹標志的產品,就這樣進入了來自大虞各地客商的視線。

  道路暢通的優勢便顯現了出來,一向很少有外地客商的楊柳鎮漸漸便熱鬧了起來。

  在這最后的一年里,楊柳鎮至少多了三家客棧,五家食肆。

  林大爺索性開了家集食宿貨運一體的大車行,專門服務于這些往來客商。

  “婉婉的點子真好用!不用派專人守在渝州做宣傳便能客如云來!”這日葉深會見了幾位前往采購煙草的客商,回來便對林婉發出一聲感嘆。

  “我不過是隨口一提,最終還得夫君肯采納敢采納。”林婉笑看著葉深道。

  林婉自然不可能獨領這個功勞,軍功章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林婉的這個點子便是在南竹送往渝州城的所有產品都貼上南竹的標志。

  林婉在提這個點子之前,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這個時代的人還沒什么商標的概念,才會讓林婉的這個點子發揮出了如此大的威力。

  從南竹送出去的產品,都被標上“南竹特產”這幾個字,再根據不同的產品做了特別的標志,無需打開包裝,只需看上一眼,便能知道里面的東西是什么,產自何地。

  為了打開這些產品的銷路,林婉甚至向葉深提議,在外包裝上寫上那么一兩句既能突出南竹特色又能點明產品的詩句。

  這便是包裝文化!

  為了讓這個包裝在產品銷售上起到作用,葉深和林婉費了相當大的心思。

  蜀地雖不算繁榮,文人墨客卻并不比江南少。

  文人墨客除了文房四寶,大多愛喝酒。

  于是林婉便提議先在蜀地銷售的葡萄酒上做試驗,結果自然是可喜的。

  葉深是探花郎,他做的詩詞雖比不上林婉前世讀過的唐詩宋詞,但是他在詩詞方面的功力卻也相當不俗。

  他那貼近南竹特色的詩句,便通過那一個個酒壇在渝州文人中廣為流傳,不但讓葡萄酒成為渝州城最為銷售的酒,也讓葉深在渝州城漸漸地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對于下任極可能成為渝州知府的葉深而言,這是天大的好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