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松被嚇了一跳。
李總兵嘆息一聲,拍了拍李子松的肩膀,沉聲道:“這個家早晚都要交到你的手里的,有些事情,你也該知道了。”
李總兵說完,便踱到書架旁,打開暗格,從里面拿出幾本賬簿來,遞給滿臉不解的李子松,道:“你看看這些,就明白我為何不敢助英國公府了。”
李子松雙手接了過來,慢慢翻看,眉頭也越皺越緊。
李總兵見了,嘆息道:“現在你知道我為什么不敢與張圭翻臉了吧?這些賬簿,張圭那里也有一份。”
什么虛報兵丁、瞞報屯田、夸大軍功、行賄弄權…隨便哪一樣,都足以讓李家跌入塵埃。
“父親,您怎么能…”李子松話說了一半,又抿唇止住了。
子不言父過。
李總兵嘆道:“你以為我愿意嗎?要不是攀上了張圭,你以為這幾年咱們家能這么快就壯大到與英國公府比肩嗎?”
李子松震驚了,問道:“所以說,大齊兩大邊軍,張圭偏偏盯上了英國公府和西北軍并不是偶然,而是遼東軍早就被他拿捏住了?”
李總兵嘆氣點頭。
自從張圭當政以來,真正放在心上時時防備的,只有西北軍,這也是他當初堅決反對出戰高昌的原因之一——若是西北軍再立下不世戰功,那他將更難鉗制。
李子松默然不語。
良久,就在李總兵以為他要放棄的時候,李子松驀地開口道:“父親,孩兒覺得這恰恰是個機會,一個在陛下面前擺脫罪名,讓李家、讓遼東軍光明正大地現在人前的機會!”
李總兵愕然看向一臉堅定的長子,沒有如往常一般急著拒絕,而是想了想,坐了下來,預備長談。
第二天早朝,當張圭一方再次提及論罪張瀾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李總兵站了出來,支持皇帝“特事特辦”的決議。
李總兵的站隊,讓本來僵持的局面被打破,形勢逐漸向有利于皇帝的一方傾斜。
張圭心底冷哼,準備下朝后好好教訓李總兵應該怎么做人。
可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見面后,李總兵直接從袖子里掏出一疊賬簿,誠懇道:“不勞首輔大人費心,下官這就親自去向陛下請罪。”
說罷,抱著賬簿,就要往御書房行去。
好在張圭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皺眉問道:“你這是什么意思?”
這些東西若是擺到皇帝的案頭,不僅李家 在劫難逃,他亦難辭其咎——文臣勾結武將,在軍中玩弄權術、中飽私囊,這罪名可比張瀾上書為被俘的叛降將官說情還要嚴重。
到時候,別說問罪張瀾、打壓英國公府了,只怕他自己都不好脫身。
這些當兵的大老粗和文臣可不一樣,最難馴服,若是此事被挑破,他還怎么憑借個人威望和權勢在軍中推行新政?
李總兵嘆息一聲,哀聲道:“首輔大人您也知道,下官和英國公結為親家,犬子娶了英國公唯一的嫡女。如今張瀾有難,英國公府受到牽連,若是此時我們李家不站出來替他們說句話,今后該怎么在勛貴之間立足呢?
“只怕將來子孫的婚嫁都成問題!禍及子孫,將來我又有何面目見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呢?
“倒不如自己早早請罪,就當是為子孫后代積福了!”
李總兵說得誠懇,張圭卻毫不動容,冷笑道:“李總兵這是在威脅本官嗎?”
“下官不敢。”李總兵連忙拱手應道,“首輔大人對下官的提攜之恩,下官銘記在心,因此這賬簿中只有下官的罪責,與首輔大人并無任何干系。”
說罷,李總兵拱手將賬簿奉上。
張圭也不客氣,隨便抽了一本,翻了幾頁,果然并未牽連到他。
張圭神色稍緩,問道:“你是打算拿這些向陛下投誠嗎?”
李總兵抬頭,義正辭嚴道:“下官本就是陛下的臣子,忠心不二,談何投誠?還請首輔大人明鑒。”
張圭聽到前一句的時候,眉峰緊蹙,等聽到“首輔大人明鑒”一句時,神色又漸漸地松懈下來。
既然李總兵是為了姻親之義,又特地將賬簿中與他有關的內容都刪去了,那他就姑且相信他這一回吧。
畢竟李太后再三派人向他說情,他也不好再揪著張瀾不放。
為了順利在軍中推行新政,李總兵暫時還不能翻臉。
“既然如此,那這些東西也不必呈送到陛下面前了。”張圭瞥了李總兵一眼,道。
李總兵知道這事算是過去了,心中的大石頭終于落到了地上,恭敬地應道:“是。”
張圭還有政務先處理,便先離去了。
李總兵恭敬目送。
等張圭走遠了,李總兵將賬簿揣回袖間,哼著小曲兒回去了。
兒子到底還是太嫩啊,竟然想徹底投效皇帝、與張圭決裂,真是幼稚。
左右逢源難道不好嗎?
正月底,僵持了近兩個月的張瀾上書事件終于得到了解決。
祁鈺堅持“特事特辦”的原則,派了張維前去調查——這是張圭退步的前提。
于是苦哈哈的張維不得不踏上西去之路。
半個月之后,張維回京稟復,同行的還有張瀾這個當事人,以及被俘的叛降官員代表柳氏父子,并柳鶯兒。
一行人尚未到京城,就引起了極大的動蕩。
英國公府正院,英國公氣得直捶桌子,怒喝道:“這個不孝子,為了她惹出多大的禍事來,這次回京,把柳氏父子推作被俘的叛降將官的代表也就罷了,竟然把她也帶了回來,這是要活活氣死我嗎?!”
英國公夫人也生氣,覺得張瀾被美色迷了眼睛,做事情完全沒有章法了!
張潭勉強勸道:“或許,瀾弟有別的苦衷呢?”
可這話說得他自己都心虛。
英國公府陰云密布,坤寧宮內祁鈺亦蹙眉不滿道:“這個張瀾是怎么回事?好不容易事情平息了,他卻把柳家三口帶回了京城,難不成真是被美色迷得暈頭轉向了?這柳氏女也不知道是何等國色天香!”
三五第一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