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629章 產業化的意義

熊貓書庫    大唐孽子
🔊點這里聽書

  “王爺,這自行車實在是太好了,有了它,出行可就方便多了。不僅警察署可以配備,甚至大唐軍中都可以考慮配備呢。”

  王玄武一個急剎車,停在了李寬和王玄策的年前。

  “軍中配備的話,限制還是比較多,畢竟在沒有道路的地方,自行車沒有馬匹好用。不過,小規模的制作一批特殊的自行車給十二衛的將士們試用,倒是可以的。”

  可以預見的將來,騎兵仍然是陸戰之王。

  雖然李寬在大力推進水泥路的建設,不過長度終歸還是比較有限。

  “王爺,這自行車的款式,雖然還有改進空間。不過現在的各種零件設計,基本上都定下來了,是不是先生產一批出來,看看好不好賣?”

  一直在旁邊沒有說話的戴全,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可以,就先按照這個規格生產一千輛吧。有些東西,可以在生產過程中不斷的改進。特別是耐久性和成本,你們要充分檢討。永久自行車作坊還可以探討如何建立一套實驗室測量技術,用來衡量各個零件以及自行車的整體性能,并且要將實驗過程中積累的數據利用起來。”

  大唐的工業化,才剛剛開始,一切都還很原始。

  李寬前世好歹也算是參觀過了不少工廠,對許多零件的設計、制造也是有幾分了解的。

  像是汽車這種大規模工業化生產的產品,每一個零件都有自己的測試要求。

  比如車身骨架的沖壓零件,除了最基本的零件精度是否滿足要求之外,還得確認焊接強度是否達標。

  怎么確認呢?

  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一套流傳,可不是隨隨便便做一些就可以的。

  再比如大家蹲在車輪旁邊就能看到的汽車懸架彈簧,看上去非常的簡單,就是一個黑乎乎的彈簧,一點都感受不到它的技術含量。

  事實上,這里面的要求可一點也不簡單。

  除了你得滿足設計的重量要求和尺寸要求這些基本信息之后,表面應力是否達標,不同負載的情況下的壓縮量是否達標,疲勞強度測試是否滿足要求…

  簡單的一個零件背后,往往蘊含了許多要求。

  這些要求,自然不是一下就可以達到,而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

  李寬希望通過自行車的產業化發展,能夠將自己在觀獅山書院里頭慢慢推廣的一些列標準體系,一系列理念能夠在各個作坊里頭得到普及。

  這個事情看起來簡單,沒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但是長遠來看,卻是能夠泵實大唐的工業基礎,為工業化的到來做好充分的準備。

  “沒問題,這永久自行車作坊的生產線,也是參考四輪馬車作坊,完全采取了流水線作業的方法。雖然早期的零件基本上都是機械作坊那邊組織生產的,但是后面我們會把一些零件外包給各個專門的作坊。”

  戴全作為楚王府的資深匠人,對于李寬的想法領會的還是比較到位的。

  所以跟一般的老師傅相比,戴全在傳授弟子方面,基本上是沒有保留的。

  在給觀獅山書院的學員上課的時候,也都是全心全意的將自己知道的東西給說了出來;并沒有那種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父的擔憂。

  “除了整個自行車的設計,還有這個關鍵的鏈條、剎車片可以由作坊自己制作,其他的東西都可以從外面購買。并且,為了讓外面的作坊能夠充分的競爭,每一種零件,我們至少要有兩家作坊來供應。”

  李寬可不想因為自己的善意,到時候培養出一個或者幾個壟斷供應商出來,那可就是給自己找麻煩了。

  雖然以現在的零件技術含量,壟斷不壟斷的,意義不大,其他作坊很容易制作出類似的產品。

  但是長此以往,門檻慢慢高了起來,就不是這么回事了。

  就像是后世的汽車,別看零件廠家無數,但是在某些關鍵的零件上,全世界也就那么幾家能夠生產出滿足主機廠品質要求的零件出來。

  比如說碳罐里頭的活性炭,似乎是很簡單的吧?

  但是高端的汽車碳罐用活性炭,全球就那么一兩家廠家能夠做。

  再比如無級變速箱上面的鏈條,或者三元催化劑里頭的觸媒、以及一些高要求的軸承,基本上全世界就那么幾家在做。

  這還是后世工業化那么發達的情況。

  “王爺,你放心,永久自行車作坊那邊,已經在跟作坊城的其他各個作坊進行接洽,準備將一些零件的生產制作外發給它們。如果一切都達到理想情況,我們的作坊一天能夠生產出來的自行車,就至少有幾百輛。”

  “幾百輛?一天?今年的話,能夠做到這樣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明年底這個時候,本王希望永久自行車作坊,一天至少能夠生產出一千輛自行車。并且,這個規模每年都要擴大;如果哪一天我們的作坊一天就能生產幾千輛自行車了,那個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幾千輛自行車?一天?”

  戴全目瞪口呆的看著李寬。

  楚王殿下,還真是敢想啊。

  不說怎么在一天內把幾千輛自行車生產出來,哪怕是生產出來了,這么多的自行車賣給誰呢?

  一天幾千,一個月可就是十萬多輛。

  哪怕是自行車的售價再便宜,也不可能少于一貫錢吧?

  大唐能夠買得起的人,又有多少呢?

  “沒錯!如果一天能夠生產五千輛自行車,那么永久自行車作坊將會成為大唐最大的作坊,里面的員工數量有望超過五千人,甚至是一萬人。而為永久自行車作坊配套的其他作坊數量,至少也能有個幾十家,這里面又是上萬人的規模。

  另外,還有一堆人參與到自行車的售賣、運輸和維修,整個永久自行車作坊帶動的就業人口將超過三萬人。這三萬人的背后就是三萬個家庭,這些家庭都能因為自行車而過上幸福的生活。

  而對于朝廷來說,這么一個大作坊,每年能夠收的稅賦就超過二十萬貫,意義同樣不凡。”

  為了讓戴全充分重視永久自行車作坊的建設,李寬把自己的想法給解釋了一下。

  為何后世各地政府這么喜歡拉汽車公司到自己轄區投資建設呢?

  實在是這背后帶動的就業、產業鏈發展和稅收、GDP等方方面面的發展。

  如今的自行車產業,對大唐來說,就相當于是后世的汽車產業了。

  當然,要是能夠盡快從南美搞回來橡膠樹,在南洋各地推廣種植,讓自行車能夠用上橡膠輪胎,那就更好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