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
長安周邊的粟米和水稻都已經開始收割了。
而李世民也早就收到了江南道和山南道遞上來的奏折,知道今年這些地方的糧食收成鐵定遠超去年,所以李世民如今的心情非常放松。
這些地方新推廣的南洋水稻,還有一季沒有收呢。
“李忠,聽說今天是長安城各家棉花的采摘日?”
李世民下朝回到宣政殿,就忍不住問了一句。
正常來說,這棉花也不是說就要同一天采摘。
先不說各家地里的棉花長勢不完全一樣,哪怕是完全一樣,差個幾天的時間收割也不會有什么影響。
不過,李寬可不這么想。
為了讓大家充分感受到棉花帶來的影響,專門讓王富貴跟種植棉花的各家打好了招呼,選擇今天統一采摘。
采摘之后,楚王府的羊毛作坊負責統一收購。
當然了,各家勛貴關心的棉花種子問題,也會按照收購的棉花來進行一定比例的配還。
但是這幾十畝、幾百畝的,再安排人工去除棉籽…
真當大唐有那么多閑雜人等嗎?
“沒錯,據說楚王殿下專門請李淳風選擇的良辰吉日,算算時辰,應該馬上就要開始采摘了。”
長安城四周種了上萬畝棉花,這已經是近來的新風景了。
李忠自然也是知道的。
“你安排人再去提醒一下寬兒,這棉花雖好,但是關中道可沒有那么多良田給他種植,如果他真的有心要推廣棉花,那就給一個能夠說服朕的理由出來。”
李世民一直沒有等到李寬來找自己,如今棉花都已經到了采摘的時候了,各家勛貴也應該在考慮明年是否種植棉花、種植多少棉花、在哪里種植的事情了吧?
“屬下明白!”
棉花種植不是特別需要水。
不過,因為楚王府帶頭在渭水邊上的良田中種上了棉花,搞得今年各家勛貴們的棉花都集中在這一片。
站在渭河邊上,白茫茫的一片片棉花,在褐綠色的棉葉的點綴下,呈現出一種別樣的美。
許多蜜蜂嗡嗡嗡的在棉田里飛舞,給人一種寧靜安詳的感覺。
棉田的斜對面就是觀獅山書院。
農學院已經有一個叫做溫光的學員,琢磨了兩年的蜜蜂養殖。
就在這些棉田的邊上,一間建議的茅草屋子四周,擺放著一排的蜂箱。
“溫師兄,這棉花采摘完了,今天的蜂蜜是不是也到了收割的時候啦?”
狄仁杰難得的跟溫光來到了棉田旁邊,看著那一只只勤勞的小蜜蜂不斷的來來回回。
很難想象,那琥珀色的蜂蜜,是一只只微小的蜜蜂飛出去采集花蜜和花粉,然后飛回蜂巢,蜜蜂吐出蜂蜜,存儲到六方形的巢格中,一天天累積而成。
“懷英,莫要著急,過幾天這棉花蜜就出爐了,到時候我留下兩箱,其他的全部送到楚王府。”
觀獅山書院里頭,大家都知道小玉米喜歡吃甜食,尤其喜歡蜂蜜制作而成的甜食。
不過,這年頭的蜂蜜,基本上都靠大自然的饋贈,得來其實沒有那么容易。
這也是當初溫光會產生研究養殖蜜蜂的念頭的重要原因。
按照楚王殿下的話,農學院研究的東西,不僅僅是粟米、小麥、水稻這些糧食的種植,也不局限于菘菜、胡瓜、萊菔這些蔬菜,更不用說石榴、桃子、李子這些水果了。
但凡是跟動物和植物相關的東西,農學院統統都可以研究。
哪怕你去研究大雁何時南飛,飛往何處也可以。
自然而然,研究怎么養殖蜜蜂,怎么產蜂蜜,也是在書院支持的范圍之內了。
“棉花蜜?溫師兄,不都是蜂蜜嗎?怎么還區分棉花蜜?”
狄仁杰在觀獅山書院是以好學和好奇著稱的,大家對他可謂是有愛有怕。
怕他把自己問的啞口無言啊。
“當然有區別啦。棉花蜜、百花蜜、棗花蜜、刺槐蜜,各種蜜的顏色都是不一樣的,口感也有些許差別,并且春夏秋冬出產的蜂蜜,也都不同…”
說到自己研究的蜂蜜,一向木訥的溫光也是兩眼放光,嘴里滔滔不絕的說著。
“這么說,蜜蜂要大量養殖,附近就需要大量的花朵提供花蜜的來源?”
“沒錯,這一次我培養的棉花蜜就非常成功,之前在楚王府里花田旁邊的花蜜也很不錯。聽說王爺準備推廣棉花種植,到時候蜜蜂養殖的春天可就來臨了。”
溫光是家中庶子,家里有他沒他都一樣。
再加上他娘親過世的早,家中其他兄弟姐妹跟他都不親,他基本很少回家,基本上以觀獅山書院為家了。
嗯,更準確的說,他是以蜜蜂為伴,哪里有蜜蜂,哪里就是他的家。
“不管是什么花,它都不是一年四季都開的,那你這養蜜蜂,也不可能只等著一種花吧?”
狄仁杰的這個問題,一下就問到了點子上了。
“懷英你這個問題問的太好了,我也是去年底才意識到這個問題。不過,這蜜蜂都是會飛的,它們自己會到處去找花采。如果是棉田這種大量棉花盛開的時候,蜜蜂采集的蜂蜜就會非常多,很快就可以將蜂蜜收割了。ァ看書室ヤ⑧1ωωω.kanshu侍.còм<、域名、請記住 如果沒有大量的花朵可以采蜜,那么蜂窩里基本上不會有什么蜂蜜剩余,基本上都被蜜蜂自己給吃掉了。這個問題,我覺得只有不斷的帶著蜜蜂去到鮮花盛開之處采蜜才能解決呢。”
“帶著蜜蜂不斷的轉換場地?”
狄仁杰聽了溫光的這個想法,眼前一亮。
如果蜜蜂每天都有很多鮮花可以采集,那么一窩蜜蜂一年可以產的蜂蜜數量絕對會是現在的好幾倍。
自己就再也不用擔心楚王府的蜂蜜不夠用了。
蜜汁雞翅、蜜汁排骨、蜜汁燒昆侖瓜、蜜汁叉燒…
蜂蜜在楚王府,可不僅僅是用來沖水喝,每年的需求都很大呢。
特別是那點都德學了楚王府的菜式之后,長安城里對蜂蜜的需求立馬就飆升了好多倍,搞得現在蜂蜜是越來越貴了。
“沒錯,我準備明年就開始這樣的嘗試。并且,這怎么養殖蜜蜂,我基本上已經總結出一些規律來了,所謂學以致用,我準備明年開始,將這樣子蜂蜜的技術傳授給附近的農夫,培養長安城的第一批養蜂農夫。”
“溫師兄的這個想法,我完全支持。就像是師父說的那樣,農學院的學員,千萬不能有敝帚自珍的想法,農學院里研究的改善糧食產量的方法也好,提高水果掛果率的方法也好,亦或是溫師兄你這養殖蜜蜂的方法,本質上都是為了造福我們大唐百姓,提高我大唐綜合國力的。這樣,我跟許參軍申請一下,讓他安排兩輛四輪馬車給你使用,專門用來轉移蜂箱。”
“這樣就最好了,既可以放置更多的蜂箱,也能最快速的完成轉移。”
溫光聽到這話,臉上樂開了花。
“王爺,今年的棉花產量一點也不比去年差呢,剛剛采摘的幾畝地的棉花,如今都已經在運往羊毛作坊的路上了。”
王富貴跟在李寬身后,臉上一如既往的如初了笑容,搞得李寬都要找不到他的眼睛了。
“其他各家種植的都怎么樣了?”
李寬不擔心楚王府自己的棉花產量,這些都是有觀獅山書院農學院的學員親自指導的,根本出不了什么問題。
反倒是其他人家,有些可能自以為是的按照自己的方法來,反而產量不如預期。
“從之前棉田的長勢來看,都是很不錯的。剛剛監察御史楊本滿家的棉田也采摘完了兩畝,產量跟我們預想的相差無幾。”
“楊本滿也種了棉花?”
李寬有點詫異的問了一句。
這家伙,真不知道要怎么形容他好。
之前隔三差五的就彈劾李寬一把,雖然吃虧吃多了,如今彈劾的次數少了,但是時不時的還是會冒一下頭。
不過,偏偏這人,做事的時候又是一副楚王府怎么做,他就怎么干的模樣。
看看長安城四周的茶園,除了楚王府的之外,就數楊本滿家的最大了,這幾年沒少掙錢。
就連水稻的種植,聽說楊本滿都專門安排人去老家,讓人把家中的水田都種上南洋水稻。
如今楚王府剛剛開始推廣棉花,他就跟著了。
“王爺,當初棉花種子售賣的時候,并沒有限定什么人不可以買,所以…”
王富貴有點忐忑的看了一眼李寬,以為他有什么不滿呢。
“你緊張啥,這楊本滿都種上棉花了,這是好事啊。長安城有誰不知道他跟本王不對付,連他都選擇了種棉花,其他人家自然也會在心中掂量掂量,要不要趕緊跟進呢。”
李寬的度量沒有那么小。
這楊本滿作為監察御史,風聞奏事本來就是他的權力。
真要說來,他也沒有刻意的跟楚王府過不去。
如今,李寬反倒是覺得他有點可愛呢。
“王爺,宮里頭可是專門來人提醒了,關中道除了書院的研究用途種植,其他地方不允許種植棉花呢。”
王富貴聽出了李寬要繼續推廣棉花種植的意思,趕緊出言提醒了一句。
“我知道,這事晚點再說。”
伴隨著夜幕的慢慢降臨,長孫府中點起了一盞盞鯨油燈籠。
長孫沖再次更往日一樣,來到長孫無忌面前,將今天了解到的情況進行了說明。
“阿耶,今天楚王府把各家采摘下來的棉花全部都收購了,價格給的也很有誘惑力。孩兒粗粗的測算了一下,這一幕棉田的產出,居然頂得上十幾二十倍的粟米,這么一來,棉花的種植就大有可為了。”
長孫家跟楚王府一向是不對付,本來想著今年也跟風種幾十畝棉田意思了一下,結果因為猶豫太久,等到下定決心的時候,已經沒有棉花種子了。
“正因為棉田種植的利潤特別高,陛下已經明確表示不支持關中道各州縣將良田改種為棉花。我就不信他李寬敢跟陛下對著干。”
長孫無忌之前還對棉花的種植有些興趣,了解到李世民的想法之后,一顆心立馬就冷靜了不少。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棉花并不喜歡雨水非常充沛的地方生長,并且朝廷已經在江南各地推廣了南洋水稻,短時間內不可能繼續在江南推廣棉花種植。
那上哪找大片的土地去種植棉花呢?
“阿耶,聽說楚王府、房府和程府都安排人在嶺南道種植了大量的甘蔗,如今李寬似乎又有大規模推廣棉花種植的意思,孩兒覺得渭水書院里頭,是不是也設置一個農學院?免得風頭都被觀獅山書院給搶走了。”
“這個可以有,農業是大唐的根基,陛下一直非常重視,再說了,設置一個農學院,每年也花費不了多少錢財,完全值得。”
長孫無忌滿意的看了一眼長孫沖,覺得這兩年他總算是成長起來了。
廖張氏今天很晚才回家。
“不是說好了今晚要去鄰居家吃飯的嗎?怎么這么晚才回來?”
廖大叔有點不滿的抱怨了一句。
“今天估計算是早的了,接下去的這段時間,我只會回來的更晚,甚至可能直接就睡在作坊里的宿舍里頭了。”
廖張氏伸了一個懶腰,然后一屁股坐在床邊。
“前段時間不是都很清閑嗎,怎么突然變得忙起來了?”
“今天開始,長安城各處棉田的棉花都在采摘了,我負責的那個作坊就是負責棉花脫籽和紡線的,你說我最近為什么變得忙起來了呢?”
“你不是說這些天都在教授一些幫工,人手已經擴大了好幾倍了嗎?”
“人手是擴大了好幾倍,可是你看看長安城種植棉花的田地,那可是遠遠不止多了好幾倍啊,就我們這些人,一時半刻根本就忙不過來。側妃娘娘已經親自發話了,要將我們從羊毛作坊里頭獨立出來,成立一個棉布作坊呢。”
“棉布作坊?”
“沒錯,那棉布,可是好東西,不知道什么時候我們也能用得起呢。”
廖張氏看了看身上的麻布衣服,再想了想作坊里頭之前紡織出來的棉布,不由得多了一絲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