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424章 你就不管一管?

熊貓書庫    大唐孽子
🔊點這里聽書

  南洋的海面,一點都沒有寒冬臘月的感覺。

  李義協站在甲板上,一邊寫著航海日志,一邊看著手中簡易的海圖。

  貞觀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晴,微風。

  “格物書院號”昨天離開占城之后,一路往南,途中碰到了兩艘大食的商船。

  出海將近三個月以來,“格物書院號”在海上經常都是一整天也碰不到一艘船只,但是到了南洋的時候,大食的商船卻是明顯多了起來。

  南洋的天氣,果然是跟房教諭說的一樣,哪怕是十二月份,也只需要穿著一件短褂。

  在占城的時候,我看到了那一年三熟的水稻,看到了渾身長滿刺、散發著惡臭,但是吃起來很香的水果;看到了鼻子將近一丈長的大象,看到了…

  大千世界,果然是無奇不有。

  楚王殿下當初在書院里面跟大家說,希望書院的學員能夠多去大唐各地走一走,看一看,能夠至少出海一趟,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以前我對這話還沒有什么感覺,可是現在想來,卻是覺得真是人間真理啊。

  這一路,讓我對那些匠人子弟的印象有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個朱銀和朱銅,原本自己在書院里是根本不愿搭理的,但是出了海之后,卻是發現他們的學識居然如此的淵博。

  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他們的求知欲,讓自己感到羞愧。

  聽說船隊過幾天就能到達蒲羅中,尉遲家的三郎就在蒲羅中,我真是好想趕緊飛過去,好好的跟他交流交流。

  蒲羅中城。

  如今,總算是勉強可以稱作為一座城了。

  “三郎,這段時間,碼頭那邊每天都有船只進出,附近過路的船只,也都愿意來這里補給,看來,這蒲羅中的位置,還真是獨一無二啊。”

  朱二福跟在尉遲環身后,巡視著這座新城。

  如今,東海漁業已經陸續安排了超過兩千名人員停留在蒲羅中,再加上從各地海商手中購買的昆侖奴,整個蒲羅中的常住人口,已經快要突破一萬人了。

  “這進出的海船多了,我們必須要有威懾他們的方法才行,要不然指望這些船只老老實實的按照我們的規矩辦事,估計有點難。”

  這個年代,敢出海的人,基本上都是把腦袋綁在脖子上,隨時準備豁出去的。

  什么仁義道德,對于海上漂的船只來說,是沒什么用的。

  最好的方法就是力量,讓你信服,讓你害怕的力量。

  “確實如此,看來,登州造船作坊的戰船,需要多制作幾艘了,這一次回到大唐之后,我會跟楚王殿下建議,在蒲羅中也設立市舶司,專門安排市舶水師帶著幾艘戰船駐扎在這。”

  朱二福想到這段時間,越來越多的阿拉伯商船在蒲羅中靠岸,這些人的習俗和大唐非常不一樣,已經產生了好幾次小沖突。

  長此以往,肯定是會出事的。

  “確實要加強蒲羅中的兵力建設,不僅需要戰船,城里也需要護衛。”

  尉遲環現在是越來越見識到蒲羅中這座城池對東海漁業的意義,自然也是支持繼續加大對于此地的投入。

  當然,他腦子想的東西少,沒有考慮這么在海外搞出一座城池來,會不會有什么其他的連鎖反應。

  洪州,豫章縣。

  首批從云中都督府內遷到洪州的突厥人,已經在這里落腳差不多一個月了。

  這一個月,唐同人可是忙壞了。

  作為觀獅山書院農學院的學員,唐同人雖然是唐儉的三子,但是他并沒有依靠家族的關系,留在長安城。

  相反的,他主動請纓的跟隨突厥內遷的隊伍來到了洪州。

  作為江南道的一個下州,洪州的人口也好,稅賦也好,還頂不上長安城的一個零頭。

  “唐郎君,這菘菜都已經越長越大了,大家總算是看到了一些盼頭啊。”

  阿史那勇是這批突厥人當中的小頭領,當初也是阿史那家族的一個旁系子弟,這一次帶著一千突厥人來到豫章縣。

  隊伍剛剛到達豫章縣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組織搭建住宿之處。

  好在朝廷要求各個州縣全力支持這些移民的落地工作,再加上戶部也采辦了不少農具分配給這些突厥人,這些人渡過了剛開始的不習慣,倒也很快就搭好了房子。

  然后唐同人幾個就開始組織起這些突厥人開荒種地。

  大冬天的,水稻肯定是不適合種植的。

  但是菘菜的話,在豫章縣還是可以種一種的。

  這些突厥人,雖然大部分都很窮,但是普遍家中都還是有一些牛羊馬匹的,折算成農具、稻種之后,倒也不比一般的大唐百姓差。

  “嗯,開春之后就要開始播種了,趁著這個機會,我們把水渠給修建一下,把水從河里面引進來。”

  唐同人作為農學院的學員,之前是全程跟蹤了楚王府南洋水稻的種植情況,對于農業的事情,倒是非常的熟悉。

  “還要再建水渠嗎?”

  阿史那勇臉上變得郁悶了起來。

  這些馬背上生活的突厥人,為了躲避薛延陀的威脅,倒是心甘情愿的內遷。

  不過,這段時間連續的干活,讓很多人都有點不習慣。

  “當然,不趁著冬天修建水渠,這水稻怎么可能長的好?”

  唐同人看到阿史那勇不是很配合的表情,也是神情一冷。

  這幫胡人,還真以為他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除非他們敢造反,要不然到了豫章縣,可就不是他們想要怎么樣就怎樣的。

  王爺當時在觀獅山書院可是跟大家說過了,對付這些內遷的突厥人。

  如果他們很配合,那我們就當他們是即將成為唐人的突厥人。

  如果他們挑三揀四,不配合干活,那就一點也別客氣。

  這些突厥人,總共也就是幾十萬人,被零零星星的安置在山南道和江南道的各個州府,基本上,沒有一個縣的突厥人是超過一千人的。

  而這些人,還是被安置在縣里面各個不同方向的地方開荒。

  不客氣的說,剛開始的時候,除非有本地人帶,否則這些突厥人想要找機會聚在一起見個面也沒有。

  就像是這阿史那勇,帶著將近一千人來到豫章縣,這里安置一兩百,那里安置一兩百,最終阿史那勇每天都能見到的突厥人,居然不到兩百人。

  其他的人,他甚至連安置在哪里也沒有搞清楚。

  唐同人根本就不怕他鬧事。

  觀獅山書院的學員,哪怕是農學院和經學院的人,也都是文武兼備。

  這豫章縣,跟著自己一起來的學員可是有四五個,幾乎完全掌握了這些突厥人的各項事務。

  “可是,每天都在干活,下面的牧民們都有點意見呢。”

  阿史那勇發現,到了豫章之后,自己居然也要親自干活了。

  原本以為只是搭房子,種菘菜,他也就忍了。

  沒想到馬上又有了修建水渠。

  “怎么,阿史那勇?這些水渠都是為了你們自己的田地里面灌溉使用的,他們能有什么意見?有意見的可以不去,不過,后果自負。”

  阿史那勇:…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阿史那勇有點后悔自己為何當初居然主動的想要內遷了。

  李寬一行人,終究還是沒有留在杭州府過年。

  “盼盼,我們這是往洪州方向而去,你們顧家在洪州不是沒有產業嗎?”

  看到顧盼盼居然一點也沒有要回揚州的意思,武媚娘很是郁悶。

  “武郎君,洪州確實沒有我們家的產業,但是正因為那里沒有我們家的產業,我才更應該過去啊。我這也算是將產業發揚光大了呀。”

  顧盼盼對回揚州一點興趣都沒有,覺得跟著武媚娘一行的日子才叫日子。

  每天都能吃到美味的食物不說,還能經歷許多自己以前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事情。

  “顧管家,你們家小娘子如此胡鬧,你就不管一管?”

  武媚娘看了看跟在顧盼盼身后的顧雷,一臉無語。

  “武姑娘,這事…我要是管的動,我們現在就已經回到揚州城了。”

  顧雷也是一臉苦笑。

  他是看著顧盼盼長大的,對她的性格可謂是最熟悉不過。

  這個丫頭,仗著自己聰明伶俐,又跟人學過一些功夫,從來都是無法無天貫了。

  她這身上的揚州城才女的稱號,有一半估計是打出來的。

  “王爺…”

  眼看著顧雷是指望不上了,武媚娘將目光轉移到了李寬身上。

  “這些州府,正好需要一些新的商家入駐,顧家既然愿意在洪州投入,本王覺得也算是一個聰明的抉擇。”

  這顧盼盼的性格,跟武媚娘、晴兒她們都不一樣,可以說是一行人當中的活寶一枚。

  再加上每次都能看到武媚娘吃癟的樣子,李寬覺得讓他跟著自己一起去洪州,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顧家作為江南首屈一指的望族,將商業觸角伸到洪州,必然也會帶動一些其他商家的進入。

  再說了,到時候這些州府出產了大量的水稻,也需要有商人去把它們運出來啊。

  單靠官府,效率太低了。

  “王爺,你就知道欺負我,回頭我跟王妃娘娘告你狀去。”

  武媚娘嘟囔著小嘴,自己先上了船,獨自站在船頭生悶氣去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