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567章 基礎基金

熊貓書庫    重生之北國科技
🔊點這里聽書

  在與同學們談話的同時,成永興也慢慢恢復了在公司的工作。

  由于奇怪的頭暈癥,他差不多有兩個月沒有管公司的事情。好在光電系統已經成熟,到目前為止,一切還算正常。

  這期間錯過最大的事情,是1993年的集團年中總結。

  成永興接過了會議簡要,邊看,邊詢問,林秘書一一給他以詳細解釋。

  這段時間,幾家公司發展都很不錯。

  全彩一直在飛速發展。雖然上半年停電的事故,短暫影響了收入和利潤,但是大局沒有變化。7條一代線,1條二代線的全部量產,成了公司名副其實的印鈔機。

  隨著這幾條線的產能提升,每個月,公司的毛利達到了驚人的6千萬美元。

  已經有美國的證券公司,與全彩聯系提前上市或者再進行一輪融資的事情了。有私募資金主動來聯系,可以包銷2億股,每股5美元。也就是說,這一輪融資,全彩將再次收獲10億美元。

  只不過全彩內部一直有爭論,這輪融資的目的是什么。

  攤大餅式擴張,在冰城出現了瓶頸。一座城市的資源,畢竟是有限度的。

  LCD產業,千億美元級別的行業,不是此時冰城可以容納得了的。93年,中國整個國家的GDP也才不過是四千億美元而已。

  更不要提,還有個向百億美元邁進的LED行業,也在爭奪有限的資源。

  在這種情況下,冰城本部會采用技術升級的方式,以相同的能耗,帶來更高的產出。

  同時,異地擴建也成了一個選項,分基地的建設被提上了日程。

  分基地代表著不是一條產線,而是一群產線!一個分基地的投資額至少20億起跳!

  知道了這個消息,全國各地的開發區招商負責人,云集冰城,爭取這個難得的機會。

  幾經選擇和平衡,濱城最終勝出,成為了全彩的第一個分基地。

  濱城是東北早期唯一的開發區,而且本身就是港口,對外出口,也會方便不少。

  更重要的原因來自LCD產業鏈,以冰城的原材料基地輻射濱城,勉強還算可以。再遠就有問題了。

  當然了,對于這個計劃,不是沒有反對聲音。冰城市府對此就意見很大。

  在光電系統內部,對全彩的濱城計劃,反對聲音最大的是《巨大高科》。

  幾方人馬,都已經有意識的對電力資源,開始了跑馬圈地的過程。《巨大高科》對于全彩把手伸到了遼省來搶占電力指標,異常不滿。

  《巨大高科》在液晶產業上發力快一年了,但效果不算太好。他們的第一條產線,在良品率上遇到問題,遲遲不能量產。

  產線無法量產的主要原因在于技術的傳承。

  林液晶之所以能夠迅速量產,跟全彩科技派去的核心工人團隊有關系。

  巨大高科雖然也有部分員工參與了液晶產線生產。但他們畢竟不是核心技術人員,這樣就使得《巨大高科》被迫重爬良率的科技樹。

  不過也是這種情況,導致巨大高科的資產負債情況比較好。

  隨著LED市場的整體向好,從巨大高科分裂出來的兩家企業,《巨大高科》和《多彩科技》經過快一年的修養聲息,又擺脫了每個月要上交利潤的壓力,慢慢恢復了分紅的能力。

  這兩家企業在分家的時候,沒有繼承任何銀行債務,目前的財務狀況相當健康。

  除了急速燒錢的《全彩科技》和《林液晶》,其他光電系各企業,在93年上半年結束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拿出了不錯的分紅計劃。

  這些分紅,落到成永興名下的分紅,總數達到了2300萬。

  其他股東的分紅早就被認領走了。只有他名下分紅,由于沒有指示,一直留在財務的帳上。

  按照成永興以前的習慣,這部分的分紅,照例是會被轉入人才基金的。現在沒有人提這個事情。

  它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成永興的生病,使得很多人都在關注和反省這個事情。另外,人才基金所需要的資金,也不是千萬這個級別所能滿足得了的。

  這部分的分紅,成永興并沒有準備提現。他也不怎么缺現金。當初轉給學校教職工的內部股,換回的那500萬元一直還沒有動呢。

  這筆錢,在這個時代,足夠他揮霍一陣子了。

  回到這個時代,出現了一個比較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這些分紅的現金,并沒有太好的去處。如果用這些資金去投資保值,那還不如繼續投資自己的企業。

  把分紅和股票捐出來做公益,成立公益基金,是新一代IT成功者的普遍選擇。雖然很多人成立的所謂基金,有避稅和轉移資產的嫌疑,但也有不少人確實在做事情。

  這2300萬分紅,被用來成立一個新的基金,《基礎基金》。

  《基礎基金》將會用于支持一些基礎科技,理論的研發,例如物理。

  成立這個基金的第一個原因,是給他撐場面,總不能他在林大搞點實驗和項目,還要到處去申請經費吧。

  另外一個原因,則更加深層次一些。

  到目前為止,不論是在科研階段,還是在產業階段,成永興始終采用的都是三部曲。在科研階段,是光纖檢測,MEMS,LED。在產業階段是LED,

  LCD,以及晶圓。

  但在更大的戰略層面,也有個三部曲。

  第一步,是以LCD/晶圓代表的高科技工業。

  第二步,是以Plan

  B為代表的互聯網產業。

  第三步,則是以物理,數學為代表的基礎科技和理論。

  成永興這幾年,利用重生帶來的優勢走了很多捷徑。這些捷徑看起來見效很快,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實際是有害的。

  這種做法,實際上也是一種抄襲,盜版的做法。只不多它不是盜當前時代的科技而已。

  辛辛苦苦做研究多困難啊,抄一下多容易啊。

  這種做法應急可以,但不可以持久。

  此時,或者不止此時,甚至三十年后,中國從上到下都充滿了類似的急躁情緒。

  改開的思路,就是先在沿海地區成立開發區,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些開發區成立的本質,就是通過減稅的方式發展經濟。

  當經濟開發區在全國鋪開的時候,它對國家財政的影響,也就日趨明顯。90年代初遇到的財政危機,也跟開發區的全面開花有很大關系。這又引發了后面的國稅地稅分開,以及全面整頓開發區。

  為了保經濟,砍教育經費,軍事經費,科研經費,就是唯一的出路。

  而在教育經費當中,還有區別對待。工科院校的日子,普遍比理科要好。原因就是工科院校的研究成果,可以迅速轉化為經濟效益。投入在基礎理論研究領域里的錢,屬于打水漂類型,被砍也就是理所應當。

  這種思維,直到后世也沒有被改正過來。

  后世中美經濟大戰的時候,有分析家講,中國每年畢業幾百萬的工科大學生,是新一代的人口紅利,工程師紅利。這種思維方式,作為追趕過程中的國家,大搞逆向工程是有效果的。

  但是像蘇聯那樣,成為與美國平起平坐的大國,是做不到的。

  蘇聯為什么可以與歐美抗衡幾十年,即使蘇聯解體已經超過30年,俄羅斯仍然可以吃老本吃到今天,就是蘇聯在數學,物理等底層基礎科技領域的人才底蘊。

  什么時候中國能喊出科學家紅利,什么時候中國才算是真正的崛起。

  可以說,Plan

  B和人才基金是為了五年,十年后所準備,那么這個基礎基金,則是為了三十年后的中國所準備。

  指望成永興一個人,把國家整體的基礎科技水準拉上去,也不現實,但至少可以讓他在某些細分領域,有所作為。

  當然了,大道理說了一堆,該抄還是要抄啊。

  不過怎么抄,誰來抄,這里說道可就大了。

  怎么這里還出來誰來抄了?肯定是自己抄啊!

  秘密筆記出山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馬蕓跑到一個學校,呆幾個月,然后拿了個諾貝爾獎回來,會發生什么?

  這個時代的全國首富,四川那個做飼料的,身家能有成永興一半沒有?

  再說了,基礎基金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這就回到成永興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個選擇。

  在這個時代,什么最重要?

  真的是錢嗎?

  千金散去還復來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