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癸字卷 第八百四十節 蔚為大觀君何擇(終章)

熊貓書庫    數風流人物
🔊點這里聽書

  第2779章癸字卷蔚為大觀君何擇(終章)

  六月初一申正,華朝立朝大典正式開始。

  首先是首席掌印太監周培盛宣讀了前朝宣順帝內禪詔書,駢文驪詞一大堆,大意就是順應天時,五德終始,張氏讓位于馮氏,而周朝輪轉由華朝接替。

  緊接著馮紫英升位御座,登基。

  然后就是宣讀一系列的詔書,新內閣的組成,樞密院、都察院二院組成,八部組成,五寺組成,通政司組成。

  相當于后世的國務院各部門組成架構做一個公示。

  之前雖然大家都已經開始履職,也不過是約定俗成按照慣性在行動,從法理上來說,并未取得皇帝的詔書任命,算是代理。

  但從這一刻起,新的內閣和各部門就算是可以正式履職了。

  馮紫英坐在御座上還有些恍惚。

  從這一刻起,他便是天命所歸,華朝的開國皇帝了。

  之后這江山社稷千山萬水億兆黎民百姓的擔子就要交到自己肩頭上,如何不負眾望,帶領這樣一個從老邁中走出來的新朝浴火重生,在未來幾十年里與正在興起西方諸國爭雄,為子民爭取更大的生存權,這將是擺在他面前一個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多少歷史印記可以借鑒了,雖然殘存的記憶里還大概有些關于這個時代那些正在隨著大航海時代浮海東來的西方諸國的印記,但越往后,這些歷史印記帶來優勢會稀薄,甚至可能泯滅不見。

  終歸還是要靠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不斷向前發展,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隨著內閣諸公和二院八部的主事者一一跪拜道賀,馮紫英自然也要一番安撫和回禮,把這一程序過場做足。

  事實上前邊各部都已經在運轉起來,日常事務也開始運作處理,只不過馮紫英還是對原來的繁文絮節進行了一些調整,同時也拿出了一些規范性的要求,比如,像日常政務,什么是兩院八部自行就可以處理的,無需上奏內閣而只需向內閣報備的,什么是兩院八部不能擅作主張,但卻需要拿出處理意見提交到內閣進行簽批的,什么又是內閣簽批后還需要上奏自己最終定板的,這都由通政司做了一個規范。

  通政司通政使仍然是沈珫,沒有變化。

  這位國丈爺卻還是通政使的重臣,照理說是有些不合適的,但馮紫英卻覺得當下這個局面下,還需要一個知根知底同時也熟悉這些日常政務的人來當這個“辦公廳主任”,所以也就留任了。

  在馮紫英看來,通政司的作用還應當進一步發揮,而通政使的作用也不僅只限于一個上傳下達,更要有一個對朝廷整體朝務如何進行規范和優化的職責,相當于后世的國務院辦公廳加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相結合體,既要行政,更要充當智囊智庫。

  當然翰林院的智囊智庫也要體現出來,但是要和通政司這邊有所區別,一邊是戰略性的,一邊是側重于更為行政性和具體性的東西。

  在各種禮節走完之后,接下來就是等著天黑整個東西長安街的閱兵式了。

  這是舉國歡慶與民同樂的一部分。

  各邊鎮和京營抽調出來的不分精銳,將以列陣的方式通過承天門,向承天門和簇擁在街兩邊的京師士民們展示新朝軍隊的威武雄壯氣勢。

  就在馮紫英和內閣重臣們談笑風生地等候著這一刻到來時,馮府的女人們終于啟程離開了馮府進入了宮中。

  她們自然不會從午門這邊進宮,而是走了西華門。

  從西華門進宮,然后繞過武英殿,走思善門,寶寧門,隆宗門,最后經乾清門禁乾清宮,在這里換衣,準備參加大典的閱兵式,同時也算是正式以母儀天下的身份出現在大臣們和承天門下的子民們面前。

  對于女人們來說,驟然接到丈夫的通知進宮,卻沒有多余話語,也不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來傳信的尤三姐也一樣云里霧里,不知道是什么情況,只知道女人們都要跟隨一道帶著年齡合適的孩子們出現在承天門城樓上,也算是一個對外宣示。

  初始的忐忑,到進了宮之后反而平靜下來,無論是誰,在這種情況下,也只有坦然面對了。

  丈夫真要作出決定了,那也肯定是深思熟慮了,無人能改變什么。

  三女并行,漫步在宮中石徑上,周德海在前面引路。

  三女都是第一次進宮,可日后這里就將是她們的居所,對于她們來說,這樣一個陌生而又幽邃的環境,并不是一個令人愉快的所在。

  “諸位娘娘,請跟隨奴才走這邊,…”周德海目不斜視,一臉正氣凜然的模樣,手里的拂塵輕輕搭在左肩上,微微躬身,這才延手示意。

  娘娘這一詞的稱呼,加上從這個素無交道的內侍嘴里出來,讓女人們都有些不太適應,再加上宮中這種環境,無論是沈薛林三女,還是其他諸女,都有點兒說不出的忐忑和恐懼。

  好在還有尤三姐這個對宮中情況相對熟悉的熟人在一邊,諸女心中才稍稍安心一些。

  還是沈宜修穩了穩心神,點了點頭:“勞煩公公前頭帶路。”

  周德海心中也是一跳,趕緊道:“奴才可當不起娘娘這般,若是娘娘不嫌棄,便叫我德海就是。”

  現在宮中也是一片混沌,其他諸女倒也罷了,貴妃也好,賢妃也好,才人也好,都憑著皇上心意便是,但是皇貴妃以上的就不一樣了,而且還有皇后這個母儀天下的身份,現在都沒有明確,叔叔也曾經問過皇上,但并沒有得到回應,看樣子皇上似乎也沒有拿定主意。

  若是不立后,那就是三宮并立,正宮,東宮,西宮,按照明制,也沒有這種說法,不過是民間傳言,可三位皇貴妃也算是破天荒了。

  前朝不立皇后的情形不少,但是要說同時得寵,得授皇貴妃的情況也罕見,這三位皇貴妃更是聞所未聞。

  叔叔也再三叮囑自己,三位都別得罪,尤其是話語里半點不能有傾向,三位娘娘都有嫡子,這就意味著三位的兒子都有可能就是太子,所以三位理論上都存在著成為皇后和太后的可能性。

  看著一干女人們牽著的皇子公主們,周德海也有些佩服當今皇上子嗣眾多,比起他這一代簡直就像是報復性生育了,一下子十多個皇子公主,再也不必擔心香火不旺了。

  在乾清宮中,早有宮女上來替諸女更衣。

  因為皇上沒有明確沈薛林三女和其他諸女的身份,所以這也把周培盛周德海叔侄倆給難住了。

  別的女子也就罷了,先用像妙玉和寶琴賢妃的宮裝,而迎春、探春、湘云、岫煙諸女就用淑妃宮裝,像鴛鴦、晴雯、平兒諸女就用才人服飾,本身在大典禮裝上,賢淑二妃就是介于貴妃和才人之間,顏色和花紋都較為接近,比上與貴妃的服飾相差不大,比下也就比才人多了一些珠串綴飾,所以不是宮中內行,一般還不容易分清楚這幾樣的差別。

  不過貴妃和皇貴妃之間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而這三女顯然是不能用貴妃,得用皇貴妃宮裝,這顏色上就與眾不同,當然皇后宮裝就更不一樣,只是周氏叔侄也是萬萬不敢隨便替皇上做主給誰用皇后服飾的1,也就只能先把三套皇貴妃的服飾給沈薛林三女用上,真要挨罵也就認了。

  沈薛林三女雖然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在山上跑,注意到了自己三人與妙玉、寶琴以及迎春、湘云、探春她們在服飾上的大不相同,甚至和元春原來省親時的服飾也不一樣,也就能猜測出這應該是皇貴妃的服飾。

  而其他諸女宮裝在顏色花紋上也大同小異,只是在綴飾上有些不一樣,也算是和自己三人劃開了界限。

  只是這等情形下,沈薛林三女也無從選擇或者表達什么態度,還沒見著丈夫呢,這大概也是宮中內侍和宮女按照約定俗成的規矩來為自己打扮,要發作或者表達不滿,也不可能發泄到這些人身上,若是沒有相公的允許或授意,他們也不敢如此。

  眼看著鳳冠、珠花、玉簪一樣一樣在三女頭上戴好、插好,紅配黃的袍服換上,金絲繡鳳從胸前一直蔓延到腋下和后背,每一樣都是珠光寶氣,冉冉浮動。

  只不過這卻沒能打動三女的心扉,她們更希望在這個時候見到丈夫,問個明白。

  看著周培盛小碎步跑來,馮紫英背負雙手,微微頷首。

  他也已經換了一身禮服,比起前朝的兗冕,馮紫英自行做了一些修改設計。

  服飾基本上沿襲了自明周以來的模樣,但是冕冠略微增加了一些變化,七彩玉珠,冠基用竹絲,頂部一條玉衡,冕旒與冠基相平,但是比起明周兩代的略微小一些,看上更精致秀氣,沒有那么累贅,或許少了幾分威嚴,但馮紫英覺得沒有必要,適度即可。

  “那邊妥當了吧?”

  馮紫英小聲問道。

  “回皇上,還好,沒出岔子,三位娘娘都沒有反對或者抵觸,都換了皇貴妃的衣衫服飾,…”周培盛抹了一把汗,吶吶道:“不過似乎三位娘娘的情緒都不是太好,沒太多喜氣,其他娘娘們倒是都很高興,只是可能覺得宮中情況還比較陌生,所以略微有些拘謹,…”

  馮紫英舒了一口氣,目光望向承天門下的東西長安街,這個時候沿街的火把和燈籠已經點燃起來,望過去宛如一條巨型的光焰之龍從西向東,在已經漸漸暗下來的夜色里浮現出流光溢彩美輪美奐的盛景。

  “唔,朕知道了。”馮紫英擺擺手,“其他好說,只要她們三位別出岔子就行。”

  周培盛還是第一次見到馮紫英如此鄭重其事。

  雖說三位娘娘都是皇上的結發之妻,但是夫為妻綱,丈夫對妻子仍然是具有絕對的權威,就算是有些士人有懼內的情形,但是像馮紫英這種文武雙全,現在更登臨帝位,他這三位結發妻子再怎么也不不至于能讓皇上也這般惴惴忐忑的模樣,難道皇上和三位妻子的感情就真的深厚到了這種地步?這未免也太有些不可思議了。

  “呃,不至于,不至于,諸位娘娘都已經換好了衣衫,主要還是各位皇子和公主在更衣,很快就能過來了。”周培盛補充道:“德海一直在那邊候著,能夠趕上這邊的時辰。”

  “嗯,那就好,那就好。”馮紫英點了點頭,“今日大典,朕希望能夠有一個和和美美的局面,莫要…”

  莫要什么?周培盛還有些發懵,不能理解皇上話語里的意思,難道說幾位娘娘還能給皇上什么難堪不成?

  這怎么可能?

  隨著時辰的臨近,內閣幾位和兩院八部的重臣們開始登臨城樓,而承天門下的東西長安街也早已經清道一空,等待著輝煌時刻的到來。

  沿街的燈火通明,將整個長安街照得如白晝一般。

  京師城的百姓素來是喜歡熱鬧的,開始慢慢涌向東西長安街兩邊。

  大小時雍坊和南熏坊和澄清坊正好就處于東西長安街橫跨的區域,這一線立即成為了最熱鬧的區域,沿街的茶樓酒肆和各種店鋪都成為了觀禮的最佳去處,有些門道關系的早早就預定了這些位置,可以一覽這閱兵壯觀。

  馮唐和大小段氏登臨城樓時,也注意到了馮紫英背后的空白區域,顯然是兒媳婦們都還沒到,忍不住皺了皺眉。

  大小段氏也都覺察到了這一點,下意識壓低聲音:“紫英是怎么想的?”

  “這等事情,我們如何插言?還得他自己拿主意啊。”馮唐輕嘆了一口氣。

  兒子走到這一步,哪里會是當初兼祧時候能想到的?誰曾想兼祧娶了三房妻室,個個都生下了男嗣,現在卻還成了一道難題。

  對三個媳婦,馮唐和大小段氏都是很滿意的,但是從自身三房來說,或許林氏可以不為后,但是林氏之子卻最好能為儲君。

  可馮唐也同樣清楚,紫英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平衡,不能單以三房角度來考慮問題。

  從選擇儲君太子的角度,嫡長從來不是兒子所考慮的,選賢擇優才是最合適的,這一點上兒子也早就和自己表達了這個意愿。

  馮唐也無話可說,畢竟關系到馮氏帝位傳承,若真是選了一個昏庸之輩,那二世而亡就真的成了一個大笑話了,這也是他決不能接受的。

  大小段氏也是兩難,這等話題她們私下里可以嘀咕議論,但到這個時候卻還真不好和兒子說了,若是擾動國本,那才真的是悔之莫及,還是由兒子自個兒去煩惱操心吧。

  馮紫英也注意到了自己父母和姨娘的目光所至,心里也是一陣發虛,但表面上仍然是泰然自若,絲毫沒有變化,仿佛一切都在掌握之中,這等時候,他也沒有什么辦法,面對沈薛林三女,他該如何抉擇,恐怕選擇哪一個都是撕心裂肺,甚至可能導致后宮的和諧徹底葬送,他只能采取拖字訣,但到最后呢?

  整個城門樓上漸漸安靜下來了,伴隨著一陣清脆的環佩碰撞聲,盈盈香風浮動,率先而出的三女終于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這也是未來可能母儀天下的皇后娘娘第一次出現在外臣面前,內閣諸公和二院八部的重臣們目光都落在了三女身上,然后這才微微躬身行禮。

  無論是沈宜修還是薛寶釵和林黛玉,都是第一次經歷這種場面,在踏上臺階的那一刻,三女都下意識地屏住呼吸,臉上露出一抹微笑,目光專注地投向前方,步伐更加輕盈而穩健,保持著絕對一致的步幅和步速而行。

  周遭眾人的目光就如同火炬一般掠過她們的面頰和全身上下,讓她們有一種說不出的熱意和針刺感,但她們都知道,要想母儀天下,這就是必不可少的,甚至要安之若素。

  每一個舉動都將會被無數倍放大,是否符合禮儀規范,是否能體現出后宮第一人的風范,這份壓力使得沈薛林三女都把一切置之度外,坦然受之。

  城門下的禮炮這個時候也開始鳴響,宣示著閱兵大典正式開始。

  沈薛林三女翩翩而行,行至自家夫君面前,不分軒輊,盈盈一禮,“見過陛下。”

  這一刻映入馮紫英眼簾中是三幅宜嗔宜喜的姣靨,沈宜修的恬淡大氣,薛寶釵的雍容華貴,林黛玉的絕美優雅,在這一刻映在那四周燈火光影下,是如此嬌美動人,蔚為大觀。

  “爹爹!”,她們身后三個垂髫幼童醉美的呼聲傳來,看到他們臉上童稚可愛的笑容,揮舞著小手求抱的表情,更是讓他有一種手足無措的感覺。

  一時間,馮紫英神思恍惚,伴隨著城樓下震天的歡呼和吶喊,還有那噴射入高空幻彩無限的煙火,落在他的臉上明滅迷離。

  主文終于結束了,甭管怎么說,都結束了。

  不過老書友都知道老瑞的習慣,肯定還有一些后記要把一些坑填上,否則肯定會被很多書友罵的。

  新書也在構思中,但肯定先要把后記寫好,這是老瑞的習慣,歡迎大家多來聊聊。

  (本章完)

  請:m.badaoge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