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庚字卷 第一百零九節 風雪路(2)

熊貓書庫    數風流人物
🔊點這里聽書

  掀開草簾和棉布簾子,撲面而來的便是一陣煙火氣和熱鬧聲,讓人格外舒服。

  擺在大堂里四角和正中各有一個火盆,四角略小,但正中間的火盆卻足夠大,比起一個水缸也不遑多讓,當中的木炭燒得通紅,當然不可能是什么銀霜炭,而是這邊很常見的樺木炭。

  十來張張大小不一的桌子將整個大堂塞得滿滿實實,大約四五十人擠在這樣一個略顯狹窄的堂子里,熱火倒是熱火了,但卻難免有些擁擠了。

  馮紫英這一行人一下子就進來七八人,頓時讓整個場面顯得更加擁擠。

  不過都是出門在外,又遇上了這種天氣,都還是能理解,就算是有些人罵罵咧咧說掌柜的只顧掙錢不管塞得下塞不下,但也不過是在口頭上發泄幾句罷了。

  或許是馮紫英一行人進來衣著氣度不凡,所以在吸引了一陣目光之后,見馮紫英幾人并未有其他異常舉動,加上左良玉剽悍的氣勢和兇狠的目光,也讓人下意識的要避開,很快大堂里就繼續恢復了各自的常態。

  看見左良玉的架勢,馮紫英就忍不住搖頭。

  這家伙在軍中打磨幾年,還是保持著在臨清時好勇斗狠的性子,還以為這幾年能磨掉一些棱角,現在看來還是年齡和性格的雙重原因,估計還得要幾年,甚至要吃些苦頭,才能慢慢磨下來。

  尤三姐先進來了,她是一身男裝,只不過雪膚灰眼加上栗色的發色,還是很容易讓人就能覺察出的異族血統。

  好在這條商道上來往各色人都眾多,胡人在京師城中也不鮮見,便是永平府那邊,比如盧龍城和遷安城也都有不少胡人。

  他們都是蒙元時代所謂跟隨蒙古大軍打江山時從西域過來的“色目人”后裔,在軍戶中數量還不少,也就是所謂的突厥、粟特、花剌子模、波斯人的后裔。

  這些人進入中原日久,大多和漢人或者蒙古人混居,他們的后裔也在北地不少見。

  事實上尤三姐也就是這一類軍戶的后裔,她的胡人特征比起尤二姐還要略微淡一些,所以也只是引起了堂子里客人們的簡單矚目,然后很快就被馮紫英一行人進來所取代了。

  見到這般熱鬧的情形,馮紫英也忍不住皺眉,實在是太熱鬧了,還打算在這里好生歇息一番,這么大的風雪,委實不是一個趕路的好時機。

  按照他的想法,他是準備趕到豐潤才歇腳的,到那里準備見一見這些流民中有威望的長者和一些宗族的長輩。

  南線的流民遷徙線路就是沿著這條路徑過來,這多達幾萬人的流民會在未來這一個多月里陸陸續續過來,幾乎每天都有數百人要跋涉在整條官道上,順天府這邊是巴不得早點把這幫在他們看來是累贅麻煩的流民送出境,不太可能替他們有多少安排,而永平府那邊倒是做了一些準備,但他們得走入永平境內才行。

  也幸好掌柜的替馮紫英七人選了一處靠近柜臺的角落,雖然偏了一些,但是又要略微寬敞一點兒,只不過跑堂的小二來來回回經過有些不太方便。

  尤三姐大概是許久沒有跟著馮紫英出來,而且是這樣化妝微服出行了,這樣熱鬧的場面讓她也有些興奮,緊挨著馮紫英坐下,那股子膩勁兒讓旁邊兩桌人都有些側目,望向馮紫英的目光也有點兒異樣。

  畢竟馮紫英氣宇軒昂,一看就是其中首領人物,怎么卻和一個胡人小子這般膩歪,莫不是還好那一口?

  只是訝異歸訝異,卻也沒有人多言,出門在外,嘴巴緊一些只有好處沒壞處,人家怎么也是人家的自由,這達官貴人喜好這一口的也不少見,只不過這么光明正大的帶出來,倒是有些少見了。

  馮紫英一進來,除了尤二姐緊貼著馮紫英外,吳耀青和左良玉分坐了馮紫英和尤二姐兩邊,另外三人卻都很自覺地呈一個半弧形坐在了馮紫英的斜對面,一個可以看到馮紫英背后,另外兩人則能監視到兩邊側翼,這樣一個防御陣型,也能最好的避免不測。

  大廳里大概能分出八九撥人,多者七八人在那里吆五喝六,少則單身一人獨酌,更多的則是兩三人或者三四人在一起小聲說話。

  總歸則是酒家,喝了幾口熱酒,酒酣耳熱之際,話語聲免不了就要大起來。

  “真的?”

  “還能有假?”一個眉目枯澀的中年男子不屑地夾起一筷子蠶豆,丟入嘴里,咯嘣香脆,回口余香。

  這等蠶豆經過晾曬之后在用油干炒,再加上一些鹽和香料,素來是這等客棧酒家用來佐酒的家常菜,在北地很是受歡迎。

  “不能吧?不是說都差點兒打到京師城下了,京師城里不少達官貴人都偷偷摸摸逃到金陵去避風頭了。”另外一個肥頭大耳的白面男子顯然是枯澀面目男子的同伴,一臉不信。

  “哼,你知道什么,成日里就知道圍著你那婆娘裙子轉,何曾打聽過這生意上的消息?”面目苦澀男子一身灰布棉袍,但是外邊兒卻穿了一件厚實的狐皮坎肩,狐毛雜色,算不上什么好貨,但是卻不影響保暖,在這等野地里奔行的商旅能有這樣一件坎肩兒,也不錯了。

  白面漢子臉一紅,“你說這也和咱們生意無關啊。”

  “怎么無關?若非知道永平府這邊一下子連蒙古兵都能俘虜上千,這路哪有那么容易就清泰下來了,你沒見著這堂子的人,照你說的,那還得要等上半個月觀風色,那今年生意就別做了。”

  面目枯澀的男子鼻孔里噴出一口酒氣,那白面漢子知道自己理虧,趕緊替他將酒滿上。

  左良玉和吳耀青聽見那邊這二人的吹噓,也都忍不住微笑不語。

  哪有什么上前,不過就是一百多人俘虜,那也是拼盡全力才算是留下來的,這都快成了賀虎臣和楊肇基日后重返京營的倚仗了。

  若是沒有這一戰,沒有這一百多科爾沁俘虜,他們鐵定命運多舛,現在便是科爾沁人想來贖人,他們都不肯,非得要等到兵部親自核準之后才肯談贖金的事兒。

  “可是咱們這一趟從榆關接貨,從榆關過來可就要遠兩三百里地了,這雪大路滑,只怕這運費還要漲一截啊。”白面漢子摩挲著下頜,“若是從運河過來,通州上岸,那就輕松許多。”

  “哼,只圖輕松,那最好你就成日里呆在屋里陪你那婆娘罷了,到最后你看看沒了銀子,你那婆娘還會不會成日里對你和顏悅色?沒準兒一拍屁股走人,找個有錢人做妾或者當外室,也比跟著你家貧四壁,喝西北風強。”白面漢子的同伴沒好氣地道:“走榆關辛苦是辛苦了一些,但這運河沿線的稅關多少?光是山東境內就夠揭一層皮了,徐州那里更是直接加征三成,走海路上來,一切全免,只在榆關抽一次,通州這邊過一道便能進城,何等劃算?”

  兩個人就在那里嘀嘀咕咕算計起來,聽那話語里的意思,應該是要從松江販布到京師。

  松江布目前仍然是整個大周量最大、品種最齊、顏色花式最多的頭牌,加上水運方便,所以便是整個北方的棉布也開始興起,但也還無法和松江布抗衡。

  王紹全就曾經和馮紫英說過,山東其實棉布產量也不小,質量也不錯,但是在染整和花式上仍然遜色江南,所以山東棉布更多的是銷售到遼東和口外以及本地,像近在咫尺的京師城反而是松江布更受歡迎,價格也更貴。

  “…,這些流民去永平府據說是修路,可什么路要這么多人?”

  “誰知道,密云懷柔那邊都成了一片白地了,他們回去又能如何?不是凍死就是餓死,去永平修路也好,筑城也好,好歹肚皮總能填個半飽吧?”側后方的一個緊抱著懷中包袱的小販模樣人懶洋洋地道。

  “哼,半飽?永平府還不是才遭了兵災,蒙古兵不也打到了盧龍城下?就永平府那樣兒,哪來糧食養活他們?自家都喂不飽,還能管別人?”

  “你懂個屁,不知道榆關港都開港半年了么?”小販沒好氣地挖苦道:“你就知道盯著一畝三分地,現在遼西那邊基本上都是從榆關港運貨了,現在通州那邊的糧、布都積壓了,原來去遼東的貨,現在需要起碼少了一半,反倒是永平那邊的鐵料還往通州運下來了,弄得返程的車卻還不找貨源了,現在是到轉過來了。”

  “若是都走這海路,這一路稅關都免了,的確能節省不少,但是朝廷不能這樣放任吧?”同伴還有些不甘,“那運河這一路不是就要少了許多生意?”

  “那也不至于,運河還是主要的,海運能有多少,榆關港就那一處,估計朝廷也就是為遼東考慮罷了,京師這邊還不得靠漕運?”小販搖頭。

  馮紫英好整以暇的端起酒杯,抿了一口,這滿堂話語都映入耳中,倒是一個難得的聽取民間聲音的機會。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