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二十八章 入股

熊貓書庫    穿越之青史留名
🔊點這里聽書

  “各位,這種飛梭織布機,每天能夠織布的效率是普通人織布的幾十倍之多,飛梭織布機加上夷州紡紗機,一天就能織出好幾匹寬布。”

  “這種織布機和紡紗機都可以被大量制造出來,所以我準備建一座數百臺織布機的大型紡織廠,預計日產棉布千匹不成問題,不知各位可愿意加入進來一起賺錢?”張青峰朝所有人說道。

  古人的織布速度,在漢朝作品有描述,比如孔雀東南飛中有記載:“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

  意思就是三天織布五匹,婆婆還嫌她慢。

  三天織五匹在漢朝是非常快的了,而且還是雞鳴就開始干,一直要干到天黑,差不多每天12小時以上。

  古代一匹是為四丈,漢朝一丈是兩米一到兩米三左右,四丈也就是八米四到九米左右。

  按照九米來算,三日斷五匹,也就是說三天要織出三十五米布,平均每天要織布十二米。

  宋朝,一丈為三米一左右,一匹布為十二米到十三米,宋朝最快的織工,差不多一天也就能夠織布一匹。

  如果是百姓家庭,要干農活的話,加上休息之類的,也不會沒日沒夜的干,好幾天乃至半個月織布一匹的也有。

  而一臺飛梭織布機一天就能織六匹寬布,產能非常穩定。

  加上一匹寬布相當于市場上的三匹窄布,織布機一天能織布六匹,相當于十八個熟練織工一天不停的工作量,相當于織了兩百多米窄布,這個速度就有些太恐怖了。

  看到紡紗機和織布機,很多商人眼睛早就已經放光,現在聽到張青峰要拉他們入伙,這正好戳中他們的心坎。

  “楊大人,我愿意加入,不管是出錢還是出力都行。”有商人當即朝張青峰表態說道。

  “對對對,我也愿意出錢出力。”其他商人也紛紛附和。

  對于這種能夠把織布效率提高無數倍的東西,沒有人能夠不心動的。

  布匹,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從宋朝每年給金國稅貢的除了銀子以外,就是絹布以及茶葉,由此可見布匹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在民間,布匹也是可以直接當做硬通貨來交易其他商品的東西。

  可以說,只要有布匹,你根本就不愁賣。

  而且,張青峰這種大規模制造布匹的方法,可以把成本降的很低,競爭力自然就可以變得非常強大。

  一天上千匹布,一個月就能產三萬匹棉布,以現在棉布兩貫銅錢一匹的價格,以及一匹寬布能夠頂的上三匹窄布的量,三萬匹棉布一個月就能賺十八萬貫錢財。

  不算廠房投資,只算原料以及人工和機器加工成本,賺十三萬貫純利潤還是不成問題的。

  這個紡織工廠,張青峰準備投資百萬貫錢財,投入生產后只需要大半年年就能回本。

  這樣的買賣,沒有人不會不動心。

  帶著一群商人參觀完紡紗機和織布機后,張青峰朝所有說道:“各位,投資這家紡織作坊,我準備籌資一百萬貫錢財,大家如果投資,咱們按照投票的多少進行分股,投的多的人到時候賺了錢自然分的多,反之亦然。”

  張青峰朝所有人說道:“我給大家三天時間考慮,三天后我會在縣衙主持這次投股大會,希望大家能夠好好考慮考慮,想要投資入股的,請籌措好錢財,或者證明自己有辦法籌措到那么多錢財。”

  結束了紡織機器的參觀后,張青峰送走了所有商人。

  商人們離開后,也是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相互討論著今天看到的事情。

  “牛兄,這次楊大人辦紡織廠你準備投錢嗎?”一個商人朝另一個商人詢問。

  “當然投啊!百分百賺錢的買賣不投我傻嗎?你沒看到織布機的織布速度嗎?可以說,這種織布機的出現,遲早會徹底淘汰掉織布腰機的存在。”那被稱為牛兄的商人說道。

  “那你準備出多少錢?”那商人又問。

  “我準備出一萬貫錢財,這是我短時間能夠拿出的極限了。”姓牛的商人說道。

  此時,劉保富,也在和幾個商人討論著今天的事情。

  雖然上次被張青峰狠狠地教訓了一頓,但是劉保富卻并沒有被張青峰排斥在這次投資的機會之外。

  像劉保富這種巨富,投資開荒夷州島能夠給夷州島帶來很大作用,打壓他只能給自己出一口氣,但會讓其他商人寒心。

  政治就是這樣,牽一發而動全身,不是政治家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的。

  看到有些穿越的書,穿越當了皇帝,然后短時間殺的大臣人頭滾滾我就很無語,敢這么玩,除非你有斯大林那樣的實力和威望,不然一般人都是逃不了一個死字。

  三天后,無數商人來到了高雄城的縣衙中,這次除了上次參觀紡織機器的一群商人之外,還多了一些新面孔。

  這次,張青峰除了主持紡織廠入股的事情,還要和這些商人商討一下種植作物的分配問題。

  他必須保證,夷州島有充足的糧食自給自足以后,才會去種植棉花,亞麻,桑樹等經濟作物。

  這次會議,一連舉行了三天時間,才最終確定了紡織廠的入股事宜。

  張青峰個人以技術入股,占據紡織廠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另外一百多個大小商人,則是湊了一百萬貫錢財,占據百分之七十的股份。

  除了紡織廠,張青峰還和這些商人一起投資了紡織機器生產廠,造船廠,水泥廠,玻璃廠,造紙廠,瓷器廠,曬鹽廠等等工廠。

  水泥廠和玻璃廠,經過幾年的發展,在臨安早就成為了技術相對成熟的產品。

  張青峰能夠把這些商品拿出來和泉州的商人合伙投資,這些商人自然是非常歡迎的。

  有了這些商人的加入,張青峰的紡織機械制造廠,很快就找到了無數工匠,這些都是商人們自發幫忙找來的,這就是和這么多商人合作的好處,

  如果張青峰一個人,想要找齊這么多工匠是非常難的,哪怕他開再高的工錢工匠也不一定來,畢竟很多工匠都是有東家的,東家不同意他們也沒辦法跳槽,這可不是后世技術人才可以隨便跳槽的時代。

  在這么多商人參與的情況下,張青峰可以說是要人有人,要材料有材料,加上大把大把的錢財花出去,不到半年的時間,紡織廠就正式建成了。

  整座紡織廠,廠房的面積差不多有數千畝之大,全都是依河而建,長達數公里。

  在廠房兩岸,還修建了很多碼頭,能夠保證充足的水運能力。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