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四十一章 接下來

熊貓書庫    穿越之青史留名
🔊點這里聽書

  “唉!沒考好。”張青峰搖搖頭,失落的嘆了一口氣。

  “沒關系,你好好讀書,下次再考就是了。”楊父臉上雖有失望之色,但還是安慰兒子說道。

  考科舉,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哪有那么容易考的,楊父對此也是有心理準備的。

  這次考場中上千學生,能夠有五十個能夠考上舉人就是非常不錯的。

  這些人中,很多人這輩子都只會是庸庸碌碌,大部分人在年紀大了些后最終都會放棄科舉這條路。

  因為隨著時間推移,他們會發現,自己這輩子是不可能考的上進士當官的,于其把時間浪費在科舉上,還不如平淡的過日子。

  府試完畢,張青峰在家里待了兩天后,就回到了臨安城。

  這天,趙老先生把幾個弟子一起叫來給張青峰接風洗塵。

  “三郎,考的怎么樣?”宴席上,趙老先生朝張青峰問。

  “不抱希望。”張青峰搖搖頭。

  “師傅,現在這邊情況怎么樣?”張青轉移話題朝趙老先生問。

  “你看看家里抄錄稿子的人就知道了,你已經成功了,再也不會有人懷疑你不是封神演義的作者了。”趙老先生指著院子里密密麻麻的抄書人說道。

  此時在趙老先生的院子里,至少有數百人在奮筆疾書,這些人都是來抄錄封神演義稿子的人。

  這些人中,有評書人以及評書人雇的抄書人。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不是評書人的人來這里抄錄封神演義小說。

  “師弟,你不知道,現在整個臨安城,幾乎所有勾欄的評書都是你的封神演義。”

  三師兄侯明早朝張青峰說道:“而且,不只是評書,自從柳家戲班子把你的封神演義改編成戲曲后,其他很多勾欄也在改編戲曲。”

  一旁的二師兄也說道:“現在所有勾欄,觀眾最多的都是封神演義評書和封神演義改編的戲曲,師弟你太厲害了。”

  “是啊,還得多虧了師弟,我們才能賺那么多錢,來,師弟,我敬你一杯。”大師兄田志也朝張青峰說道。

  “三郎,接下來你準備做什么?要回勾欄評書嗎?”趙老先生朝張青峰問。

  “不了,我會繼續寫一部小說,然后改編成戲曲,我準備轉行當戲曲人。”張青峰朝所有人說道。

  “當戲曲人?”聽到張青峰的話,所有人都有些吃驚。

  “師弟你不評書了嗎?”三師兄侯明早問道。

  “評書沒意思,還是寫小說有意思些,你們放心,我以后寫的小說都會讓你們評書的。”張青峰知道他們擔心什么,所以保證說道。

  聽到張青峰這么說,趙老先生原本想說什么的,但是張了張嘴,最后卻沒有說。

  他和楊三郎雖然表面上是師徒關系,但是卻連拜師收徒的儀式都沒有做過。

  他之所以收下張青峰,主要是看上了張青峰的故事。

  而張青峰之所以拜趙老先生為師,也主要是看中了趙老先生的人脈關系。

  兩人可以說是相互利用的關系,這一點兩人都是心知肚明。

  趙老先生知道,就算沒有他。楊三郎也很容易在勾欄里出頭,反而他卻需要靠著楊三郎的故事,才能在勾欄里賺那么多錢。

  現在楊三郎既然說之后的小說都讓他們評書,他們還有啥好說的呢。

  至于人家要轉行去學戲曲,那也是人家的自由,不過只要有師徒香火情在這里,以后楊三郎應該也不至于虧待了他們。

  接下來的時間,張青峰果然就開始待在趙老先生家里寫故事了。

  原本,張青峰是準備在別處自己租一個房子的,不過考慮到沒有在師傅趙老先生家里方便,也就作罷了。

  在趙老先生家里,他需要什么,只需要吩咐一聲,就會有人給他準備好一切。

  每天,他也不用自己做飯,師娘的廚藝不錯,能夠讓他吃住都非常省心。

  張青峰寫的第二個故事,并不是四大名著,而是宋朝的都市言情小說——白蛇傳。

  白蛇傳的背景就是南宋時期,可不正是現代言情小說嗎,而且還是帶有神話色彩的言情小說。

  白蛇傳的故事,其實并不是某一個人創作出來的,而是整個民間藝人花了幾百年時間集體創作出來的故事。

  其中取材的就有警世通言雷峰塔奇傳義妖傳等等素材。

  白蛇傳之所以出名,是因為乾隆南巡的時候被獻上,受到了乾隆的追捧。

  清朝中期后,白蛇傳基本上已經成為了必演的戲劇。

  張青峰之所以寫這本,而不是西游記啥的,主要就是考慮到白蛇傳或許更加受歡迎。

  四大名著,任何一本張青峰現在都不敢寫。

  三國演義,以張青峰的十五六歲的年紀,寫出來就有些作死了,或許等他的年紀再大一些才可以寫。

  西游記則是因為佛道教派之爭,他不想被卷入兩個宗教的爭斗中,不然肯定麻煩不斷。

  水滸傳則在宋朝造反的書,這能寫嗎?

  而紅樓夢,則是清朝的都市小說,清朝的都市和宋朝的都市肯定不一樣的。

  也只有白蛇傳,才是宋朝的都市小說,只要稍微改動一些內容和細節,張青峰就能把它完美的呈現出來。

  張青峰準備把白蛇傳改變成戲劇。

  注意,是戲劇,而不是戲曲。

  在宋朝,大多數都是戲曲,或者是雜劇,而完整的戲劇還沒有成型。

  張青峰準備把后世完整的戲劇引入到宋朝來,讓宋朝的土包子們能見識見識戲劇的魅力。

  “三郎,府試考的怎么樣了?”

  這天,張青峰一大早就來到了柳家。

  “沒考上。”張青峰搖頭說道。

  前幾天放榜,張青峰在榜上并沒有找到楊信這個名字。

  楊信就是楊三郎的本名。

  對于自己考不上,張青峰早就有了心理準備,所以他也不失落。

  “沒關系,下次肯定能中的。”大娘子安慰張青峰說道。

  “謝謝柳姨,我會的。”張青峰點頭說道。

  “三郎,你來這邊有事嗎?”大娘子朝張青峰問。

  張青峰只是半個月的時間,就已經學會了胡琴,大娘子也沒有什么可以教他的了,她不知道張青峰今天這么早來找她干什么。

  “柳姨,我想學戲曲表演,你能不能教我。”張青峰朝大娘子說道。

  “你想學戲曲,可以啊,我可以教你。”聽到張青峰想學戲曲,大娘子想都沒想就同意了。

  之所以同意的那么痛快,還是因為張青峰的封神演義改編成戲曲給她們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