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0583 太宗遺風,端倪可見

熊貓書庫    冠冕唐皇
🔊點這里聽書

  河曲諸州今次之亂,雖然主要體現為突厥默啜率部入寇,但這只是一個結果,根源則在于大唐從貞觀時期便著手建立的羈縻秩序已經不能發揮其原本的作用。

  這個道理,其實無論唐人還是胡人,凡利益相關者,各自都有著各自的感受與看法。如今的突厥,雖然也是大漠上一股強大的勢力,但較之全盛時期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就算默啜今次直入大唐境中、深入幾千里,但所造成的危害也是很有限的。大唐朝廷甚至都沒有正視這個問題,僅憑關內道一路分兵便將突厥部眾打得丟盔卸甲、大敗虧輸。如果只從實力而言,如今的突厥根本不夠資格被大唐視為對手。

  但同時,大唐朝廷又必須要正視突厥死灰復燃這一問題。突厥的復國,便是對大唐羈縻秩序的最直接挑戰。像這一次,河曲諸胡對于默啜的入寇,基本都持觀望態度,沒有給突厥的行軍造成任何阻撓。

  如今這個所謂的突厥汗國,與其說是東突厥陰魂不散,更大的意義還在于它是大唐羈縻秩序的挑戰者,直接傷害了河曲諸胡對大唐的順從度。

  所以對契苾明而言,全殲入寇的突厥賊眾只是一個開始,想要重新恢復河曲秩序,仍然需要更多的努力,否則類似突厥入寇這樣的事情還將會頻繁發生。

  但道理是這樣一個道理,可當契苾明直接講出河曲胡部太多了,換言之必須要剔除其中一部分,并直接對可以說是河曲最大部落的回紇下手,勒令回紇舉族遷移,其態度之強硬,仍然令人大感驚訝。

  不獨那些此刻身在馬嶺堡的諸胡胡酋們各自膽寒,就連從原州跟隨而來的婁師德都忍不住在私下里說道:“河曲之患,乃是故疾重積,必須要慎重對待。只是設此威令,究竟是朝廷制令宣達,還是契苾總管你度勢權宜之想?”

  老實說,這問題問的有些不太客氣,就差直接指著契苾明的鼻子、問他是不是要出賣河曲諸胡性命以保全自家在大唐的權勢?

  婁師德是真的有些懷疑,如今兩京震蕩,最高權力層面新亂方定,一時間是很難下定決心要以如此強硬的手段解決河曲憂患。

  諸胡死活,婁師德倒并不怎么在意,但也必須要承認,從貞觀時期至今,長達一個多甲子的時間里,邊境諸胡紛紛內附,到如今他們已經成了河曲之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所以婁師德心里隱隱有些擔心,契苾明可能只是擔心遭到政變波及,刻意的挑亂河曲,讓朝廷不得不重用他,從而獲取政治上的保障。

  契苾明聞言后也不氣惱,只是微笑道:“末將北行以來,所言所行俱出授意,婁相公不必以此為憂。雍王殿下有言,貞觀舊世國強民壯、諸府甲兵充盈,所以無懼外患,推尚博大。但如今朝廷舊厄新除,時局欲進、舉步維艱,所以用事需避繁就簡,不可再作無謂內耗。

  舊年河曲諸州地廣人稀,地無豐出、人無恒產,太宗文皇帝推仁及人,所以廣蓄胡力,益其生息。但如今國中尚且百廢待興,豈有余力再放縱胡勇?順命者活,悖命者死,乃是當然之義。

  突厥所以余燼復燃,所趁是非混淆、公道無存。河曲諸胡,強者得隴望蜀、欲壑難填,弱者渾渾噩噩、不知所仰,或擁兵自重、或隨波逐流,百族守此,竟使突厥賊徒任性往來!人既不以此疆土生機為珍,又何必施恩自賤?大唐寸土,俱有所歸,絕不濫舍于狂悖不恭之徒!”

  “這、這果然是雍王殿下所言?”

  婁師德聽到這里,眸中異彩閃現,忍不住開口問道。

  契苾明見狀后便又說道:“我知婁相公所慮,我父子確出胡家,但貞觀以來、志力捐國,慕此唐風雄壯、甘為華族鷹犬,先皇亦以肱骨任之,爵祿厚享,能不感恩?冠帶久束,忍向塞邊茹毛飲血?雍王殿下心機遞授,大事相托,唯忠唯勤,不作貳念!”

  “我、我怎么會懷疑契苾總管?涼國公一系,功勛彪炳,配享臥宿昭陵,雖中華壯士不過伯仲!”

  被契苾明直接點破心思,婁師德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尷尬,稍作解釋后才又說道:“我所慮者,河曲宿疾絕非短時微力能緩,或一時鎮之以威,但要除病灶,即需用力長遠、功成不怠。雍王殿下宗家貴胄,必以大任轉事內外,眼下坐鎮于關內,誠得威計鎮邊,但若遷事回朝,繼任者未必能守此威計啊!”

  婁師德久積邊事,對于邊境諸羈縻州形勢感觸更深,所以當原州遭受寇掠的時候,寧肯以寡敵眾、困守清水河谷,都不敢招用太多胡人卒力。

  他雖然對雍王殿下仍然沒有太深入的了解,但哪怕只憑契苾明所轉述的寥寥數言,可以說雍王殿下對諸胡的看法與他頗有相合之處,甚至于比他還要更堅定激進許多。

  但朝中針對諸胡、或者說針對整個對外戰略,一直都存有不同的聲音。有許多人都認為應該保守為主,先修內政,再作外計。畢竟對外用兵便是勞民傷財,諸胡貧瘠,所得既不足養、其地亦不足守,在國中當下這種形勢下,尚武貪功實在不可取。

  婁師德舊任宰相的時候,便聽到很多此一類的聲音。且不說這一論調有沒有道理,既然存在這樣的聲音,就意味著時局會有向這方面發展的可能性。

  雍王能以積極、勇健的態度處理邊事、特別是諸羈縻州府的問題,婁師德對此自然大有認同。

  但他卻擔心,雍王畢竟身份敏感,眼下是因神都政變、兩京動蕩而得以出鎮關中,可一旦渡過這一段動蕩時期,朝廷未必還會放心讓這樣一位少壯親王坐鎮唐家舊宅。

  河曲此境諸胡問題已經到了不得不做肅清的時刻,一旦開始,就不能輕易叫停。如果在這個問題上,朝廷流露出搖擺不定、立場不堅決的苗頭,那諸胡將會更加的有恃無恐。

  聽到婁師德這么說,契苾明一時間也是沉默不語,如此一直過了好一會兒,才抬起頭來對婁師德說道:“末將與婁相公,誠是相知不深、情誼流淺,臨事不敢深論。

  但眼下所言,既是國計,也就斗膽妄說非分。卑職舊在神都,也曾端詳天家諸貴,心有拙計,能繼二圣偉業者,唯雍王一人而已。天皇嗣血,不以威稱,圣皇艱難繼志,憾失慎守,諸皇孫或內秀蘊養,但仍需待事、或可彰顯鋒芒。

  方今周邊諸惡,各有猖獗之姿,運數消長、時不我待!雍王非唯雄才,更有壯志,太宗遺風,端倪可見。當此大勢彷徨之際,忠勇志士若不爭附,才是國家養士不盛,未可稱喜!”

  婁師德聞聽此言,臉色已是幡然一變,下意識拉開與契苾明之間的坐席距離。倒不是說他對契苾明這番話有什么反對意見,問題是此言所透露出的訊息實在太過驚世駭俗。

  神都政變剛剛發生不久,皇嗣甚至都還沒有正式繼承大位,可是像契苾明這樣的軍方大將甚至都已經不再掩飾對雍王的擁戴。婁師德離開中樞時間已經不短,實在沒想到朝廷時局發展較之他預想中還要更加兇險幾分。

  契苾明見婁師德一臉的警惕,嘆笑一聲道:“婁相公既然憂慮河曲威計不能長久,所以以此相告。但使雍王殿下不棄,則我半生余力畢付于此,所以也就不必再暢想其他。”

  婁師德倒是聽明白了契苾明言中潛意,其人已經把話說到這一步,算是打算跟雍王一條道走到黑了。若未來雍王終究不敵朝廷,被強征回朝,或許還有可能被幽禁起來了此殘生,但像契苾明這樣的追隨者,則就是必死無疑了。

  默然良久之后,婁師德突然長嘆一聲:“舊年在朝時,憾不能親近雍王殿下、觀其志氣,今聞契苾總管如此折服之言,竟不知該何以應。”

  他也真的不知道該要如何回應契苾明,畢竟對雍王殿下沒有太深的了解,只憑契苾明此言,也實在不足以做出什么重大的決定。

  “如此婁相公倒不必長報遺憾,雍王殿下對相公你也是青睞有加,末將臨行前,殿下一再細囑,一定要確保婁相公安全。”

  “唉,真是慚愧!卑職本就失土大罪,寸功無獻,竟能幸得殿下如此眷顧!”

  “婁相公功過如何,末將不便輕論。但今次所以能夠全殲突厥賊寇,也多仰婁相公用計困敵。這一點,我自具在表中,呈送幕府。至于殿下如何裁決,則非末將能問。”

  契苾明繼續說道:“來日便要率軍繼續北進靈州,不暇遠送婁相公。如今殿下儀駕業已登隴,婁相公可直往相見。”

  “雍王殿下竟已西向?”

  “突厥亡國之余,不過疥癬之疾,不當殿下親至。吐蕃才是真正的兇惡之賊,正需殿下親自坐鎮!”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