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恨不得搖兒子肩膀了,明騰一路跑回來的,現在氣都沒喘勻,感覺到娘想掐死他的心,伸出手指,“咳咳,榜眼,大哥是榜眼。”
李氏,“榜眼好,像爹。”
在李氏的心里狀元的確好,可家里公爹是榜眼,一路走的多順暢啊,她內心深處覺得兒子和公爹一樣更好,未來也會順遂,有些迷信的意思在了。
竹蘭只覺得,京城日后會認定狀元與周家無緣了。
明騰一言難盡的,“我見到大哥是榜眼激動的跳起來,結果身邊認識的都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嘖嘖,咱們家真成榜眼之家了。”
三代出榜眼,一直第二名,這也是奇了。
明云很淡定,知道狀元沒戲后,他就盯上了榜眼,可不是為了什么榜眼之家,而是不允許自己再降下一名。
冉婉眉開眼笑的,相公是榜眼。
這時報喜的官差到了,門口已經響起了爆竹聲,周家每次科舉都沒過分的高調,就是普通的撒一些銅錢或是糖果一類的。
金榜出來了,狀元郎是會元,遺憾不是大三元,鄉試因生病第三,不過,這一屆南方學子占看榜單三分之二。
戶部,周書仁接受著恭喜,嘴角翹著,“謝謝。”
王大人調侃,“大人府上三代出榜眼,京城的傳言坐實了。”
周書仁摸著胡子,“哎呦,我的要求還真不高,要是能代代出榜眼,未來不出狀元,我也是愿意的。”
代代榜眼和一個狀元,他更愿意代代出榜眼。
邱延無語了,“大人還真不貪心。”
周書仁轉了話,“說來,也要恭喜王大人。”
王大人樂呵呵的,兒子在二甲的名次不錯,運作好了能進翰林院,“同喜,同喜。”
邱延就羨慕了,都是戶部的高層官員,結果就他家的孩子不爭氣,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出彩,自家的孩子還是課業留的少了。
周書仁又道:“也要恭喜邱大人,聽說你孫女定親了。”
邱延臉上的笑容深了,“定親了,年初的時候定的。”
這里還要謝謝周書仁,上次的花宴幫了大忙,最后選定了不錯的親事。
皇宮,太子,“還真是榜眼,父皇,您沒放水吧。”
皇上,“這次殿試,周明云和狀元郎不分伯仲,只是他錯失了機會。”
太子心道可惜,如果春闈周明云為會元,這次狀元郎就是他了,“還是差了運氣,運氣摸不到卻的確很玄。”
爺爺認定了周尚書的運氣與國運相連,他是不信的,后來聽爺爺細數周書仁誤打誤撞的事,他也有些懷疑了。
所以對運氣一說,小太子覺得很神奇。
皇上也認為周明云差了一些運氣,“現在榜眼也不錯,周家三代榜眼也是美談。”
太子一想也是,榜眼也不是誰都能中的,“兒子覺得未來周家子嗣參加科舉,賭局一定不會押周家子嗣中狀元了。”
皇上樂了,還真有這個可能,“那也挺有意思的。”
次日,明云要游街,竹蘭依舊早早占了茶樓看游街,看到大孫子騎馬而過,“還是我大孫子最帥,今年的探花郎顏值不行啊!”
玉宜糾結了,她覺得玉蝶有些像奶奶,聽聽剛才的話!
李氏胖胖的身子還撐著窗邊,“娘,我是榜眼的娘。”
竹蘭,“是啊,我的丈夫是榜眼,我兒子也是榜眼。”
李氏啊了一聲,竹蘭哈哈笑了,這么一想她才是大贏家啊!
玉宜拿著扇子擋了臉,找到根源了,玉蝶的確像奶奶。
竹蘭繼續看著外面還沒過去的隊伍,“咱們家光游街圖就好幾副了。”
李氏點頭,只要自家參考,婆婆都會畫。
竹蘭繼續道:“等我和你爹去了,這些畫你們可要仔細的保存著,這是咱們家的榮耀,要讓子孫后輩看看先輩的風采。”
周家現在幾代應該是最風光的時候,未來皇上不需要繼續扶持周家,周家就要低調了,子嗣后輩很難再呈現現在的盛況。
李氏聽著心里不是滋味,“娘,您和爹要長命百歲的。”
竹蘭聽了沒回話,都說長命百歲,又有幾個能活到百歲。
明云是榜眼,周家要回去祭祖,這一次周老大兩口子和明云一起回去,長孫到底是不同的,明云必須親自回去祭祖。
冉婉留在了京城,由竹蘭看著,家里趙氏幾人幫忙,大房三口離開的很放心。
蘄州,因為離京遠,大房啟程兩日,蘄州才接到了金榜,昌廉知道消息,激動的跳了下,“明云真爭氣。”
明云是三代的長孫,這代表未來百年,只要周家不作死,周家能興盛百年。
同僚們紛紛恭喜,都能理解昌廉的激動,誰家的后輩這么爭氣,誰都激動。
蘄州的知府是從京城來的,對昌廉很客氣,昌廉上面有知府吸引注意力,他在蘄州適應的很快,因為不顯眼,雖然有人試探,昌廉沒有多余的動作,加上有爹鎮著,在蘄州過的還真不錯。
昌廉下衙門回家,現在家里只有他們兩口子,孩子都在京城,昌廉一進門就見妻子正做針線活,看著衣服大小,“給玉宜做的?”
董氏放下手里的針線,“嗯,玉宜現在長得快,我這不剛得了一些新樣式的料子,閑著沒事就多給閨女做幾身出來。”
昌廉,“最近你辛苦了。”
他雖然沒被針對,可一些應酬避免不了,妻子交際多了也很累。
董氏搖頭,“剛來的時候什么忌諱都不知道才會處處小心,現在基本的忌諱了然于心,已經不會那么心累。”
昌廉握著妻子的手,南邊家族多,忌諱更多,錯綜復雜下消息也不好打聽,他現在的許多消息都是妻子參加宴席打聽出來的,既不能惹人反感,還要問的有水平十分的耗心力,怎會不辛苦。
昌廉知道妻子給孩子們做衣服,是想孩子們了,家里只有兩個大人顯得冷冷清清的,“等過了秋,咱們就接玉嬌和明凌過來。”
董氏一聽,“玉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