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四百九十八章

熊貓書庫    千古奸臣
🔊點這里聽書

  隨著算數的推廣,現在的算籌已經不簡簡單單的是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了,更有著一元一次方程之中的求解等知識點。現在的孩子可僅僅只有七歲,一個七歲的孩子能做出如此的算數就算是后世已算是聰明的了。

  對于扶蘇的回答,王后明顯還挺滿意的,至于嬴政如何看待就不得而知了,反正不露出自己內心的情緒乃是一個君王基本的演技。

  “本相問你,你如何看待秦國攻打齊國使臣來求和之事??”

  李華一句話問完,王后都驚呆了,你問些簡單點的不就行了,問這么難干什么??還涉及到了國事??至于一旁的嬴政也似乎十分感興趣,眼皮閉上了三分之一,盯著扶蘇期待著他的回答。

  “不加以理會。”

  扶蘇回答道,這個答案與李華和嬴政現在做的如出一轍。

  “殿下可曾想過,若你是秦王,不理會他國使臣覲見豈不是有失國體??”

  李華一句話說完,王后頓時就瞪大了眼睛,你這當兄長的說話真的是口無遮攔,什么叫“若你是秦王??”你沒看到嬴政還坐在這里呢??哪個秦王能有那么大胸懷??

  “這·········”

  扶蘇看向了嬴政卻不作答,因為李華的言語之中可是有大不敬的意思,他不敢惹了自己父王。

  “你作答即可,孤還會責備你不成??”

  嬴政似乎也看出了自己兒子的為難之處,直接給開了金口,不過這李華膽子也真的是大,不怕得罪人啊。不過想想其灑脫的性格,嬴政也了然了。

  “是。”扶蘇先是朝著嬴政回了一聲,慢慢思考了起來,此乃國事他今日還聽聞有幾個老臣被李相送去了戰場,思慮良久的扶蘇似乎有了答案。“齊弱秦強,秦更有滅趙,韓,魏,楚四國之氣勢,齊國處境堪憂,齊國來使來此無非是求和。天下之間能與秦抗衡的齊國也不過是垂死掙扎,滅齊燕國不攻自破,天下一統何愁微不足道的一點小事??更何況,不見齊使,更能表決滅齊之心。”

  扶蘇的回答幾乎與李華所做的一般無二,如此答案李華卻并沒有一點的贊賞。反而又開始了發問。“殿下可知,天下間因秦國攻打趙,韓,魏,楚齊五國造成了數以百萬計的百姓背井離鄉??又何止千萬的人受到影響,百姓民不聊生??有無數人在罵秦國無道,對此你怎么看??”

  嘶········

  此言一出,王后大腦都快當機了,你能不能行了??你是秦相,你經歷的那么多,你在這里為難你外甥??你問些簡單點的,讓他在嬴政面前掙點面子不好嗎??這么深奧的問題你別說他一個七歲的孩子了,我都答不上來。

  “大王,時辰不早了,要不臣妾讓人準備膳食??”

  王后哪里還能等著看自己兒子出丑,趕緊岔開了話題想要嬴政開了口將此事作罷。

  可嬴政卻并沒有罷去的意思,反而一抬手示意王后不要多言,雖然有些不甘,可是王后也只能退到了一旁。

  “聽聞扶蘇未出生之前,秦國卻突然遭到了五國聯軍的攻打,無故興兵,那一戰雖秦國大捷斬敵無數。可若是敗了,秦國定當國破家望。秦國出兵攻其趙,韓,魏,楚皆為自保,若說挑起紛爭,那也是他國君主貪心罷了。

  他國為何來秦開戰??距扶蘇所知,乃是秦國百姓安家立業,他國臣民皆想入秦,當時私自入秦者被抓便會被處死,可仍有不計其數之人冒險入秦,可見百姓苦不堪言,秦國才是他們唯一的生路。

  百姓怨恨秦國無道,此言多為趙,韓,魏,楚舊部,或者燕國,齊國所說。秦國乃是七國之中賦稅最少,給予兵卒獎勵最多之地,百姓安家樂業,老秦人更為自己身份引以為傲,試問他國能否做到??

  父王實行仁道,滅趙,韓,楚,魏之后,三年之內免收賦稅,百姓無一不喜極而泣。雖戰爭造成了很多人流離失所,但正所謂不破不立,不仁之國將被取代,之后他們將過上更幸福的生活。此舉并非惡行,反為善舉,父王此舉不被世人理解,但是卻給了世人活下去的權利。”

  扶蘇回答完畢,抬手朝著李華微微還禮表示自己回答完畢了。

  李華看了看扶蘇,轉身又看了看嬴政,恰好此時嬴政的目光看了過來,兩人的目光之中都有了一絲的疑惑。李華疑惑嬴政這是怎么交的兒子??而嬴政疑惑的是,你們兩個是不是串通起來逗我的??

  “本相幼年曾乞討度日被大王所救,歸順大王之前問過一個問題,天下之間何為最強??若是你,你將如何回答??”

  李華已經被面前的少年驚了一身的冷汗,自己到底遇到了怎樣的妖孽??基因變異??還是和自己一樣奪舍重生??他不知道,可是他知道的是,自己絕對和這個少年沒有通過答案。

  “君臣一心即為最強。”

  扶蘇想都沒有想便做出了答案。

  “哦??”嬴政此刻也詫異了一聲,這個答案和自己當初的可不一樣,所以便忍不住接著問了起來,“此話如何理解??”

  “自古至今,能臣無數,身居高位者皆有一身本領,雖貪官不少,但仍有自身的能力。若是君王與大臣一心救國,國可自救,若想克敵,必將所向披靡。七年之前函谷關一戰,秦國君臣一心,不懼反間之計,以李相為首將計就計攻克聯軍。七年后,趙國國君昏庸無道,聽信讒言逼迫名將李牧就范,導致其鋌而走險一招便輸了整個趙國。”

  “秦國父王與李相自幼相識相知,相輔相成整治秦國。李相善聚財之術,父王實行仁政,若無如此信任,秦國豈能走到如此輝煌??”

  “所以,兒臣看來,君臣一心即為最強。”

  這邊是一個七歲少年的回答,如此自信且盲目的崇拜,一時間捧了嬴政和李華兩個人的臺面,這··········真的是個少年嗎??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