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逃跑的本事,晉軍自然是比不得燕軍這些從小生長在馬背上的家伙。劉義之率軍一路追殺,殺人無數,一直追出去二十幾里地,到底還是沒有追上悅希。劉義之不欲與燕軍死磕,便引軍而還。大軍一路上收集俘虜和戰馬,直到遇到從后緩緩而來的劉洪部。
這一戰殺敵千余,還俘虜了四百多名俘虜。那些燕軍步卒四處逃散,劉義之也沒辦法把他們全部拿下,只好任由他們逃走。不出意外的話,這些逃散的士兵也不愿意回到兵營,不是逃散到鄉間為匪,就是逃回老家去。
回到滎陽城下,看著燕軍修筑的長圍,劉義之笑道:“燕兵兵力不足,卻要把我們當作呂護,希望用這樣一道土墻擊潰我們。殊不知四十里外就是我們的援軍,日夜想著如何救援被圍的同袍,豈是呂護孤家寡人可比?”
呂護的舊將高義出聲贊道:“將軍說的是,末將等在滎陽城里,糧草充足,便是再守一年也不會短缺了。不比當日呂帥,天天琢磨著城里還有多少糧食。若非最后城內缺糧,呂帥也不必派兵出城冒險!”
高義笑道:“有多少糧食可以供數萬人半年多的口糧?呂護甘愿帶著一萬余人枯守城池也不去與燕軍血戰,直到糧食耗盡這才鋌而走險,安又不敗之理?”
與敵作戰,不但可以對敵人造成殺傷,也會損失自己的士卒。只有不斷地消耗雙方的士卒,城內的守軍才能堅持的更久。這個道理雖然殘酷了些,卻是至理。劉義之命高義和丁程死守城池,即便是在長圍之中也不需出城作戰,除了城內的守軍本身數量就不多,糧食又充足,更重要的原因是援軍就在城外不遠,隨時可以赴援。
“外無必援之兵,守城也不過是挨日子而已,遲早必備攻陷。當日呂護若能派游騎在外,牽制城外的燕軍,燕軍也不敢肆無忌憚地圍城。”陳魁當年也在河內,對呂護之事知之甚詳,評價起來也甚是中肯。
高義點了點頭:“不錯!若是能把騎兵放在外圍,即便不能守在其他城池之中,退到太行山中總是沒難處的。”
陳魁嘆道:“呂護死守野王,除了在等待晉國的援軍,恐怕也是不想到山中受苦吧。否則全軍退入山中,耗也耗死了燕軍。燕國總也不能始終把數萬軍隊駐扎在河內吧?”
劉義之搖了搖頭,暗道:“以呂護身邊的這些人想要退到山里去,只怕沒等到山里去,身邊的部隊自己就跑光了。呂護對手下士卒少恩義,誰愿意跟著他到山里去吃苦!”
“好了,作戰的總結以后再作。不管怎么說,今日也是取得了一場大勝,為我們出了一口惡氣!如今滎陽城中,想必物資匱乏,不能舉辦像樣的慶功宴。今日且把戰死的馬匹煮來吃了,也算是犒勞大伙一場。改日從成皋運來酒肉,在與諸君慶功!”劉義之一馬當先,進了滎陽城內。
這一仗雖然解了滎陽之圍,卻沒能取得多大的戰果。燕軍主力都已經逃脫,只抓了一些小魚小蝦,接收了些燕軍扔下的這些輜重,與以往的大勝不可同日而語。不過經此一事,想必燕軍不敢輕易來捋虎須,河南和滎陽兩郡,暫時可以穩定一段時間了。劉義之想把司州建成自己的根據地,自然希望能安穩地發展一段時間,否則整天搬遷百姓,老百姓也是要造反的。
次日一早,劉義之便命人督促俘虜,慢慢拆除燕軍修建的長圍,準備恢復滎陽城內的秩序。秋天燕軍圍城的時候,曾經派人收割了一部分當地百姓的莊稼。好在當地百姓日夜勞作,成皋方面也派出兵馬不斷襲擾,最后大部分莊稼還是被當地百姓收割入庫了。慕容恪為帥比較仁義,并沒有因此為難當地的百姓。
劉義之現在實力不足,不想回遷滎陽的百姓,只想好好經營滎陽—京縣以西的這片地方。守城是個耐心的活,丁程這跳脫性子實在是不合適,這才在滎陽被圍了幾個月,就已經憔悴的不行了,因此劉義之決定派劉洪和劉統鎮守滎陽。
臨走的時候,劉義之又對劉洪和劉統囑咐了一番。滎陽城是戰地,是洛陽城東部的門戶。除了加強城防之外,還要管理好這座滎陽城。孫興指揮燕軍進攻滎陽的時候,劉義之便派人把滎陽城內的百姓全部送到了成皋城里。現在燕軍已經退了,劉義之也不準備把這里當作一處軍城。沒有老百姓,軍隊想要在這里駐扎也是一件麻煩事。
“城里的每一戶百姓都要登記清楚明白,決不能讓身份不明的人混進來。”
劉洪和劉統都面露難色:“都督,我們手下這些大頭兵,做不來這種細致活啊!”
劉義之笑道:“我自然知道。這段時間先讓陳參軍留在這里幫你。我回去之后,也會選派一些人來協助你們管理城內的百姓,你們只需要做好城防就好了!”
原先的時候,劉義之為了控制滎陽附近的豪族,把附近大族的重要人物全部搬遷到滎陽城內來。現在劉義之在滎陽的控制力與日俱增,他決定采取一些比較緩和的手段來管理這座城。他想讓這座城市的手工業繁忙起來,不再完全依靠成皋和鞏縣供應輜重。
悅希一路跑回陳留,在萬余大軍的包圍下,驚魂甫定。點檢人馬,竟然折損了兩千人馬,想起太宰臨走的囑托,又覺得有負太宰所托,登時悲從衷來。
還是麾下將校勸慰,若非司馬早有準備,先期撤出了八千多步卒,我們可能會敗得更慘。如今我們主力猶在,將軍不必憂心。他日集結大軍,踏平滎陽不遲。
悅希聽得滿心不是滋味。如果燕軍八千步卒全在,只怕劉義之不敢輕易與燕軍決戰。眼下已經戰敗,不能自欺欺人,還是主動派人跟太宰匯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