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六百零一章:驚動了高層

熊貓書庫    一九八一年
🔊點這里聽書

  (謝謝烏鴉爪痕書友打賞成為本書盟主,加更那是必須的,只不過我今天沒現貨,明天爆更一萬字!謝謝!)

  聽到媽媽說要請黃瀚一家子來做客,張春梅看了看應有盡有的新家,道:

  “媽媽,我認為你的想法很好,我們經常去黃瀚家吃飯,到現在都沒回請過一次,早就該請客了。”

  “唉!以前不是沒條件么!那時我們家都沒辦法擺下一張大圓桌,廚房那么小,一個人都不太好轉身,怎么忙一大桌子菜肴?”

  “嘻嘻!我明白,請黃瀚一家子去飯店更加不合適,他家開的飯店是三水縣最好的。

  如果安排在‘事竟成飯店’最后肯定變成我家請客,黃瀚掏錢了。”

  “就是!所以我才決定拿到房子后請黃瀚一家子來看看,順便吃頓飯,這樣多自然。”

  “嗯!這樣確實好!爸爸燒的幾樣拿手菜好吃著呢!”

  “我做的蔥油鳊魚、脆皮肥腸難道不好吃?”

  “好吃,好吃,只不過你已經好久不做,我都快忘了是啥味道了。”

  “唉!還不是因為工作忙,事情多么!”

  “我能夠想象得出黃瀚吃到你和爸爸燒的拿手菜會是什么樣子。”

  “能有什么樣子?他吃過的菜肴肯定很多,說不定根本不喜歡。”

  “他肯定喜歡,我估計他還會仔細詢問做法,還會連火候都問清楚了。”

  “不至于吧!”

  “他家是開飯店的,而且已經開了有二十家,只要發現哪家有特色菜肴,他都會弄清楚了,沒幾天“事竟成飯店”就會推出。”

  “嗯!變換口味不斷推陳出新,飯店才能有吸引力!”

  “說不定你和爸爸露了一手,黃瀚會派廚師來拜師學藝呢!”

  “沒這么夸張,如果黃瀚真的感興趣,我倒是樂意教。”

  “我都開始期待請客的那一天了。”

  “就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請合適,萬一人家沒空我們就白忙活了。”

  “沒關系,我提前跟黃瀚說,由他安排,肯定不會出問題!”

  “你這樣說,好像跟黃瀚的相處更加好了呀!”

  “媽媽!”張春梅嬌嗔道。臉瞬間就紅到了耳根子。

  “我沒有其他意思,只不過經常聽說黃瀚爸爸送禮不要請客不到,應該是比較難請得到!”

  “我們之間不一樣,是友誼,又不是托人辦事!”

  “得,這回是你自己說跟黃瀚不一樣的,怨不著我。”

  “媽媽…”張春梅還就真的沒法解釋了。

  張媽媽真心希望女兒能夠和黃瀚成為一對兒,她認為兩個兒子爭氣都考上大學了,一個在讀大專一個在讀中專,以后都是國家干部。

  她們夫妻倆也是國家干部,她自己還擁有了正科級。

  如果跟黃瀚家結親應該是門當戶對!

  所以她故意跟張春梅聊黃瀚,心里其實是希望女兒主動一點點,她是過來人,知道這種事大凡姑娘主動一點點,成功率至少大三倍!

  老話不是這樣說“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紙么!”

  況且自己的女兒品學兼優多才多藝,容貌嬌美,身材高挑。

  這里要解釋一下,免得年輕的書友質疑。

  張春梅家里要供兩個大學生一個高中生,靠拿工資豈不是會窮得揭不開鍋?

  唉!八十年代窮不假,但是不窮教育,

  大學生的花費少得很,都是國家貼錢。張春梅哥哥考上的是師范學院,基本上用不著家里給錢,如果省著花還能貼補家里呢!

  當然,以張春梅家的經濟條件,用不著兩個孩子過于節約。

  張春梅是尖子生,而且是中考第四名的學霸,哪里用得著學費?不但用不著交錢,還有獎學金可拿。

  這說明什么?說明那時更加人性化,教育不是拿錢砸。

  窮人家的孩子跟后世比不至于一開始就會輸在起跑線上。出頭的機會還要多一些。

  窮人家的孩子,只要成績真的好,大多數都用不著為學費發愁,實在不行,還有鄉政府、鎮政府提供幫助。

  張媽媽嘆口氣道:“唉!我是真心喜歡黃瀚男孩子,打第一次見面就喜歡,就認為他肯定有大出息!”

  張媽媽這句話又勾起了張春梅的愁緒,她不由自主輕聲唱道: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

  張媽媽同樣在回味往事,道:“五年多了,那個瘦小的男孩子都長成大小伙子了。”

  “是啊!他已經是個文武雙全的男子漢,上一次一拳就把騙人的氣功大師打趴下了。

  那時騙子身邊有十幾個同伙,一二百受騙上當的群眾呢!”

  “啊!他怎么能這么冒失,他可是我們三水縣的寶貝,萬一出了事怎么得了?”

  “咯咯,他自己說過,他是個性情中人,容易沖冠一怒呢!”

  “那你以后要多勸勸他莫要好勇斗狠。”

  “我知道,但是我其實最喜歡他愛憎分明,喜歡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這一刻張春梅的眼中簡直是柔情似水。

  “那多危險啊!不能讓他由著性子。”張媽媽貌似心有余悸。

  “嗯!我知道了,我會注意的!”

  “以你倆的成績日后都是能夠考進名牌大學的,萬萬不能因為打架留下污點!”

  “黃瀚那不是打架,是揭發騙子抓壞人!”

  “萬一壞人狗急跳墻直接掏刀子捅呢?你不是說過人家有十幾個,如果那些人都是亡命徒,都敢捅刀子,那會是什么后果?”

  張春梅倒是沒有想過這些,但是以前聽說過持刀搶劫的案例,那些還大多數是少年犯,根本不懂得虛張聲勢以嚇唬人為主,手里有刀子直接捅。

  “我知道了,以后再也不肯黃瀚跟任何人動手!”

  這回張春梅答應得很認真,她真的擔心黃瀚被壞人傷著。

  工農業總產值名列前茅的三水縣被樹立為省改革開放的典型,精神文明建設的模范,雙擁標兵,環境衛生示范城…

  榮譽太多了,基本上囊括了縣一級能夠獲得的所有榮譽。

  風頭太強勁的三水縣引起了最高層的注意,大首長點頭,最高智囊團指示:“實事求是,深入調查。

  如果三水縣的典型沒有太多水分,中央電視臺應該做出系列節目深入報道,號召全國的縣市級干部學習。”

  這是政治任務,不是隨便說說,于是乎,調查組成立了,領導姓范曾經是某黨校的副書記,他的級別比揚州市高官還要大一級。

  黨政機關不是企業,黨領導一切,書記是一把手。

  接到任務的中央電視臺派出暗訪組跟隨調查組行動,記者、攝像師是來捕捉新聞,做了兩手準備。

  如果三水縣是真金不怕火煉,那么就以唱贊歌的態度正面宣傳。

  反之,那就不客氣了,批判、揭露是咱們媒體人職責所在!

  九月二十八日,“事竟成賓館”入住了十幾個說著流利普通話的外地人,他們早出晚歸,還特愛打聽事兒。

  三水縣的典型是不是假的,當經驗豐富的調查組和暗訪組的十幾個領導、干部到達的當天,他們心里就有數了。

  因為他們的行動屬于最高機密,沒有通知蘇南省,相信小小的三水縣不可能得到消息,肯定不可能提前準備應付檢查。

  他們是分四撥進入三水縣,為了不扎眼,只開了一輛半新不舊的吉普車,其他人都是乘公共汽車。

  三水縣留給他們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凈,比省城的環境衛生搞得都好,嶄新的長途客車里根本沒有司空見慣的怪味。

  第二印象就是閑雜人等、混子少,在三水縣沒瞧見有人打架,甚至于吵架的都少。

  第三印象就是人多,樓房多,完全不像一個縣城,絕對能夠跟一般地級市媲美。

  第四印象更加有代表性,商業繁榮。

  因為有了商業步行街,有了上千大小商家入住,售賣的商品五花八門。

  在步行街開店的有個體戶也有廠家直營,簡單的加工當然就近,甚至于發展成一樓是店面,二樓就是小型服裝廠。

  所以三水縣城區這一年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不少家庭作坊式的小型工廠。

  加工服裝、鞋帽、紐扣、拉鏈或者生產跟服裝配套的馬尾襯、墊肩、盤扣等等,都干得紅紅火火。

  漸漸的,來三水縣進貨的個體戶就多了起來,不知不覺中,這里就變成了大型集散地之一。

  蓬勃發展中的三水縣給外人的感覺當然是一片欣欣向榮的大好景象。

  “華美風”坐落在北大街的主廠房七月份已經完工,八月份完成了搬遷。

  由于訂單足,生產任務緊,接近七千縫紉女工三班倒,歇人不歇機器。

  廠房是新建的樓房,高大且寬敞明亮,由于三水縣是省典型,也是由于三水縣上馬了熱電廠,因此省里特批不限電。

  夜里燈火通明的“華美風”廠房簡直成為了一景,光芒照亮了半條北大街。

  不少做夜市的小商小販利用這里比較亮的優點,來到“華美風”廠房樓下扎堆,自發形成了市場,女工下夜班都能買到熱騰騰的餃子或者湯圓,吃飽了回家睡大覺。

  由于人氣足,這不是虛言,單“華美風”小夜班、大夜班換班的工人就有三四千,當然不缺人氣。

  擺個餛飩攤,弄個煮湯圓的小買賣或者來個揚州炒飯的小推車,一個月都能掙兩三個人的平均工資。

  只要能夠掙錢,中國人從來都是愿意吃苦耐勞的,所以這條街過了夜里十二點依舊熱熱鬧鬧。

  北大街何止是占了小半條街的“華美風”獨領風騷,還有不少單位也完成了大興土木,因此這條街正在走向繁華。

  以前完全是縣政府號召各單位采取集資、合資、私人投錢參股的辦法砌樓房,如今根本用不著號召,集體和個人都積極主動。

  為何?西大街的房子漲價了唄!

  最初西大街一樓二樓的均價大概是二百五十塊一個平方米,一年后,已經有浙省的個體戶出價五百塊一個平方尋求購買。

  只不過成交量很少,因為沒人是傻子,一個個都看好三水縣的發展前景,絕大多數私人和單位舍不得出手正在下蛋的母雞。

  “華美風”和“自強服務公司”的中層干部們干勁兒更加足了,因為大家心里高興,大部分都感激張芳芬。

  人的心里都有桿秤,都記得那時張芳芬召開會議,鼓勵大家買店面房,還主動承諾借錢給他們。

  有思想不通的干部,還親自勸說。

  現如今鐵的事實證明張董事長是對的,是高瞻遠矚的領頭人,聽她的絕對吃不了虧。

  店面房的價值不到兩年翻了倍還拿錢買不到的事實刺激了太多單位和個人。

  北大街很快就沒地盤了,如今東大街也在如火如荼搞建設,南大街用不著說,早就被“事竟成賓館、飯店”和“師恩橋”沿河風光帶全占了,那里是三水縣最漂亮的地方。

  相信明年國慶節,三水縣四條主街再也瞧不見破房子。

  調查組明查暗訪時特意走進北大街的小型服裝廠跟縫紉女工聊家常。

  無非是詢問她們的收入,詢問整個三水縣的就業現狀。

  老百姓而且是完全靠勞動吃飯的老百姓,絕大多數口無遮攔。

  她們有啥說啥,肯定不完全是好話。

  兩天時間調查組接觸了不少于一二百基層群眾,聽了幾十個縫紉女工吐槽,知道她們今年每個月的平均收入不低于八十塊錢。

  但是她們有顧慮,也有些看法,主要問題是來三水縣打工的人越來越多,擔心外地人搶她們飯碗。

  她們之所以吐槽就是因為外地人多了,而且越來越多,導致本地人的工錢很難再提高。

  她們一致要求限制外縣市、外省的農民來三水縣做工,都憤憤不平縣里沒有給予外來務工人員限制。

  西大街的商戶很多,調查組當然不會忽視,他們專門挑規模不大,而且不是三水縣口音的個體戶暗訪。

  目的當然是掌握三水縣干部的工作作風,查查外地個體戶有沒有遭遇吃拿卡要。

  能夠不遠千里來到三水縣開店的外地人哪有泛泛之輩?

  他們的見識比縫紉女工強多了,沒有對比沒有發言權,他們在三水縣做生意不但沒有被刁難,還享受到了市民待遇,心里舒服。

  個體戶見主動來攀談的這些人外地口音,都覺察出不同尋常,反而是他們把三水縣的干部們可勁兒夸!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