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五百四十二章:全縣總動員

熊貓書庫    一九八一年
🔊點這里聽書

  事實就是如此,如果開發商肯給“房鬧”全款退房,都用不著給利息,肯定不可能存在“房鬧”群體。

  錢國棟道:“答應退錢賠利息,當然鬧不起來,可是鄉鎮哪有錢賠呀?”

  “房子就是錢,而且一年一個價!”

  “我明白了,你是篤定的認為一兩年時間房價能漲超過百分之十,所以扣下百分之十管理費,沒人會不服。”

  “只要一視同仁,不厚此薄彼,而且扣下的百分之十確實是最差的,我能夠肯定沒人不服氣。畢竟這百分之十的產權屬于政府所有,不是被私吞了。”

  “這主意太好了,人都是無利不起早,單位也是如此。

  鄉鎮干部忙前忙后白忙一場誰愿意?能夠得到西大街幾百平方米的房子,這積極性就截然不同。”

  “關鍵是產權證和土地使用證,為了防止以后出現因為產權不清而對簿公堂,證照一定要做到準確、有效、合法。”

  “這完全沒問題,姜書記親自抓窗口建設,懶政、怠政、踢皮球現象基本上能夠剎住。”

  共產黨只要認真起來沒有什么事情辦不成,況且八十年代初的人民群眾淳樸多了。

  全縣總動員不是蓋的,特事特辦,手續批得極快,物資大廈率先在十一月初破土動工,緊隨其后的就是陽光大廈。

  三水縣建筑公司很多,幾乎每個鄉鎮都有,這幾年去東北做工程是重頭戲。

  然東北和蘇南省幾乎可以全年施工截然不同,不能施工的冬季時間很長。

  從十月中旬開始,三水縣在東北干活的建筑工陸陸續續回來了。

  農民建筑工們原本以為要閑四個月左右,沒想到家鄉也在修建高樓大廈,于是乎太多建筑工爭先恐后報名接受公司挑選。

  沒幾天,聯運大廈、商業大廈、百貨大樓、輕工大樓、工商銀行辦公樓、“自強大廈”等等十幾棟大樓先后開工。

  從東北歸來的建筑工今年的收入又會提高不少,因為最少能夠多干三四個月的活兒。

  政府主導的拆遷比較容易,給出的條件是拆一還一。

  西大街上的房子有七八成是各單位或者房管所擁有產權,哪能不服從大局?

  少量私房的拆遷也容易,因為此時的人民群眾沒人不喜歡住樓房,拆掉多少破舊的平房,歸還同樣面積的新樓房,這樣的好事人人喜歡。

  刺兒頭總會有,但是誰也經不起抽絲剝繭,總能找到他們的弱點,了解到他們顧忌什么。

  政府牽頭,可以直接下達行政命令,刺兒頭家的親戚都得停下本職工作去做釘子戶的思想工作。

  如果釘子戶有親戚是在行政機關工作,更加好辦,領導會堂而皇之告訴這位攤上事兒的某某某,警告他:

  “如果連自己家親戚的工作都做不下去、做不好,那你還能干啥?還能為人民服務嗎?”

  這帽子誰敢戴?

  為了證明自己是能干的,是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他們當然要把釘子戶勸離!

  與此同時,各鄉鎮也在宣傳轄區里的單位、個人合股修建大樓的好事,互相之間還存在攀比現象。

  比如說錢國棟去了劉莊鎮后,那里的干部就表態,劉莊大廈無論如何也不能比鄰居紅菱鎮、錢劉鎮建造的大樓小。

  事實證明先富裕起來的人絕大多數是有眼光的,對于能夠在城里最繁華的街上擁有門面房很積極。

  沒幾天,甚至于有的鄉鎮要求增加分給他們的指標,錢國棟主抓在一塊,他最初要求每個鄉鎮修建六千平方米建筑面積,占地面積基本上是二十米乘以五十米,六層樓。

  這種大樓南北通透,臨街門面長度二十米。

  要求增加面積可以啊!但是臨街的東、西長度不可以有,只能增加南北長度,不可以增加太多,同意再給十米。

  增加十米長度就等于一層增加二百平方米,砌六成就能多出一千二百平方米,絕大多數鄉鎮領導表示滿意。

  此時還沒有撤鄉并鎮,三水縣有鄉鎮二十八個。

  每個鄉鎮都有一二十個行政村,人口一兩萬的居多。

  改革開放農村全面執行大包干初期這幾年,被解放的農村人絕大多數日子好過多了。

  其他地方黃瀚沒有發言權,反正三水縣的農民中出現了不少先富裕起來的。

  各鄉鎮、村都存在攀比現象,你那里有養魚專業戶成為了萬元戶,我這里有養雞大王,他那兒有養豬狀元…

  走出去搞建筑的農民工也賺回來了不少辛苦錢,恐怕有不少包工頭也成為了萬元戶。

  再加上黃瀚魂穿帶來的影響,三水縣跑運輸的個體戶至少多了三四千,這又會產生許多萬元戶。

  總而言之,三水縣的綜合實力拿原本歷史相比肯定翻倍了。

  鄉鎮領導們號召先富裕起來的農民共同拿出錢在縣城西大街修建一座大樓,出多少錢得多少產權。

  城里的門面房?聽起來都帶勁,以前苦哈哈的農民哪里敢想?

  現在有機會擁有。感興趣愿意參加的農村人不在少數。

  歸根結底是因為錢國棟這個人說話直來直去,基本上不打官腔、不含糊其辭。

  黃瀚言辭灼灼斷定西大街的門面房會一直漲價,十年漲十倍都不稀奇。

  錢國棟也看到了物價飛漲,建筑材料漲得更兇,他同樣認為房價肯定漲。

  因此他召集鄉鎮干部開會動員時,根本不怕承擔責任落下放口炮的罵名,把胸脯拍得“嘭嘭”響,把房價上漲的預言說得板上釘釘。

  縣長是這個態度,說了這么肯定的話,鄉鎮領導當然會有樣學樣。

  他們為了忽悠來更多資金,開會傳達時理所當然會再加點料。

  三人成虎,于是乎,各鄉鎮都在傳在西大街入股買門面房,約等于買了聚寶盆,十年以后靠租金都能活得滋潤。

  此時的農民比后世純樸多了,真的無中生有騙他們都比較容易。

  更別說號召他們拿出錢來買房子這種真真正正的大好事。

  所以肯拿出錢入股的人家真的不少,一個鄉鎮只要集資幾十萬就夠修一棟六七千平方米的大樓,以各鄉鎮動員起來的力量就能拿下三百多米的商業街建設。

  西大街東西長度一公里,街兩側都是計劃建設最少六層的大樓。

  不可能修建成一個挨著一個,還得減去兩三個相連的大樓之間必須留出的足四米五的間隙。

  “自強大廈”由“自強服務公司”獨資修建,“風牌大廈”由張芳芬牽頭合資修建,參股人員絕大多數是“自強服務公司”的中層以上干部。

  有家里比較富裕的職工想要入股當然歡迎,只不過張芳芬不會借錢給她們增資。

  想要參股的普通職工人數不超過十個,都是農村戶口,來“自強服務公司”上班不足一年。

  她們家有的是養殖專業戶,有的是跑運輸的個體戶,應該屬于先富裕起來的少部分人,估摸著是萬元戶。

  因此她們拿得出五千塊錢入一股。

  城鎮戶口普通職工入股的反而一個都沒有。

  城里人家理論上都應該有正式工作,但絕大多數是拿死工資的,普通職工家庭在八四年能夠攢下五千塊錢的少之甚少。

  分配到“自強服務公司”這種鎮辦集體單位上班的,當然是普通家庭居多。

  五千塊錢一股,將要擁有二十個平方米的產權,一樓和二樓各十個平方米一視同仁。

  但是不可能劃出一個個十個平方的格子間,只能采取二十四人共同擁有四百八十平方米產權的辦法。

  算臨街門面長度四米乘以深度六十米,正好是二百四十平方,加上二樓面積,就是四百八十,剛剛好二十四股。

  房子造好后辦產權證,就按照四百八十平方米門面房辦一個的做法。

  “自強大廈”、“新風大廈”一二樓的四千八百平方米門面房正好分解成十個獨有或者共有的產權證。

  這些都會事先說明,參股的干部、職工能夠理解,哪會有意見?

  況且又沒人強制誰入股?都是自覺自愿!

  覺得跟大家摻合在一起不好,完全可以放棄!

  然人是群體動物,其實喜歡扎堆,得知中層干部中沒有人放棄得到產權的機會,心里有些不安的人也就隨遇而安了。

  張慧芬和張禹根也是“自強服務公司”中層干部,倆人同樣是自己出兩千五百塊錢,再跟張芳芬借這么多錢入一股。

  劉小明姐姐劉小娟也是中層干部之一,劉兆祥給了她一千五百塊,她自己有一千塊存款,同樣能夠享受張芳芬給的兩千五百塊無息借款。

  她也喜滋滋入了股,因為劉兆祥這個人雖然沒有文化,但是懂得認死理。

  他認為跟著黃瀚家吃不了虧,叮囑劉小娟,在單位上要緊跟張芳芬,人家說什么支持什么。

  鼓勵中層干部買街上門面房,這種好事劉小娟當然支持得更加積極。

  張芳芬出的借款雖然不要利息,但是需要歸還,每個月從工資中扣除三十塊。

  當下這種質量要求高于宿舍樓的六七層大樓,造價一個平方有一百塊錢足夠了。

  考慮到一二樓的層高五米六,又是門面房,再加上拿地的成本,算二百五十塊錢一個平方米。

  “風牌大廈”一二層是兩千四百平方米,六層總共七千二百平方,總造價七十萬出頭。

  “自強建筑公司”承建“風牌大廈”和“自強大廈”,利潤只看百分之十,他們的目標是讓這兩棟大樓成為七八十棟同樣等級大樓中質量最亮眼的。

  為此黃進特意回三水縣親自抓質量,他有心跟三水縣其他建筑公司比個高低!

  張芳芬拿下兩個地塊兩千四百平方米應該是算花了二十萬左右,不是采取付錢買地皮的形式,而是采取分產權的形式。

  “自強大廈”的六層樓中的三四五六層一共四千八百平方米,分別給了擁有地皮的四家單位做辦公樓。

  真做能夠到用不著花一分錢拿到原擁有地皮面積雙倍的樓房,幾個單位很滿意,因為他們的地皮是北朝西大街,完全比不上南朝街的地塊。

  既然是東西街,當然是坐北朝南的地塊更加搶手,置換時必須多給面積。

  因為門面房朝南跟朝北的差別人人都清楚。

  即便是只要想要就能做得到,黃瀚家也沒有去搶坐北朝南的地塊。

  因此“自強大廈”和“風牌大廈”門面房都是朝北。

  黃瀚無所謂這個,房子其實都是坐北朝南,無非是朝南的同時不能正對西大街。

  只要真的讓西大街繁榮起來,西大街前面后面的大馬路就會發展成前街、后街,一樣的繁榮,因為后世就是如此。

  “自強服務公司”花七十二萬建占地面積二十米乘以六十米的六層樓,最后只擁有一二樓兩千四百平方米。

  減去“風牌大廈”應付的二十萬地價,等于是花了五十二萬得到兩千四百平方米的一二樓門面房。

  算算賬,一二樓均價還不足二百五十塊一個平方米。

  由此可見以兩百五十元一個平方給出錢拿門面房的私人結算,基本上是公道的,根本沒有占國家便宜。

  黃瀚原本計劃中是盡可能多拿地建造門面房,沒想到踴躍參與的單位、個人太多,根本就拿不到更多地皮,只能作罷。

  這樣也好,流動資金更加充裕,有利于經營。

  黃瀚的初衷就是本著繁榮三水縣的商業街,如果響應者不多,黃瀚家就會竭盡所能拿地建房子起帶頭作用。

  既然開局西大街商業街的房產就形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黃瀚當然不屑于跟大家搶。

  其實去滬城、滬城、省城買房子更有賺頭,實在犯不著玩窩里橫。

  八四年,那個南海邊圈圈內在建的國貿大廈創造了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

  三水縣沒這個牛逼。

  但是做到了一個月內拿下基礎,半個月一層樓的神速,意味著一棟六層大樓,四個月肯定能夠封頂。

  這完全得益于三水縣運力強大,能夠保障建筑材料及時到場的緣故。

  水運有一兩千條載重八十噸左右的掛漿船,陸運除了各單位的解放、東風、躍進等等卡車,還增加了三千多輛屬于個體戶的拖拉機。

  (還是兩章,請書友們投票,謝謝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