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540章 朝鮮開化派本土見聞

熊貓書庫    重生南美做國王
🔊點這里聽書

  “吾園先生,您在外面呆了一個多時辰了,馬上中午了,天氣也熱了起來,您不如先去客棧和李大人、樸大人一塊吃了午飯,休息一會,下午天氣涼快了一點,再到外面作畫。”

  一名穿著本土樣式衣服,卻留著朝鮮發式、說著一口流利朝鮮話的男子,走到中年男子身邊,細聲勸道。

  “再等等,還有一會,就畫完了。”

  中年男子的目光依舊聚集在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畫布之上,手中的畫筆也一直沒有停下來。

  “滴、滴、滴”,蒸汽火車進站,發出刺耳的汽笛聲,待車門打開,列車上,走下一群群穿著灰綠色、黑灰色、灰藍色、白色、靛藍色等不同制服的軍人,其中,不少人身上纏著繃帶,由身邊的軍人攙扶著,走下火車。

  漢國軍裝分春秋、冬季、夏季三款,根據軍種類別不同,又細分為野戰服、作訓服、禮服以及陸軍、海軍、警備軍、民兵預備役等不同軍種軍服,款式眾多。

  拋去細微差距,漢國軍服從外觀上區分,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以灰綠色色調為主的野戰軍服、軍官制服、軍常服,裝備帝國陸軍野戰部隊,根據作戰性質、氣候不同,軍裝材質和尺寸也有所區別。

  第二類是海軍軍常服,以藍色色調為主,搭配以灰色、白色色調,帝國海軍、海岸警備隊制服皆以此為設計基調。

  第三類是灰色軍常服,上衣主色調為灰色、

  翻領為藍色、褲子鐵灰色,另外搭配黑色膠鞋或者短靴,主要裝備警備軍和民兵預備役。

  火車上走下來的軍隊數量不多,總計一千余人,其中,一半以上是身上纏著繃帶、負傷的軍官、士兵。

  即便是傷口尚未完全愈合,需要身邊戰友攙扶著行走,但是每名士兵、軍官都穿上了嶄新、整潔的軍常服,頭戴灰綠、灰藍、靛藍相間的大檐帽,帽檐正中,裝飾著手工刺繡而成的帝國國徽。

  上身穿著灰色、藍色為主色調的軍常服,下身穿著黑灰色直筒長褲,腰間束著黑色皮帶,皮帶上掛著子彈盒或者轉輪手槍,腳下穿著黑色短靴、中靴、膠鞋,面目堅毅、頑強,即便身上有傷,列隊行進時,仍然整齊有序,給人以強烈的沖擊感和震撼感。

  軍隊的出現,仿佛向平靜的河水中,扔進一顆石子,激蕩起層層波瀾,商業街上、火車站附近,自發涌出一群百姓,圍攏在軍隊隊列左右,大聲吶喊著、開心得笑著、用力揮舞著手中的旗子,跟士兵們打著招呼,不少趕到商業街附近,售賣農副產品的當地百姓,手中拿著各色水果、加工的食物、釀制的果酒、蒸煮的糕點等吃食,用力塞到從身邊經過的士兵身上。

  “阿姑、阿婆,帝國軍隊有規定,不能擅自拿百姓的東西,你們的好意我們心領了,東西就拿回去吧,不然被上級長官知道,要犯錯誤的。”

  一名肩膀負傷、年齡十八九歲的士兵,取出塞到口袋里的食物,返還到兩個中年婦女手中,臉上掛著淳樸的笑容,略帶羞澀道。

  “自家發酵的一點米酵,不值什么錢,你們在前線打仗,流血負傷,沒有你們,哪里有我們耕種的田地,孩子,聽阿婆的話,收下吧,你不收下,阿婆心里難受。”

  “長官...”

  士兵看向帶隊的上尉軍官。

  “收下吧,是阿婆的一片心意,不算你違規。”

  一名頭戴大檐帽、身前掛了幾個勛章的青年軍官出聲道:“阿婆,帝國軍人當兵打仗。為的就是讓咱們全體國民過上好日子,咱們只是分工不同,我們在前線打仗,你們在后方耕地、收割莊家,都是為帝國發展做貢獻,這是兩角錢,您收下。好好保養身體,帝國發展蒸蒸日上,以后的好日子還多著呢,您得多看看、多享享福。”

  “使不得、使不得呀,長官。”

  “阿婆。您就別推辭了,拿著吧,部隊要去長安集結修整,后天接受陛下檢閱,就不多陪您說話了。”

  青年軍官把錢強塞到婦女手中,不待她再有反應,快步離開。

  短短四五百米長的商業街,因為自發涌來的百姓過多,一千余人的部隊走了半個多小時,才算走完,當最后一名士兵離開商業街范圍,經過街區的每個士兵身上,都塞滿了各類吃食、特產,作為帶隊的連、排級軍官和專業士官們,每個人都多多少少,拿出身上的零錢,塞到百姓手中,作為對百姓自發的擁護行為,表示感謝。

  “智昌先生,”

  “李大人、樸大人見多識廣,出海訪問過東瀛、美國、英國、德國,

  西方諸國的軍隊,在對待本國國民時,也是如漢國軍隊這般嗎?”

  中年畫師停下手中畫筆,被剛才看到的一幕震撼住,詢問道。

  “不曾如此,英吉利、法蘭西、德意志等西方列強,雖然政策開明,國民地位高于朝鮮,但是軍隊與國民之間的關系,卻遠沒有漢國緊密。”

  “天朝上國、王者之師!南美漢國才是真正的天朝上國!王國應當向漢國學習,改革開化、富國強兵、恪守華夷之分、重振東海三千里河山!”

  中年畫師扔掉畫筆,神情激揚道。

  “國內局勢動蕩,東瀛、露西亞等國用心險惡,尤其東瀛,多次策劃政變、派遣軍隊,企圖干預王國內政。

  王妃娘娘心憂國事,每每提及國事衰弱、民生疾苦,總是淚流不止,

  況且最近兩年,因為百姓貧困,活不下去,同意漢國使節建議,將自家適齡女兒遷移至南美本土居住,以換取糧食物資,引得部分大臣不滿,欲唆使國王殿下禁止國民出海,王妃娘娘擔心此舉引發漢國不滿,所以特派遣我等,以商人身份,前往漢國,探查、了解漢國國情,

  若是漢國果如周領事所說這般實力強大,又愿意協助王國進行開化改革,則一方面可以達成富國強兵的目標,另一方面也能引入一股新勢力,遏制東瀛、露西亞對王國的滲透、威脅。

  女真竊居中原,非華夏正統,我東海大國,世受圣人教導,情勢所迫,不得已尋求女真庇護,卻也不能忘了華夷之別,若是國家富強,定當脫離女真掌控,復興我東海中華大國之地位。”

  朝鮮內部,一直存在華夷之辯和事大主義兩種觀念,在文化認同領域,強調自己小中華的身份,認為明朝滅亡后,朝鮮就是中華文化的正統繼承人,甚至興起過討伐清庭的念頭,最后因為實力差距過大和被女真數次進攻、擊敗的教訓,沒敢輕舉妄動。

  事大主義則是在認清自身與中原的實力對比差距后的現實做法,即政治和軍事上,尋求清庭的庇護,但是在文化認同上,仍然以中華正統繼承者自居,以緩解臣服清庭所產生的屈辱心態。

  “不曾想錯過了漢國與洋人交戰的時機,若是早出發兩個月,興許能夠趕上漢國海軍與巴西洋人海軍的決戰,以及前往巴西國首都,親眼看看漢國軍隊與巴西洋人的作戰。可惜呀,可惜。”

  “一戰消滅數十艘鋼鐵巨艦!聽聞巴西洋人的海軍實力,不遜色于東瀛人,巴西洋人的海軍都擁有這般實力,南美漢國海軍該是何等強大,才能一戰殲滅強敵!真想實地看看漢國海軍的風貌!”

  前來喊話的朝鮮青年感嘆道:“進入南美漢國本土一月有余,沿途風俗習慣、百姓口音與遠東大陸一般無二,但是工業、商業、軍隊、官府、國民精神面貌等方面差距,卻宛如天地之別。東瀛國內的變化已經足夠震撼人心,可是和漢國相比,東瀛國內的變化和成就,卻遠遠比不上南美漢國。

  一戰滅敵10萬,拓土百五十萬平方公里,一場戰爭下來,獲得的新國土面積,有七個半王國這般大。漢國的實力毋庸置疑,如果能夠得到漢國相助,王國國內的開化改革和國家局勢,應當會有根本性的改善。”

  朝鮮青年分析過后,用手擦了下頭上鬧出的汗水,想到了出來的目的。

  “吾園先生,外面太熱了,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我幫您收了畫布,咱們到客棧,邊吃飯邊與幾位大人商討往后的方案。”

  “是該吃飯了,那就麻煩智昌先生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