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早上,亞松森,緊閉的城門緩緩打開,一隊騎兵奔到門外,隨即四散前往周邊地區傳遞命令。
天氣陰沉得可怕,不到下午三點,天色就突然暗了下來,“咔嚓”一道閃電劃破天際,緊接就是一陣轟鳴的雷聲。
“下雨了,雨季到了。”
感受到淋在身上的雨水,伏臥在一片丘陵樹林中,穿著傳統巴拉圭服飾的一名成年男子,低聲道。
“再忍耐一會,要等的目標應該快到了。”
一個相似打扮,年齡三十余歲,臉上有一道傷疤的男子叮囑道:“薩普卡伊距離烏尼翁約20公里,根據上午從烏尼翁收到的情報分析,亞松森出發的傳令兵,在烏尼翁休息停留時間不會超過3個小時,估摸著時間算,應該也快到了。”
“難道亞松森方面有什么大動靜?進入巴拉圭境內兩個多月,頭一次看到巴西人派出這么多傳令兵傳遞消息。”
“再等等吧,等抓住了傳令兵,審問下就知道了。”
刀疤臉男子邊說,邊用手撫摸著右邊邊放置的一把弓駑,提醒道:“待會巴西傳令兵到了,所有人聽我命令行事,周建業吳向文洪正平你們三個配合我瞄準軍馬射擊,盡量不要傷了傳令兵。”
“明白,中尉。”
被點到名的三人每人右手邊也各自放置了一把弓弩,距離三人不遠處,仔細觀察的話,也能發現數個做相同打扮的成年男性。
“踏踏踏”急促的馬蹄落在路邊的小水坑中,帶起一陣泥濘。
“來了,大家做好準備!”
兩名身穿淺白色軍裝身后背著鼓囊囊行軍包的巴西傳令兵騎著馬行進,沒有注意到小路兩旁窺視的身影。
“嗖嗖嗖”......數支弩箭射向小路中央,目標直智傳令兵身下的兩匹軍馬。
“撲騰”軍馬被弩箭擊中,巨疼之下,揚起上蹄,將身上的士兵摔在地上。
“沖出去,抓住他們!”
刀疤臉男子一躍而上,扔掉手中的弓弩,順勢抽出掛在跨間的一把手槍,沖到了小路上!
“砰”!一個傳令兵努力踉蹌著想要站起身,隨即便感受到一陣劇烈的暴擊,重又摔倒在泥濘中。
“拿出繩子,把他們綁起來,注意,小心別弄壞了他們身上背的行軍包,里面的東西有用!”
刀疤臉男子按住一個倒地的傳令兵,指揮道:“留下幾個人收尾,其他人押解俘虜返回營地。”......
巴拉圭境內,尤其是南部、巴拉圭河流域沿岸、巴拉那河流域沿岸等地區,活躍著數十支類似刀疤臉男子的小隊,人數從幾人至幾十人不等,他們是漢國方面派遣至巴拉圭境內的滲透部隊,主要負責搜集打探巴西共和國軍隊的兵力調動分布運輸等方面的情報,這些滲透小隊成員以巴拉圭混血兒和歸化的巴拉圭人為主。
1868年第一次巴拉圭戰爭結束,距離現在已經過去21年,第一批跟隨起義華工遷移至漢國定居的巴拉圭適齡婦女們,她們跟華人男性們結合生下的后代,年齡最大的也有20歲,巴拉圭混血兒以及那些母系方面的歸化親屬,在漢國陸軍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巴西共和國入侵巴拉圭,借助巴拉圭混血兒和歸化巴拉圭人對當地的熟悉以及文化血脈上的親近,把他們派遣至巴拉圭,能有效降低與當地人的隔閡,更有利于開展情報搜集工作。
巴拉圭正式進入了雨季,連續下了三天的大雨,至10月12日,雨勢才小了一些。
大雨打亂了漢國、巴西共和國雙方的作戰計劃,從亞松森通往虎美塔要塞的陸上運輸通道中斷,漢軍對虎美塔要塞的進攻也暫停了下來。
雨季的威力不僅在于阻斷陸路交通運輸,由此帶來的非戰斗減員,也是對雙方的一大威脅。
盡管漢國方面提前做好了雨季防范的準備,依托巴拉圭河水上航路,囤積了足夠7萬人使用的雨衣雨披斗笠膠鞋等防雨用品,但是短短三天,還是有100余名士兵因為修建物資儲備倉庫、營地風險原因淋了雨,感冒發燒,喪失了戰斗力。
距離虎美塔要塞約6公里處,漢軍沿河岸建立的大營,陸續有完成物資裝卸的蒸汽輪船,以十余艘為一隊,結隊向下游駛去。
河岸大營,一排排帳篷木屋綿延七八公里。靠近臨時修筑的倉庫旁邊,依舊留有數輛破損的馬車,倒塌在泥濘中,尚未得到清理。
“河岸通往大營的方向,幾名身著白色海軍禮服的軍官,走下炮艦,在一名陸軍軍官的引領下,走了過來。
“三位長官,陳將軍和諸位長官就在前面那座營帳內,請跟我來。”
“好的,中尉,麻煩了。”
為首軍官點頭致謝,隨即進入營帳內。
“好的,人都到期齊了,徐少校,你向大家介紹下當前敵軍情況。”
第一師師長兼亞松森戰線總指揮陳宗柏看向一名參謀軍官,吩咐道。
“遵命,將軍。”
青年軍官起身,走向掛在正中央的一幅行軍地圖,開口道:“根據最新截獲的情報顯示,巴西方面正在收縮兵力,亞松森沿線區域,敵軍撤離了皮里維斯薩普卡伊烏尼翁等總計大小七處據點,將該處兵力集中至亞松森、安特克拉港、康賽普西翁三地;巴拉那河流域方向,敵人放棄了毛里西奧埃爾多拉多蒙特卡洛貝亞維斯塔奧維拉五地。兵力集中于杜伊瓜蘇港、瓜伊拉、比亞里卡三地。
進入巴拉圭以來,敵人先后進行了兩次動員,第一次向前線增加了2萬兵力,第二次增加了3萬兵力。
當前敵軍分布情況如下:
亞松森沿線:虎美塔要塞2萬人,卡拉佩瓜5000人,亞松森4萬人。安特克拉港1.5萬人,康賽普西翁1萬人。;
巴拉那沿線;比亞里卡1.3萬人,瓜伊拉8000人,杜伊瓜蘇港1.6萬人。
另有1.5萬人,正從巴西國內趕往巴拉圭前線,預計一個月內將陸續抵達。”
“算上增援部隊,巴拉圭境內巴西共和國軍隊總數約14.2萬人,亞松森沿線接近10萬人,巴西共和國方面后續會不會繼續向巴拉圭境內增援兵力?”
第二混成旅旅長陳德潮問道。
“可能性不高,巴西共和國總計動員了26萬士兵和15萬軍事輔助人員,除去用于巴拉圭方向的14.2萬人。與本土接壤的巴拉那州等地區部署兵力約4萬人,與巴西帝國接壤區域部署兵力約3.8萬人,剩余兵力留守巴西共和國境內各地。至于輔助軍事人員,約有一半用于巴拉圭戰線。”
“還有一個情況,巴西共和國雖然征調了26萬士兵,但是其中具備基礎戰術素養的人數,不會超過12萬人,而且武器裝備也是一個大問題,為了武裝征調的26萬大軍。里約熱內盧方面正在想盡辦法向英國美國法國等國家或是用現金或是用抵押等方式采購武器裝備。由此看出,巴西共和國軍隊數量的增加,并不會過多影響巴拉圭戰事的發展。”
“本土方面,第二批動員部隊預計待時機成熟時,投入對巴西共和國的戰爭,主要包括囤駐于香河市(波薩達斯)的4萬人,洛寧縣(福莫薩)2.5萬人,與巴西共和國巴拉那州一線接壤地區5萬人。以警備軍和民兵預備役為主的二線部隊7萬人,巴拉圭巴西共和國方向總動員兵力27萬人。”
陳宗柏總結道:“擊敗巴西共和國軍隊不難,要想達成陛下制定的戰略目標,在外界力量進行干預前,解決掉巴西共和國主力部隊,卻也需要諸位同心協力、通力合作。”
“當前第一要務是消滅或者重創亞松森一線敵軍主力。”
吳鳳思索道:“按照敵我雙方最新兵力部署分析,為達到該目標,有五條行軍路線,
第一,消滅比亞里卡守軍,占領當地火車站,從東南方向發起對亞松森進攻,威脅亞松森側翼防線。
第二,繞過虎美塔要塞,走水路進攻亞松森西南方向的安特克拉和康賽普西翁兩地,切斷亞松森一線的水上運輸補給路線,并從兩地登陸,迂回攻擊亞松森。
第三,將主力部隊囤積于巴拉那河流域,占領杜伊瓜蘇港瓜伊拉兩個核心據點,再從西北方向折返行軍,前后夾擊亞松森。
第四向西大迂回,穿過原始森林,繞至虎美塔要塞西南側翼,對虎美塔要塞形成大包抄,解決虎美塔要塞對巴拉圭水上運輸路線的威脅。
第五,從正面進攻,依次拔掉虎美塔要塞、卡拉佩瓜等防御支點,穩步向亞松森推進。”
“從巴拉那河折返攻擊亞松森,戰線過長,而且占領杜伊瓜蘇港瓜伊拉以后,敵軍也可通過南馬托格羅索州方向,進行陸路補給運輸,很難徹底切斷敵軍同巴西本土方面的聯系。
不解決虎美塔要塞,走水路進攻亞松森西南方向的安特克拉和康賽普西翁兩地,也時刻面臨虎美塔要塞對巴拉圭河水道運輸補給路線的威脅,如果同時從巴拉圭河和巴拉圭河水道迂回進軍,然后再從北部齊頭進軍合圍,進攻難度最低,但耗時最久。”
“比亞里卡至亞松森一線地形狹窄,兵力不易展開,從該方向進行輔助攻擊還行,要想突破亞松森防線,還是要從其他方向想辦法。”
“向西迂回包抄虎美塔要塞,雨季行軍是個大問題,如果行軍途中,連續遭遇暴雨天氣,由此帶來的非戰斗減員,恐怕非常嚴重。”
“穿越原始森林,迂回包抄進攻虎美塔要塞,彈藥藥品食品受潮損害也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因素。”
“無煙火藥相比黑火藥,更耐潮濕腐蝕,但雨季下的巴拉圭原始森林,在這個鬼地方行軍,不可控因素太多,還是算了。”…
在南美洲行軍打仗,天氣和自然環境也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有時候甚至是決定性因素。
“王良登中校,依照你們獲取的巴拉圭河水域情報和經驗判斷,揚武級穹頂裝甲巡洋艦能否開到亞松森一線水域。支援陸軍對虎美塔要塞的進攻?”
“依照巴拉圭河亞松森一段水域歷年水文數據參照,10月下旬至11月初,水位最高,能夠容納輕型巡洋艦通航。”
王良登是本土成長的新一代海軍軍官,調派至內河艦隊服役后,對巴拉圭河流域的水文情況有一定的分析和了解。
“巴拉圭地形復雜、丘陵森林、河流交錯,重型武器運輸不易,攻擊虎美塔要塞,需要海軍方面派出有力艦船協助。”
從內河艦隊方面確認了派遣輕型巡洋艦進入巴拉圭河水域作戰的技術可行性,陳宗柏決斷道:“我準備向陛下申請,待降雨持續一段時間,巴拉圭河亞松森沿線水域水位上漲至一段程度,從海軍方面調派兩艘揚武級穹頂裝甲巡洋艦進入內河流域,為攻擊虎美塔要塞提供必要的重火力支援。”…
揚武級穹頂裝甲巡洋艦標準排水量2400噸,
裝備155mm重炮4門,(左舷右舷各一座雙聯裝炮塔,水壓動力,每門炮重4.75噸,35倍口徑,75mm榴彈炮2門,
37mm五管哈乞開斯機關炮 4門、57mm、47mm哈乞開斯速射炮各2門,14寸魚雷發射管3具(兩舷各一具、艦尾一具,備有21枚魚雷)。
按照西方標準,屬于輕型巡洋艦,裝備的4門155毫米重炮,火力強大,可有效摧毀以磚土結構為主的要塞防御體系。
19世紀70年代以后,隨著工業技術的突飛猛進,后膛鋼炮大量裝備各國部隊,軍隊的攻堅能力大幅度提高,類似虎美塔要塞這種城堡式的要塞防御體系,面臨重型鋼制火炮的攻擊時,能發揮的作用已經比不上20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