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四百零二章 大擴軍

熊貓書庫    重生南美做國王
🔊點這里聽書

  1889年1月18日,南美漢國一年一度的大朝會上,李明遠首先宣布籌備立憲和確立儲君繼承人順序的事情,稍后,他又對事關本土發展的幾件大事一一做出決議。

  “本土百姓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每年新入籍的移民與本土百姓的矛盾也積累的越來越深。

  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新移民,在抵達本土之前,是窮苦家庭出身,他們身上沒有錢財,還牽著政府、船幫、蛇頭的外債,經過海岸港口審查,獲準進入本土以后,為了還掉身上積壓的債務,也為了過上有土地有糧食的生活,新移民們普遍進入碼頭苦力、三輪車夫、鄉村小貨郎等低門檻、低技術領域。

  新舊百姓想點錢謀生,都不容易,先期安定下來的百姓們,擔心新移民們搶了他們的飯碗,心生不滿,并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但是,透過新舊移民間的部分矛盾沖突,諸位也應該看到直指問題核心的本質事實。

  新移民們為什么會比部分舊移民在低技術領域更具備競爭力?本土每年新生嬰兒數量超過四十萬,以各種方式進入本土的移民數量達到六十萬,僅僅依靠新增人口,本土的人口總量便能實現快速增長,為什么還要多此一舉,跨越半個地球的距離,費勁心思從遠東引進移民?”

  李明遠一次性拋出兩個問題,目光看向角落里毫不起眼的何子淵,認真道:“臨淑,你是如何認為的?”

  獲得臨朝聽政的機會,何子淵猜測到李明遠可能會在朝廷上當眾出題校考自己,因此在聽到李明遠的提問后,短暫的激動過后,便迅速調整好自己的心緒,有條不紊的回答道:“回稟陛下,臣以為,國民乃國家之根本,國民數量不足,國家發展受到限制,

  遍觀工業、軍事、農業諸領域,皆需要大量青年勞動力補充輸入,

  雖然大部分的新移民目不識丁,無法從事技術水平工作,但是,單單農業和低端輕工業領域,每年六十余萬的新增移民,便能夠為國家總體發展帶來巨大的好處。”

  “回答的不錯。”

  李明遠出聲肯定了何子淵的見解,補充道:“無論是從國家大義,還是實際需求方面考慮,未來二十年內,持續從遠東地區獲取移民輸入的方針不會改變。

  “陛下英明,帝國領土南北橫跨萬里,良田沃土無數,堅持移民輸入政策對本土大有裨益,確是不能因為部分民眾的反對而中止移民運輸行動。”

  “本土國民數量僅僅1700余萬,與西方列強國家相比,遠遠不足,現在便討論中止移民運輸計劃,實乃誤國之言,臣懇請陛下嚴懲提出此決議者!”

  皇帝明確表態支持繼續堅持移民運輸政策,下面的官員紛紛贊同道。

  “新舊移民之爭,本質上的原因是國民受教育水平偏低,一部分較早移居本土的百姓,或是錯過了受教育年齡或是本身接受新事物能力程度較低,導致無法跟上國家發展步伐,只能采取出賣體力的方式與新移民爭取低微的勞動報酬,這種現象在移民運輸行動持續進行期間,將一直存在,

  第一代新移民可塑造程度低,即使接受了簡單的掃盲教育,其中的絕大部分人,也達不到進入核心工業部門的標準,所以,從最初執行移民運輸行動的時候,中央朝廷(政府兩字容易和諧,以朝廷取代)給第一代移民的定位便是農業和初級工業從事者,而不是中堅的重工業建設者。”

  李明遠停頓了一會,觀察了一番宮殿內眾人的反應,繼續解釋道:“建國前期,本土將長時間處于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的過渡階段,在這個過程中,農業、畜牧業、農產品加工業是促進國家發展的主要推動力,沒有每年遷移的移民投入到農牧業生產領域,沒有人數占據總人口九成左右,在低技術領域辛勤勞動的第一代移民,本土也不可能在二十一年間,獲得發展工業所需的起步資金。

  工業、農業皆為國家根本,身無所長,只有一身勞動力的新移民和接受西洋教育的留學生們,同樣是大漢帝國的國民,無論他們在經濟領域做出的貢獻如何,在法律和社會側面上,他們的地位都是平等的,這一點便是實行君主立憲制度的意義,也是身為古老華夏族群一員,理應為處于艱苦狀態下的遠東同胞,所做出的一點努力。

  所以,將新舊移民間的矛盾沖突擴大化,完全沒有必要,作為朝廷官員,諸位的責任是將鼓勵生育的政策徹底落實下去,解決第一代移民的后顧之憂,讓他們能夠積極的為國家繁衍、生養后代,然后,在新生代嬰兒的基礎上,從小學開始對他們的孩子進行教育,由二代本土化新生兒起,完成教育普及任務,進而將新一代國民的受教育水平,提高到符合工業化發展要求的程度。”

  “陛下英明,臣等謹記陛下教導。”……

  大朝會整整進行了一個上午的時間,下午兩點多,參與朝會的文官們相繼離開皇宮,而陸海軍的主要將領,則被留在議政殿大廳內。

  “實行立憲制度的時間表,大家都看到了,年間籌備立憲,籌備立憲期間,朝廷政務機構和陸海軍機構都要進行大規模改制,

  陸軍部和海軍部作為負責陸海軍日常管理機構,將納入國家政務體系,陸軍部大臣和海軍部大臣成為內閣一員,接受內閣首輔管轄。”

  “陛下,臣斗膽問一句,陸海軍日常訓練和部隊、艦隊武器更換,是否也要上報內閣首輔?”

  “不錯,軍隊日常管理和軍費支出等問題,都要上報內閣首輔,不過審核、批準的權力并不全在內閣首輔手中,

  在內閣之外,還會新設一軍務管理委員會,委員會負責人由朕兼任,主要成員由陸海軍大臣、陸海軍總參謀長、內閣首輔、內閣各部總長等人組成,一切有關軍隊日常管理、部隊對外作戰的事項,先發往內閣報備,隨后再由軍務委員會審核和決議,最后交由陸海軍參謀部統一執行。”

  軍隊日常事務管理和作戰計劃制定的權力被分割到兩個不同的部門,不過,因為陸軍、海軍缺乏威望深重的將領,陸軍部大臣、海軍部大臣、陸軍總參謀長、海軍總參謀長職位一直由皇帝李明遠兼任,

  身兼數職,大小事務皆出于上,即使李明遠精力異于常人,也逐漸感覺到有些吃不消,因此,借著君主立憲改制的機會,李明遠打算卸下一部分職務,將陸海軍四個最核心的職位下放給軍隊將領。

  “帝國軍隊歷經大小數百次大戰,諸位將軍皆為國家中流砥柱,軍事經驗豐富,指揮能力出眾,所以,朕想從你們中間挑選出合適的人選,接任陸海軍大臣、陸海軍參謀總長四個要職。”

  李明遠不緊不慢的說出一段話,卻在近百名將領間引起巨大的波瀾,陸海軍大臣和參謀總長是軍隊中最高的職務,能夠登上其中之一的職位,可以說是所有帝國官兵的夢想,而他們作為軍隊的高級將領,無疑比普通官兵更有觸摸到帝國國防軍核心職位的機會。

  近百名將領們齊齊將目光聚集到李明遠身上,看著眾人火熱的眼神,李明遠呵呵笑道:“陸海軍四長官的人選,朕心中初步有了決斷,陸軍大臣一職擬定由第一師師長羅林山擔任,陸軍總參謀長一職由趙永增擔任,海軍部參謀長和海軍部大臣分別由陳森和李漢接任,而至于四位將軍升任四長官職位后留下的空缺,以及1890年大擴軍計劃,增加的各級職位,由陸海軍聯合軍事演習的成績作評斷依據。”

  三五年一小打,十年一大打,南美周邊日益變化的局勢和美國對南美各國經濟領域的持續滲透,使得李明遠不得不將擴軍計劃再次提前。

  “陸軍方面,騎兵師、炮兵師人數維持在1萬人左右,重炮團接收本土生產的155毫米重炮,擴充為獨立炮兵旅,編制5200人。

  主力步兵師數量增加到十二個,新擴建四個步兵師,部隊編制人數由1.2萬人分別增加至1.5萬和1.8萬,

  1.8萬人編制為甲等步兵師,額外配備一個105毫米炮兵團和一個重機槍營,預備編練四個甲等步兵師,1.5萬人為乙等步兵師,配備標準化武器,預備編練八個乙等步兵師。

  甲等步兵師和乙等步兵師皆直轄四個大編制步兵團,每個步兵團由2200人擴增至3000人,

  大編制步兵團實行小排、大連制,一個步兵排32人,

  一個連下轄四個步兵排,一個淄重班,一個連指揮部,共183人。

  一個營下轄三個連共657人。

  每個團增加一個重機槍連,一個重機槍連配置六挺重機槍。

  恢復第一、二、三混成旅編制,每旅下轄兩個大編制的3000人團,搭配炮兵營、警衛營、工兵營等部隊,編制9000人,

  大擴軍之后,

  陸軍總兵力擴充至23萬,海軍方面,水面艦艇部隊4500人,海軍陸戰隊4000人,海島、基地守備和配屬部隊7000人,海陸總兵力約25萬。”

  李明遠把擴軍計劃的主要內容告訴眾人,隨即提醒道:“巴拉圭國王小洛佩斯重病纏身,為應對巴拉圭變局,擴軍工作務必于一年半內完成!”

  “是,陛下!”

  “陸海軍聯合軍事演習也是重中之重,陸海兩軍各部門要做好協調準備工作,不能出現重大失誤!”……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