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朱慈烺在心里又打了幾遍腹稿,精益求精的修繕了幾遍即將要說的一番話,讓接下來的一番話盡量沒有多余的閑言碎語,盡量有說服力。
一盞茶過后,太子朱慈烺再次開口說話了,鄭重的說了兩個字:“門生。”
只是這兩個字門生,內閣首輔溫體仁放慢了腳步,生怕打擾了太子朱慈烺的思緒。
崇禎和王承恩則是陷入了沉思,思索這兩個字的含義,顯然有些不明白門生怎么解決軍頭問題。
畢竟兩個詞代表著南轅北轍的兩件事,完全沒有任何的聯系。
太子朱慈烺沒有給他們繼續沉思的時間,恰到好處的繼續說道:“大明以孝道治天下,師徒關系在官場上是一種形同于父子的紐帶,甚至是比父子關系還要深厚。”
“父皇最擔心的應該就是邊關的總兵參將們,有一天上演一出黃袍加身的昆劇。”
“能不能成功另說,關鍵是這種事帶來的政事影響極為惡劣,只要有了第一起黃袍加身,在這個大亂年間動了小心思的軍頭們很有可能效仿這種行為。”
“外有建奴虎視眈眈,內有闖賊四處破壞,如果這種時刻軍頭們再產生變故,大明真的就萬劫不復了。”
崇禎、東廠督公王承恩、內閣首輔溫體仁三人看著侃侃而談的太子朱慈烺,哪里還會把他當做一個孩子,幾乎已經視作了一位正常闡述治國良策的宰輔了。
尤其是憂心于國事的崇禎,隨著太子朱慈烺話語的起伏,心神竟是受到了影響,產生了一股緊迫感。
期待的看向了太子朱慈烺,希望他真能說整頓軍頭問題的治國良策。
太子朱慈烺的這番話看似只是在敘述自己的想法,其實用上了《偉人生平傳記》里的做工作技巧,沒想到還真的挺好用。
效果顯著的牽動了崇禎、東廠督公王承恩、內閣首輔溫體仁的心情,以這三位的見多識廣只是因為一番話就產生了緊張和壓迫感。
太子朱慈烺心里對于偉人的崇拜,瞬間上升到了崇高的地步:“如果這些手握重兵的總兵參將們成了天子門生就不一樣了。”
“就算是某位軍頭黃袍加身的造反了,那些作為天子門生的軍頭們不僅不會一起跟著造反,反而會產生極大的震怒。”
“造反的軍頭要殺的不是皇帝,而是要殺他們的恩師,要殺他們的父親。”
“俗話說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有人要殺軍頭們的父親,父皇覺的這些軍頭們會有什么反應。”
乾清宮內一共有五人,除了正在談論軍頭問題的四人,還有一名負責記載起居注的親信太監。
這名已經暗地里投靠了東廠督公王承恩的親信太監,聽到太子嘴里說出了殺皇帝這三個字,心驚肉跳的差點沒給嚇人。
這三個字是個大忌諱,當著誰的面說都不能當著皇帝的面說,尤其對于太子來說更是忌諱莫深。
崇禎顯然沒有在意這個問題,天子門生四字如同一道劃過黑夜的雷電,瞬間照亮了永遠只會處于黑暗中的黑夜。
都已經沒有心思在意殺皇帝三個字了,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很快露出了大笑,看向了東廠督公王承恩和內閣宰輔溫體仁:”兩位覺的我兒如何。”
稱呼里已經沒了朕和皇兒,變成了極為親近的我兒,分明就是一個鄉野百姓出身的父親在炫耀高中狀元的兒子。
這其中自豪感都能讓一位父親喜極而泣了,大喊一聲死而無憾了。
內閣首輔溫體仁恢復了那副富家翁般的笑瞇瞇,很少夸贊旁人的他,由衷的感慨道:“太子的才干當是臣之十倍。”
你之十倍?
王佐之才荀彧就是這么夸贊諸葛亮的,這個馬屁拍的可真是無色無味,卻又極為響亮。
崇禎很快就理解了內閣首輔溫體仁的意思,這是在說太子朱慈烺的才干已經達到了智圣諸葛亮的地步,笑罵了一句:“溫閣老也會溜須拍馬了。”
內閣首輔溫體仁反倒是認真的說了一句:“不是臣在逢迎皇上,說的都是內心真實的想法。”
從一句天子門生的震動里回過神的東廠督公王承恩,也是認真的附和了一句:“太子還沒成年就有了這等見識,等到太子及冠以后說不定就是我大明的諸葛亮。”
大明受《三國通俗演義》、《水滸傳》等話本的影響極深,諸葛亮不管是在民間還是在朝堂,都是公認的歷朝第一治世能臣。
崇禎聽到自家皇兒接連得到內閣首輔和東廠督公的比喻,還是發自肺腑的比喻,心里極為的自滿。
崇禎為了避免皇兒驕傲自滿,也沒說些夸贊的話,只是難得的笑道:“你皇后想你了,去后宮一趟吧。”
太子朱慈烺還有一些事情不明白,著急回去找恩師朱舜商量,恭敬行禮過后便離開了。
東廠督公王承恩突然問了一句:“皇上,太子以后.......”
崇禎瞪了一眼王承恩,又是猛拍了一下御案:“以后要多去去工業侯的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