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大學者,乃有名師,方可為之也。”郭繼恩沉吟說道,“目今國家多難,戰事未平,天下黎庶,識字者十才二三。是以眼下緊要之事,仍是多設小學,無論縣、鄉。此為學政之本——慢說河南、關內等處,便是如今被目為天下模范之河北,據戶部核計之數目,這幾年雖是建起了數千所小學,入學之孩童逾三十萬,然河北之境,髫齡稚子何止百萬!河北尚且如此,遑論別處?”
“朝廷視小學為關乎國計民生之大事,下官豈有不知。”許伯英扶額嘆息,“只是鄉野愚夫,每以種田不用念書之語搪塞,又有以為能識得名姓便心滿意足者,刮風下雨、婚喪嫁娶,皆令學生告假。是以豫北幾處府縣,頗有春全夏半秋不齊之語,也著實教人氣恨。”
“關內也有俗諺形容此等情形,道是春滿堂、夏減半、秋零落、冬不見。”郭繼恩搖頭苦笑,“春天入學之孩童頗齊,麥收秋收之時,又不得不幫著家里做活。及至冬日,貧家子又得拾糞拾柴——正所謂萬事開頭難,此等大事,自然不能一蹴而就。照本帥的念頭,比及三年,各處府縣能令半數之孩童入學,咱們才算是略有小成。”
許伯英瞅著他微微嘆氣:“都帥為何如此執著于這費力難為之舉也。”
“先前某與霍真人的念頭,是欲令普天之下,村村皆有小學,如今瞧來,這個念頭還是太過粗疏,須為細訂。”郭繼恩不顧許伯英的質疑,繼續說道,“小學之教,無論貴賤,皆令入學。學生僅需自備飯錢,余者,一律免之,課本亦由公中發給。準以義田、祭田之產提作學款,校舍可多用廟宇、祠堂、或是縉紳之捐贈。教師俸祿,比照縣吏,另給每日粟米一斤二兩,學田租種,可以改為自種,這便是官辦民助的法子,咱們還要以工養學,以農養學…”
郭繼恩也不管許伯英聽得目瞪口呆,自顧自滔滔不絕,末了又意猶未盡說道:“依本帥之見,學使要辦大學堂,倒不如先辦一所教師學堂,才是正經要事也。”
郡主、顧蓓、許云蘿等,早就執筆詳為記錄,許伯英回過神來,作揖說道:“方才都帥所言,各處縣城,無論何種情形,學款務必籌措妥當,下官謹記,仔細督之,絕不敢馬虎大意。不過,下官以為,這河南之地,大學堂還是要辦起來。若是朝廷不允,下官便召集各府賢良,自為措辦。大不了,某辭了這官,去做山長便是。”
望著許伯英執拗的神色,郭繼恩也有些無奈:“許學使既有如此志向,本帥自然也不會阻攔。不過,方才所言,亦請學使勉力為之,這也是本帥殷切之望也。”
他說著又轉頭吩咐那幾個女孩:“抄記之后,便著人送入京師,遞至霍真人處。”
用飯之時,孫光祖也從觀察使衙署趕來作陪。李進獻和元燾卻并未跟著一塊過來。郭繼恩便吩咐孫光祖坐在自己旁邊,將許伯英打算籌辦河南大學堂的念頭告訴了他:“朝廷的銀子,近半都被本帥用做軍耗,這筆學款,著實是為難。許學使之意,是打算河南自為措辦。若他有遇為難之處,還請孫都使鼎力相助之。”
“是是,”孫光祖恭謹點頭,“都帥曾言,以教乃致邦固,以學乃致民智。大學堂之事,下官時刻牢記,時刻牢記,衙署便是砸鍋賣鐵,也一定會將這大學堂給辦起來。”
郭繼恩欲言又止,他轉頭瞧瞧正在與田友信說話的許伯英,又對孫光祖說道:“今日膳堂做了鯉魚,豈其食魚,必河之鯉——此乃天下美味,二位父母官,須得多用些才好。”
兩位地方大員用過午飯,預備告辭之時,郭繼恩才思忖說道:“兩淮戰事,多半年內即可徹底平定,汴梁乃無兵火之憂,其當天下之要,總舟車之繁,有運漕之便,興盛超于洛陽,只是這一二載之事也。許學使既有措辦大學堂之意,汴梁原有之中州貢院,可暫定為校址。”
他瞅著許伯英,輕輕笑了笑:“不管怎樣,學憲大人還是應當盡快致書燕京,政事堂諸相,多少會相助一二。”
孫光祖連聲道謝,許伯英卻沒有說話,只是深深作揖,然后兩人告辭出了膳堂。待出了管城縣衙大門,許伯英低聲喟嘆:“自今往后,東都再不復往日繁華矣。”
孫光祖乃是從河北升遷而來,體味不到許伯英的心境,只是笑道:“東都沒落,許學憲何不早日將衙署搬來,咱們遇事也好就近商量,豈不便捷。”
膳堂之內,郭繼恩這才轉頭對許云蘿笑道:“許學使終究是名士性情,我不贊成河南地辦這大學堂,他便老大不高興,連話都不愿意再與我分說了。”
許云蘿沒有接話,倒是祝同文低聲笑道:“都帥明鑒,這興辦大學堂,流芳后世之舉,天下文士,無不好名,自然都會竭力倡議之。此事說到底,學使未必就沒有心思。”
“祝參謀所言極是,都帥大興小學之議,費力難為,又政聲不顯。”田友信也贊成,“若非朝廷手段強硬,此事十九會半途而廢。不過,卑職家世寒賤,向學甚為艱難,乃深知都帥此議,合乎圣人之道,真正是遠澤后世,官府理當一以貫之也。”
顧蓓有些驚奇地瞅著他,此人能坦然說出家世寒賤之語,殊無忸怩之色,可見其人胸襟,她不禁又細瞧一眼。田友信便作揖道:“不知顧典書可有指教?”
“沒有。”顧蓓恢復了冷漠神色退至一旁,等著眾人都離開膳堂,才慢慢跟上。
回到節堂,郭繼恩湊在輿圖之前,仔細打量,又轉頭對海拉蘇、祝同文說道:“那位呼霸王,必遣援軍來救襄陽。擊退援軍,則襄陽必克,唐成義此時想必已趕至樊城大營,石忠財如今卻在何處?”
祝同文稟道:“燕州軍第七師留駐新野,石軍監已率燕州一師、三師南下,眼下到了何處,尚不知曉。”
郭繼恩聞言點頭:“咱們也要收拾行裝,預備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