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四十九章 火神節

熊貓書庫    世蹉跎兮自逍遙
🔊點這里聽書

  徐小張與謝禹已經分開三天了。他跟著謝禹留下的玉,找到了龐大地牢中謝禹想要他尋找的東西...公輸木玖的炁。

  他明白了謝禹的意思。

  跟著謝禹留下的這條線索追尋過去,徐小張來到了鳳翔郡的首府鳳翔邑。

  鳳翔郡,乾邑以西,秦嶺以北地區所在。太浩二年統籌區域規劃改為鳳翔郡,太浩二年罷,曾一度改稱王衛郡。

  鳳翔臨近洛邑,四通八達,地處王畿,上接并州,下連晉地,東達齊魯,號稱五州通衢,又號京西壁壘。

  鳳翔的民俗多樣,有齊魯的豪爽,徐晉的精明,并幽的慷慨,包羅萬象,是天下有名的大城...

  再過十幾天便是火神節,火神,即祝融遂人,火神節,顧名思義,是敬奉為人類帶來火種的火神。

  火神節是周王朝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也是整個華夏民族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這里補充一點...祝融并不是人名。

  祝融是上古時期,第一任夏官火正的名字...后世也多用祝融來稱呼火正。

  九州神祇筆錄有記載:“燧人為“夏官祝融”。這句話明確的告訴我們祝融是夏官,也就是火正的官名。除了九州神祇筆錄以外高古書也有祝融是夏官官名的記載。高古.武王二十九年說:“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里面提到的木正即春官,火正即夏官,金正即秋官,水正即冬官。所以高古所說的火正曰祝融,意思就是夏官的官名叫祝融。

  九州神祇筆錄說:燧人居火正,就被命曰祝融。

  燧人氏,上古燧明國人。風姓,名允婼。華夏族。燧人氏鉆木取火,成為人工取火的發明者,教人熟食。后有關其人傳說愈演愈烈,燧人也就成了神話傳說中的古帝,以火施化,號赤帝,后人尊為火神。

  火神住在昆侖山的光明宮,是他傳下火種,教人類使用火的方法。也有書稱其為祝赤,是祝融和赤帝的簡稱。其實祝融和赤帝是同一人,祝融本是火神,今天一旦發生火災,人們仍然認為祝融君光臨。

  隨著火在人類生活中愈來愈重要的變化,他的來歷引申出了越來越多的傳說。

  傳說一:祝融是中國帝王。他以火施化,號為赤帝。相傳,祝融還是一個音樂家,他經常在高山上奏起悠揚動聽,感人肺腑的樂曲,使黎民百姓精神振奮,情緒高昂,對生活充滿熱愛。祝融死后,葬在南岳衡山之陽,后人為了紀念他,就把南岳最高峰稱為祝融峰。

  傳說二:上古帝嚳(ku音酷)在位時,有一個叫重黎的人,是顓頊的兒子,他的官職是“火正”,即火官。重黎忠于職守,努力為帝嚳和廣大黎民服務,當火官有功,帝嚳于是賜以“祝融”的封號。“祝”是永遠、繼續的意思,“融’是光明的象征,就是希望重黎繼續用火來照耀大地,永遠給人帶來光明。祝融死后,葬在南岳衡山舜廟的南峰,即今之祝融峰下。

  傳說三:黃帝時期,黃帝南巡,分不清方向,于是請“祝融辨乎南方”,也就是應該說,衡陽的南岳,最先是由祝融辨出來的,他因此擔任了司徒的職務。后來,祝融被封楚地,成為楚國人的始祖。今衡陽南岳祝融峰頂還有一座祝融殿,殿后巖石上建有石欄桿,可以憑欄了望北山的風光。這個火神,楚人的始祖祝融又怎樣兼任海神的呢?古人認為,南方屬火,火又是光明的象征,火之本在水,故祝融合水火為一神,且符合周文王八卦中離“≡”屬火,方位在南方的卦象。

  傳說四:堯帝時期,洪水滔天,浸山滅陵,黎民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堯帝下令鯀(人名)去治理洪水,可是九年過去了,毫無成效。后來,鯀知道天上有一種稱為“息壤”的寶物,只要用一點投向大地,馬上就會生長起來,積成山,堆成堤,于是鯀想辦法到天上偷了息壤到人間。用它堵塞洪水,大地終于漸漸看不見洪水蹤跡了。但是,上帝知道息壤被竊,就派火神祝融下凡,在羽山地方把鯀殺死,并奪回余下的息壤。上帝還命祝融監視人間治水,命他掌管一方水的大權。由于祝融屬南方之神,所以就合水火為一神,兼任南海之神了。

  供奉火神不僅是代表對火神的感恩,對火焰的崇拜,它還象征著夏時過,火神為豐收的七月帶來走炎熱,藉此期盼著農作物的健康成長和豐收。

  整個天下都在為火神節做著準備,鳳翔當然也不例外。

  燧人廟會、巫祝舞祭、大量的犧牲(犧牲最初的意思就是祭品)、豬、羊、牛為主的三牲,作為五谷的麥、粟、轂等大量地從各地運入鳳翔...而以往的葷禁(牛一類的農耕動物是不能被當做肉食的)也將在這一段時間里開放。

  徐小張行走在鳳翔邑的街道上,這里人與人摩肩擦踵,商隊往來絡繹不絕。

  人們沉浸在節日的喜悅里,和對未來的美好愿景之中,絲毫沒有注意到危機悄悄地來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