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五百三十七章 地方影響力

熊貓書庫    生活系巨星
🔊點這里聽書

  楊修遠試著在直播間推廣了一下梅溪縣的橙子。

  結果滿屏幕的“買買買”!

  “大家別這樣,我就隨口一說,你們也就隨口一聽,真不合口味也別怨我。”楊修遠笑道。

  直播了半個小時,葉長明飯做好之后,楊修遠就下播了。

  相當于一個小型的發布會,能說的楊修遠都說了。

  這已經很給頭條直播的面子了。

  楊修遠還從來沒搞過發布會之類的東西。

  頭條官方那邊,幾乎是立馬開了個小會。

  楊修遠出現在他們的直播間就已經是大新聞了,這家伙基本上很少在公共面前露面,更何況是直播。

  出席活動雖然沒有自己的報價,但外界給的基本報價都是一千萬五分鐘的水平,還請不到,有價無市。

  出現不說,還說了很多大眾關心的問題。

  好好運用一下,就是一次大的獨家熱搜,價值連城。

  現在正是吃橙子的季節,所以楊修遠提了一嘴,確實有幫助地方農產品的意識。

  只是可能有點低估了自己的影響力。

  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梅溪橙子的訂購量暴漲。

  客廳之中,兩桌人。

  家人一桌,幾個大男人一桌。

  酒都是石峰帶的。

  “峰哥,你這也太忙了吧,一天到晚不見人。”飯桌上,葉長明吐槽道。

  石峰笑道:“沒辦法,跟你們比不了,我是小家小業,只有自己多折騰。”

  “呸!”張四海笑道:“我們幾個,就你布局多一點。”

  “哈哈!”

  石峰也不狡辯了,在他看來,他自己確實要多想一點,葉長明有楊修遠在,就算不賺錢,位置也在哪兒。

  張四海的家庭,是梅溪縣數一數二的家庭。

  整個梅溪縣,現在房子價錢最高的地方都是他們家開發的。

  張家確實都學聰明了,不亂折騰,只要能守住,隨著梅溪縣的成長,他們的家族就會越來越牛。

  石峰手里掌握著梅溪縣最大的屠宰場和肉市場,這個是有可能被取代的,所以他要努力。

  當然,楊修遠也幫過他們。

  遮天第一部,楊修遠收了石峰和張四海一人一百萬。

  現在石峰和張四海官方的介紹,就有遮天投資人的名頭。

  這個拿出去就很有用了。

  是有錢也沒法擁有的資源。

  其中有個有趣的點。

  比如石峰,石峰在梅溪縣是千萬級別的。

  千萬不少吧?

  但是他去大城市會自卑,沒有安全感。

  這個是熟悉了之后他和楊修遠聊天的時候說的。

  在縣城,方方面面你都認識人,整個梅溪縣頂層的一批人都有接觸過,就算不認識也知道。

  去了魔都或者燕京鵬城,一點安全感都沒有,就感覺兩眼一抹黑。

  坐地鐵用手機掃碼都要確認好幾次,因為沒用過。

  最開始楊修遠勸他把資產轉移到大城市,大城市成長,你也就跟著成長了,但他真跑出去后,還是覺得老家好,有安全感,對于他這種中年老男人來說,安全感比較重要。

  后面楊修遠自己來發展老家了。

  他現在和張四海的身價也是跟著爆漲。

  本來他和張四海家里都有房子沒賣完,這段時間神奇的賣的差不多了,庫存快速被消耗,回籠了大批資金。

  商人的嗅覺太敏感了。

  楊修遠要搬回渝州市,還在自己家鄉投資了幾十億建立仙俠公園,一些人就像是嗅著腥味的貓一樣。

  第二天,熱搜上果然有楊修遠在家鄉助農的熱搜。

  親自給家鄉的農產品推廣。

  然后,就這么一個舉動。

  頭條的人來聯系了,干嘛?

  問需不需要具體的幫忙,引流啊,推廣啊,用他們手上的資源。

  頭條是通過葉長明找到的楊修遠問的。

  阿里那邊更直接,下午的時候,直接聯系了梅溪縣縣政府,阿里購物平臺可以對接合作,幫忙推廣梅溪縣的農副產品。

  搞得梅溪縣政府一頭霧水。

  這是干嘛?送上門的好事?

  一查知道了,原來是楊修遠回來了,在葉長明的直播間露臉了,順便推廣了梅溪縣的橙子。

  這就是現在楊修遠的影響力。

  楊修遠他們在干嘛?

  釣魚。

  張四海、石峰、楊國斌、葉開文、葉長明還有葉欣和大白。

  幾人沿著河流而上,河流常年沖刷,河床特別寬廣。

  一邊是險山,上面就可以看到進山的公路,另一邊就是張四海家里建造漂流河道的位置。

  本是一條大水渠,用于電站發電用的,電站停了,水渠就拿過去改漂流河道了。

  沿著漂流河道旁的公路,車一直開進去,直到前方出現一個蓄水壩。

  這邊也被改建了。

  漂流河道的起點。

  站在水壩上,楊修遠看向對面的山上,剛好從這里有一條山溝延綿而上,有流水。

  “這條山溝的終點就是瀑布仙宮!現在水小,夏天發水的時候就是條小溪。”張四海說道。

  楊修遠略微詫異:“那這個項目也可以連著做。”

  “可以到是可以,只是從這里上去,開車也要一個多小時,看到上面那些修房子的沒?有些是自家建的,有些是商人投的,都認為這一塊地方后面會值錢,于是好多家也不買房子了,開始休新房,不少人都準備做民宿。”

  楊修遠點頭,這是好事,說起來也算是帶動了地方發展。

  “沒有統一的標準嗎?”楊修遠問道。

  “沒有。”

  “那不行,就算要做民宿也得培訓。”

  “這個我們管不了,現在也還早,算了,釣魚去吧。”

  蓄水壩建立的位置也很講究,河床很寬,但這一處有個小瀑布,落差四五米的樣子。

  于是,就在上面建立了蓄水壩,閘口可以分流,若是想引水,打開漂流河道的閘口,水就浩浩蕩蕩從漂流河道走了。

  平日里一般還是按照原河道。

  水壩下面,幾塊連著山體的大石頭,中間就是被水常年沖刷深不見底的碧幽幽的大水潭,這個比山上的燕子潭大多了。

  巨石上,葉欣拿著魚餌料逗大白,大白不吃。

  楊國斌和葉開文已經拿著魚竿準備釣魚了。

  “這里有魚嗎?”楊修遠問道。

  “嗨,多的很,以前有人在這河里偷魚,用藥用電,這兩種東西下去,一死就是一大片,漲一次水,又是滿河道的魚,這兩年特別是今年管控嚴格了,發現一個打一個,舉報還能領取五百塊,算是把這一群人搞絕了,現在這條河中的魚多的很。”石峰說道。

  這條河中的魚可以用網打,也可以掉,但禁止用其他手法。

  這一處地方算是整條河最好的釣魚點,現在是屬于張四海家的。

  花了不少的代價拿過來做開發,當然,這些錢終究還是會用到縣福利和縣城開發上去,大格局來看,對于縣城人民來說,只要有商人進來投資,做的項目是無害的,那都是好事。

  “并且這河里的魚算是上等的河鮮,長明不是做酸菜了嗎,等會回去搞一鍋酸菜魚,巴適得很!”

  楊修遠笑了笑,也取了一根釣竿,上餌釣魚。

  其實這個地方他特別熟悉,以前上學的時候要經過這里,就在這個水壩上,以前還有人賣炸紅薯糕,專門賺他們這些路過的學生的錢。

  現在相比,日子好了。

  上方的公路有公交車,可以通往各個村落,就算有山里的孩子念書,也不用走路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