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五十八章:為萬世開太平

熊貓書庫    大唐第一敗家子
🔊點這里聽書

  聽到梁王的問題,上官儀微微皺起眉頭。

  這個問題,以前從來沒人問過他。

  其實,上官儀心目中最真實的答案,大概就是通過讀書改變命運。

  不過,既然這個問題是梁王問出來的,那他就不能這么回答了。

  因此,在聽到梁王的問題之后,上官儀沉思片刻之后說道:“我讀書,是為了一展平生所愿!”

  聽到上官儀的回答之后,李愔微微搖頭,不置一詞。

  看到李愔得反應,上官儀的傲氣也被激發起來,不由反問道:“不知梁王殿下,又是為何而讀書呢?”

  聽到上官儀得反問,李愔嘴角一抹微笑一閃即逝。

  李愔不由放下酒杯,抑揚頓挫地說道:“本王讀書,只愿: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續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李愔每說一句,上官儀就被震撼一次。

  說到最后,上官儀坐立不住,不由一下子站起身來。

  聽完梁王的回答之后,上官儀只覺得熱血上涌,一股豪氣陡然涌上心頭。

  他大聲隨和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續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他的聲音越來越大,說到最后一句,居然震動窗紙簌簌作響。

  “男兒讀書,當如是也!”

  說罷,上官儀對李愔深深一揖。

  這一禮,李愔并沒有躲避,而是坦然受之。

  既然上官儀從這四句話里受益,那么他就當的起這一禮。

  這四句話,出自后世張載的四為句,可以說,幾乎把古代書生所有的理想和抱負全都歸納總結在一起。

  李愔相信,很少有弱冠之年的書生在聽過四為句之后,還能不熱血彭拜,不奉為圭皋的。

  果然,在李愔說出四為句之后,上官儀已經將李愔引為平生知己。

  兩人一場酒宴,喝的痛快淋漓,賓主盡歡。

  最終下樓,兩人把臂而行。

  走到門口的時候,李愔忽然停了下來,對賬房說道:“去給上官公子包一萬錢來。”

  很快,一個包裹了一萬錢的包裹,就遞到了上官儀手中。

  這一次,上官儀并沒有推辭。

  接過包裹之后,上官儀對李愔說道:“今日上官儀到天下第一樓來對對聯,其實是因為囊中羞澀。承蒙殿下饋贈,上官儀就厚顏收下了。”

  聽到上官儀的話之后,李愔不由哈哈大笑,心知上官儀是真的不把自己當外人了。

  李愔不由問道:“上官公子,你可有住處?如果沒有的話,不妨住進我王府里面。我王府之內,有數千藏書,可供上官公子隨意觀看。”

  在哪個時代,想借書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數千藏書,對哪個時代的書生的誘惑力,堪比大寶劍。

  并且李愔又說了一句話:“上官公子,如果需要的話,本王還可以幫你引薦一下主考官。”

  唐朝的科舉制度繼承自隋朝,還并不完善。

  當時的考試,不糊名,改卷人可以看到考生的名字。

  因此,這里面暗箱操控的地方很多。

  有很多考生,會在考試之前,拿著自己的詩作去拜見主考官。

  如果主考官喜歡你的詩作,那么成了,這一科,你十有八九會高中。

  所以,當時流行一種說法,功夫在場外。

  比方說,唐朝有一首非常出名的詩《近試上張水部》,就是詩人朱慶馀在考進士科之前,寫給主考官張籍的行卷詩。

  這首詩是這么寫的: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否。

  這首詩猛一看上去,是寫的一個新婚女子,洞房花燭夜之后醒來,天快亮了。

  丑媳婦馬上就要見公婆了,新娘子很緊張,化完妝之后低聲問夫婿,我畫的眉,合不合潮流?

  但是這首詩真正的意思呢?其實是朱慶馀在問主考官張籍,不知我的詩文,能入您老法眼否?

  然后很妙的是,張籍給朱慶馀一個明確的答案,寫了一首回詩《酬朱慶馀》

  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沉吟。

  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

  這首詩的意思就是,哎呀,你長得賊拉漂亮,就跟西施是一樣一樣的,你就不要謙虛和擔心了,我看好你哦!

  這兩人這一唱一和,成為千古佳話。

  這種在現在看來很羞恥的事情,在當時就是常態。

  我們的詩仙李白,也曾干過這種事情。

  當時他拜訪韓荊州,就寫過一篇《與韓荊州書》,其中有兩句為: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

  估計金庸老先生的生平不識陳近南,縱稱英雄也枉然,就是從這兩句套過來的。

  中間還有一句:必若接之以高宴,縱之以清談,請日試萬言,倚馬可待。

  意思就是,我才思敏捷,你快考考我吧。隨便出個題目,我都能洋洋灑灑寫一萬字而不用思考!

  當時的李白,還是有理想有抱負的文藝青年,當時大概還沒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思想。

  當時還是愿意做官,力求上進的。

  只可惜,這位韓荊州并不待見李白,根本就沒給李白機會,最終也沒成為千古佳話而流傳。

  但是當時的風氣就是這樣,如果李愔愿意為上官儀引薦主考官的話。

  有李愔的身份,再加上上官儀的真才實學,可以讓上官儀馬上脫穎而出。

  不過,李愔的提議,卻是被上官儀給婉拒了。

  上官儀誠懇地說道:“殿下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是我更愿意憑我的真才實學考中,在下告辭!”

  看著上官儀從容遠去的背影,李愔不由搖了搖頭。

  根據原本的歷史軌跡,上官儀這一次應該是考中了的。

  這可是宰相之才啊!

  如果能拉攏在身邊就好了。

  可惜,如果自己強要不讓他參加科舉,留在身邊,估計這上官儀也不樂意啊。

  強扭的瓜不甜,也只能隨他去了。

  現在李愔真的有些著急,武將還稍微好一些。

  但是有治世之才的文人,能被他所用的,真的太難找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