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五十三章:劉雄見徐驥

熊貓書庫    橫沖直撞闖大明
🔊點這里聽書

  不多時徐家店鋪的價格炒高到了三萬兩的消息,就不脛而走!

  直到此時,依舊等著的那些繡娘,才知道自己等人錯過了什么!

  價格依舊在一路長高,甚至越來越多的人趕了過來。

  馬車、小轎將徐寡婦裁縫鋪的外面堵得嚴嚴實實的,甚至最后喊出的價格,就連始作俑者的徐娘子,也難以置信起來。

  等到戌時過了一半,最終的價格出來了。

  卻是那個剛剛進京的年輕人一錘定音,以九萬兩的價格,買下了徐寡婦商鋪,并且得到了徐寡婦保證幾年之內不踏足京城玩偶市場的文書。

  這個價格,可是讓徐寡婦、左家祖孫都難以置信。直到銀票交到了徐寡婦的手中,她的心臟還在激烈的跳動著。

  那年輕人的能量卻也很大,就算是最終敲定的時候,已經是大半夜了,但是,他不過是隨口派了一個小廝,就換來了西城負責交易的小吏,在牙人的作證下,雙發交割了文書。

  第二天一大早,徐寡婦三人就出了城。

  而唯一跟著他們的只有左樓找來的下人福伯。

  他是當初與左樓同樣出身的兵卒頭子,乃是一個總旗,可惜的是因為當初的大敗,他受了重傷,等養好了傷勢,已經不能上戰場了,然后就退了役,成了一個孤苦伶仃的老兵卒。

  知道玩偶大賣之后,左樓才找上了他,讓他負責給店鋪打個下手,也是為了防備店鋪的安全。

  作為老兵卒的福伯,雖然已經不能在上陣殺敵,但是尋常的三五個人,還是近不了身的。

  要知道當年薩爾湖戰役之前,大明的兵卒士氣可是壓倒了劍奴。

  三人自通州南下,乘船前往河南府,這話暫且不提。

  卻說當初張書堂派遣劉雄前往江南。

  這時候他已經談好了商賈,并且已經安排了兩次商賈前往鄖陽了。

  對于江南的糧商來說,從南洋運來的糧食不過是一兩銀子一石的價格,他們賺了對半的利潤,但是,劉雄給他們簽訂的協議,可是只要糧食到達鄖陽,就給與一兩八錢的價格!

  本來糧商出海是將大明的絲綢、布匹、瓷器、茶葉等賣到南洋去的,回來的時候,就算是不拉貨物,也是需要裝上壓艙石,用來防備風浪太大,讓船只傾覆地。

  因此,這些糧食,本就是外快了,價格自然是提不起來。

  有經驗的商賈自然知道他們在江南購買的布匹、絲綢、刺繡的價格自然是要比鄖陽那里高得多!

  更何況,還有云貴的茶磚,這東西輾轉到了江南,價格起碼翻了三四翻,而若是能在鄖陽附近直接收購,價格便能降低不少!

  自古進云貴只有兩條路,一條經過廣西進入,另一條就是走四川,走漢中這一條古道了。

  著名的茶馬古道,西線北上的商路其中一條又是要在南陽匯集的。

  這自然是要走鄖陽一線,因此若是能夠直接在鄖陽搜集,倒是價格要便宜很多。

  況且蘇松常的出產,又被當地的豪門望族把持,那些小家族就算是能夠拿到貨物,也是要比人家貴很多的,這樣這些小家族海商,賺的就不多了!

  此時見到鄖陽府來人找他們商量運糧的事情,這些心思活絡的江南商賈就有了前往鄖陽,搜集便宜的物產,不與蘇松常望族經營同類商品的心思!

  商賈們運送著糧船北上,劉雄甚至簽下了十萬石的合約。

  按理說此時劉雄的使命已經達到,但是這一次他卻是沒有隨同北上。

  劉雄去了上海縣。

  至元二十八年,將華亭縣東北的五個鄉劃出,定名上海縣。

  上海建縣后,經濟得到很大發展。加上蘇松常一代植棉業日趨興盛,棉紡織業亦漸漸興起。

  宋朝時松江烏泥涇人黃道婆,塬出海外,改進了紡織技術,等他五十歲的時候元朝已經占據了天下,黃道婆返回江南講授當地人自己改進的先進技術,并改革紡織工具,織品量多質優,促進了手工棉紡織業的發展,這就是黃道婆紡織機,她直到英國的珍妮紡織機出現之后,才在性能上超越了黃道婆紡織機。

  明代中葉,上海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棉紡織業中心,布匹行銷全國,遠銷海外,有“木棉文綾,衣被天下”之稱。

  上海縣經濟的另一支柱是航運業,因此,上海縣的人們,出海行商的也很多。

  作為一個商賈之家的外孫,劉雄直到蘇松常的紡織技術甲天下,但是他卻不是來學習紡織技術的。

  這一次,他要來拜訪一個人,甚至若是有可能,劉雄想要替守備張書堂招攬了此人!

  上海太卿坊出了一個名人,此人名喚徐光啟,字子先,號玄扈,乃是此時的禮部左侍郎。

  這人卻是大明官場的一個異類,身為進士出身的他,不但不鉆研學問,相反還喜歡弄一些雜學,更是編纂了《測量異同》、《勾股義》、《甘薯疏》、《蕪菁疏》、《吉貝疏》、《種棉花法》、《代園種竹圖說》、《簡平儀說》、《平渾圖說》、《日晷圖說》、《夜晷圖說》、《宜墾令》、《農書草稿》、《北耕錄》、《糞壅規則》、《靈言蠡勺》等等著作!

  乍一看此人在朝廷里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左侍郎罷了,禮部雖然清貴,但是并沒有太多的實權,再加上又喜歡鉆研雜學,更是被整個官場所排斥!

  然而劉雄卻是大喜往外,他知道徐光啟此時并不在上海,但是卻依舊前來!

  因為他聽說徐光啟的兒子徐驥,此時正在家中修改徐光啟與前年初次完本的《農政全書》。

  身為官二代的劉雄,加上他自己也是一個不安分做官的異類!

  是以,劉雄對于徐光啟卻是知道的很多,更何況徐光啟曾經是河南道的御史。

  身為官場子弟的劉雄,自然知道徐光啟曾經在十年前編纂了《選練百字訣》、《選練條格》、《練藝條格》、《束伍條格》、《形名條格》、《火攻要略》、《制火藥法》等軍事著作。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