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構為何把皇位傳給太祖一系?

熊貓書庫    北宋振興攻略
🔊點這里聽書

  “官家,眼下最重要的事,乃是定國本,以安民心。”汪博彥站出來說道,他是趙構冊封的左丞相,尚書左仆射。

  “汪太宰所言有理。”趙構點頭說道。

  國本是什么,就是太子。

  但是趙構目前,沒有兒子,他之前有一子,早早夭折。

  現在趙構的王妃還在汴京城里,肚子里有個娃娃,還未降生。

  所以,趙構必須趕緊生一個兒子出來。

  否則汴京那邊萬一是個兒子,那就是正統,萬一汴京皇帝給未出生的娃,冊封一個吳王世子出來。

  趙構圖謀的一切,都給汴京做了嫁衣。所以,生一個娃,是趙構迫在眉睫之事。

  對于太子之位,他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現在畢竟沒有稱帝,所以只能選世子過度一下。

  “汪太宰以為如何是好?”趙構問道。

  汪博彥沉吟了半天說道:“此事,臣不敢多言。”

  現在趙構沒有世子,但是在汴京的王妃,肚子里有個娃,如果讓汪博彥說,那就是等孩子出生,如果是男丁,就立汴京王妃肚子里的孩子,做世子。

  趙構笑道:“開選秀,擇良人入宮。在未有男丁時,朕欲先擇兩個趙氏宗親,以繼承國家社稷。以防不測。”

  “不知汪太宰以為如何?”

  汪博彥沉默,正統性上,肯定是選擇汴京肚子里的孩子最為合適。

  但是看趙構的意思,現在是必須馬上定下來,以防止汴京掌握主動。

  但是他實在是不想如此。

  大宋仁宗皇帝無后,然后從濮王趙允讓的孩子中,選了趙曙為養子,并定了趙曙為太子。

  仁宗皇帝仁義一生,崩后傳位給了趙曙,趙曙也就是宋英宗。

  但是趙曙在仁宗死的時候,就直接稱病,連仁宗下葬,都未曾親去。

  結果在仁宗皇帝剛剛死了十四個月的時候,宋英宗,也就是仁宗的養子趙曙,就動起了歪腦筋。

  他朝議追封自己的親生父親濮王趙允讓。

  朝廷分為兩派,一派認為應該稱仁宗皇帝為皇考,而稱濮王為皇伯。

  一派認為應該稱仁宗皇帝為皇伯。

  也就是說宋英宗這個養子,不想認仁宗皇帝當自己爹了。

  這場政治事件,被稱之為濮議。

  把當時的曹太后,也就是仁宗的皇后,曹彬的孫女,給氣的七竅生煙,決議要廢了宋英宗的皇帝之位。

  兩宮不和,給當時的朝堂帶來了極大的震動。

  而韓琦之所以被稱為兩朝顧命定冊元勛,也是因為當時韓琦周旋于兩宮之間,不斷的左邊勸勸,右邊勸勸,讓曹太后認了宋英宗這個不孝子。

  最后,宋英宗成功的認了自己的生父趙允讓為皇考,也就是父親。

  認了自己的養父仁宗皇帝為皇伯,也就是伯父。

  宋英宗這個不孝子干的這些事,就像一把懸在頭上的劍一樣,隨時都可能讓想要過繼兄弟之子的無后君王,時時警惕,防止養子不孝這種事端。

  所以,汪博彥一聽要選一個趙氏宗親繼承大統,心中警兆陡升。

  “不知道官家,要怎么選?”汪博彥小心謹慎的問道。

  趙構不可能不知道宋英宗皇帝干的那些事,所以他到底要如何選擇?

  這個時候,趙構神秘一笑說道:“朕前些日子,收到了孟太后的書信,言:汝祖自攝謀,據我位久,至於天下寥落,是當還我位。”

  “孟太后說是夢見了太祖皇帝,太祖皇帝說帝位該回到他這一系了。所以朕決議,在太祖皇帝一系中,選出養子來。”

  汪博彥心服口服。

  宋英宗皇帝,之所以可以完成濮議,當上皇帝,立刻不認仁宗這個爹,而是認了自己生父做爹。

  完全是因為當時的濮王勢力龐大,本家勢力強大,則有可能干出英宗皇帝,這種孝子孝孫干的事。

  而且當時韓琦最開始也是想讓英宗皇帝認仁宗皇帝當爹,到最后選擇了妥協。

  濮王一家本家勢力極為強大,連曹太后這種角色,都只能捏著鼻子認了這個不孝子干的事。

  可想而知,本家強大,對于過繼為帝這種事,很有很能再出一個英宗皇帝來。

  趙構是太宗皇帝一系,而選擇太祖皇帝一系,則沒有這么多負擔。

  好控制,不聽話就換掉。

  果然是趙構啊。

  “朕從秀州青杉閘的官舍里選了個孩子,名叫趙伯琮,乃是太祖皇帝的七世孫,是太祖皇帝四子秦王德芳之后。”趙構信心滿滿的說道。

  汪博彥點頭,說道:“臣無異議。”

  他當然沒有異議,這個趙伯琮出生在秀州青杉閘的官舍里,一聽就知道,已經是接近平頭老百姓了。

  所以,他當然沒有異議。

  如果趙構生了娃,再廢黜這個趙伯琮,易如反掌,也沒有人會反對,畢竟本家也是個普通人家。

  現在的當務之急,是不能讓汴京冊封了康王妃的肚子里的孩子為世子。

  特別是這個孩子還未出生,不知道是男是女,所以,先領養一個,定了國本再說其他的事。

  否則汴京一道旨意下來,這趙構處心積慮,豈不是盡數白費了?

  趙構覺得這個主意很好,至于孟太后到底有沒有做夢夢到太祖皇帝,其實已經不重要了。

  而且趙構自己還有其他的打算。

  養子不用心疼啊。

  他在臨安的行宮里,準備了一千副的扁擔,這一千副扁擔是用來干什么的?

  逃跑。

  日雇夫五百人,立殿廷下,人日支一千足,各備擔索。隨時可以準備南逃。

  這一點上,趙構準備的非常的充分。

  所以,如果有突變之事,他也可以學自己的父親,宋徽宗一樣。

  選擇禪讓,然后果斷跑路。

  畢竟太上皇的目標小,皇帝的目標大。

  如果他還是皇帝,那自然會被人追著滿世界跑,但是如果他是太上皇,那就沒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

  所以,他選的這個趙伯琮,就是關鍵時刻拋出的誘餌,誘導大兵前去追擊。

  他在防備誰?

  有可能是在防備汴京皇帝,畢竟汴京的皇帝那可是御駕親征,在北方打了幾次大仗、硬仗,才確定了自己的皇位的穩固。

  雖然汴京皇帝不是個武人,但是其武功是他皇位的基礎。

  而且金人可是漁牧民族,可是有不少大船,甚至連倭國都被金人揍過,所以,萬一金人乘船來襲呢?

  要知道現在完顏宗望已經認定了,他和汴京皇帝聯手坑了他。

  所以,大兵壓境那一天必然會到來!

  那親兒子頂缸,會心疼。養子的話,就不會有那么多心理負擔。

  所以趙構,為自己的一箭多雕非常的滿意,顯然精通此道的汪博彥,也只是考慮大統繼承,而未考慮長遠之事。

  朕果然是皇帝啊,眼光都比大臣們長遠!

  趙構如此想到。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