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千古一帝

熊貓書庫    正德崛起
🔊點這里聽書

  朱厚照此言一出。

  殿下跪著的李鐩和汪洋兩人,頓時心中一松。

  一直緊繃的心情,在聽到陛下這般旨意后,也終于變得松緩起來。

  還好!

  還好!

  只要陛下應允他們在旁監督,那此事就還有轉圜的機會。

  那個妖道…不對!

  是那本古籍又有多大的厲害,能讓如此荒唐的事情變成現實?

  李鐩不相信,汪洋也不相信。

  而且他們相信,任何一個稍稍有些理智的人,都不會相信。

  可眼下。

  陛下對此深信不疑。

  他們身為臣子,不敢說陛下的不是。

  但是一旦給他們機會戳破這荒唐的事情,他們是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的。

  李鐩對此堅定不移,再次看向朱厚照的目光,已然沒了之前的那般凝重和嚴陣以待。

  陛下還是理智的,要不然也不會應允他們旁觀的請求。

  李鐩如是想著。

  另一邊。

  朱厚照眼見事情在此陷入僵局。

  也知道今日這治水的事情,貌似已然不能繼續說下去了。

  畢竟自己想的是用水泥,但是殿下這兩人對此卻是充滿了疑慮和懷疑,如此情形,這交流還如何繼續下去?

  索性。

  就等等孫福那邊。

  反正現在水患已經發生,救災的諸般事宜也已經交代了下去。

  即便是想要治水,也不是現在能做的事情,只有熬過此次汛情,方能將其提上日程。

  故而。

  朱厚照雖然憂心那些受災的百姓。

  但也是眼下的事情,不是操之過急的。

  朱厚照輕輕呼出了一口濁氣,目光再次落在了殿下的李鐩和汪洋兩人身上,道:

  “兩位愛卿平身吧!”

  “謝陛下!”

  “謝陛下!”

  李鐩和汪洋兩人齊齊叩首謝恩,隨即慢慢站起身形。

  事情已經談到了這個地步,在兩人看來此次殿中議事也是到了尾聲,繼續下去已經沒有絲毫意義。

  而且。

  除了繼續商議治水一事外,李鐩在宮外還有更為重要的事情。

  他準備將今日面圣的種種,一并告知給兩位閣老和幾位尚書,讓他們利用各自的消息渠道和關系,打探這本古籍的出處,甚至做好陛下身邊已經出現了奸佞的準備。

  大明一切才剛剛有了盛世的模樣,李鐩實在是舍不得啊!

  李鐩沉默不語。

  汪洋身份低微,更是沒有他主動說話的資格。

  至于朱厚照,在看到兩人已經站起身形后,想了想出言說道:

  “兩位愛卿若是沒有他事的話,可以退下了。”

  “微臣遵旨!”

  兩人齊齊俯首一禮,倒退著走出了大殿。

  大殿之中。

  伴隨著兩人的離去,又開始陷入到了安靜之中。

  朱厚照一臉惆悵,看著龍案上的奏章,也是一臉的煩躁,無心批閱。

  索性站起身形,一個人慢慢的朝著大殿外面踱去。

  水泥的功效,他最為清楚不過。

  可也正因為清楚,所以心中也就變得愈發期待。

  他希望兵仗局那邊能早點將成品制作出來,他希望這水泥能早點應用于河壩的種種,他希望身處河邊江邊的百姓們,再也不用為水患膽顫心驚,他希望…

  朱厚照希望的事情太多了,但是歸根結底其實就是八個字。

  天下太平,安居樂業。

  天下太平自是對自己而言,而那安居樂業則是于百姓而說。

  朱厚照知道,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可謂是任重道遠。

  而這水患,就是眼下的當務之急。

  朱厚照一臉愁容,靜靜站立于大殿門前,負手而立,眺目遠望。

  隨后跟來的蕭敬,手中拿著一件狐裘披風,弱弱朝著朱厚照偷看了一眼后,小心翼翼的將披風蓋在了他的肩膀上,隨即躬身勸諫道:

  “陛下,外面風寒,還是回殿里面吧。”

  朱厚照置若罔聞,但神情還是有了些許的波動,輕輕嘆息了一口后,輕聲問道:

  “蕭敬,你說什么時候才能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啊?”

  蕭敬聞言,瞳孔瞬間一縮。

  整個人的神情頓時變得嚴陣以待不說,身體也開始變得緊繃。

  但很快。

  這般反應來的快,消散的也快。

  蕭敬緊張的神色很快煙消云散不說,取而代之的則是一臉諂媚,道:

  “老奴只是一個奴婢,哪里知道這些啊!”

  蕭敬先是含糊了過去。

  不過若僅僅只是這個回答,那就未免有些太小瞧他了。

  蕭敬在說完這句話語后,偷偷朝著朱厚照偷瞄了一眼,見到其臉上微微露出失望神色后,當即繼續說道:

  “不過,奴婢聽外面的那些人都在說,陛下登基之后,已有盛世跡象。”

  “平內亂、滅韃靼、收高麗、施行一條鞭法等等等等,種種舉措政令,已經讓大明強盛以往,越來越好。”

  “其實在奴婢眼中看來,陛下的所作所為,已然讓天下太平,已然讓百姓安居樂業了,只不過陛下志存高遠,瞧不上眼下這些已然可以稱之為豐功偉業的功勛罷了。”

  “而且…”

  蕭敬眼珠一轉,快速補充道:

  “這還不是奴婢一個人的想法,這應該是天下所有人的想法才對。”

  “陛下若是不相信奴婢所言,大可以差人出去打聽打聽,現在民間都稱呼陛下為千古一帝,妥妥的明君皇帝!”

  蕭敬說的到也是實情。

  縱觀青史,歷朝歷代,除了開國皇帝之外,又有那個在后續當朝的皇帝,還能做出朱厚照這般功勛。

  所以,蕭敬所言雖然有恭維的成為,但也是極少,大多數的還是實情。

  當然。

  蕭敬也明白朱厚照這般惆悵的緣由。

  在說完這些話語后,還不忘記出言寬慰道:

  “奴婢知道陛下是在憂心那些身處水患的百姓,但在奴婢看來,陛下大不必如此。”

  “且不言陛下已經有旨意安排了下去,就說朝堂那邊也早就將救災的諸般措施安排了下去,現在又不同于以前,太倉錢銀糧草盡皆不缺,那些身處水患的百姓們雖然說背井離鄉是肯定的了,但朝廷也會照顧好他們的。”

  “陛下您盡管放心就是。”

  蕭敬在旁,出言寬慰。

  朱厚照聽到他這么說,臉上的神情沒有絲毫緩和不說,反而變得愈發惆悵起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