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五百三十三章 師出有名

熊貓書庫    大清巨鱷
🔊點這里聽書

第五百三十三章師出有名京師,紫禁城,乾清宮,西暖閣。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的小說  放下手中的折子,道光緩緩靠在椅背上,輕輕的揉著太陽穴,已經六十七歲高齡的他越發的消瘦,精神也是大不如前,近兩年來他時常出現頭昏、眼花、耳鳴等癥狀,晚上也睡不好,非是重大政務折子,一般他都不親自批閱。

  方才他看的折子是易知足從上海送來的,在折子里,易知足極力反對伊犁三地向沙俄開放,而且進言邊政改革,向新疆增駐兵力,并且表態南洋海軍和元奇會傾力支持。

  易知足的這個態度令道光很是意外,雖說意識到沙俄對新疆居心叵測,但他以及朝中大臣基本都是傾向于暫時安撫西北,等南洋海軍壯大起來東南無憂之后再料理西北,畢竟朝廷如今沒有足夠的財力和兵力同時兼顧東南和西北!

  默然半晌,道光才開口道:“宣穆章阿覲見。”

  穆章阿來的很快,待其見禮之后,道光徑直道:“對于易知足所奏,你是何看法?”

  被道光召見,穆章阿就知是為了這事,當即輕輕叩首道:“回皇上,沙俄一再要求開放伊犁三城通商,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之前眾多大臣贊成妥協,無非是擔憂激起事端,西北生變,朝廷無力同時兼顧東南與西北兩線。

  易知足能夠顧全大局,從南洋海軍大量抽調陸戰隊增兵新疆,并且從財力上積極支持,實堪稱公忠體國之表率。

  至于邊政改革,實是有利于鞏固邊疆,也擬可從新疆試行,奴才竊以為,海軍增兵新疆,有利于促進邊軍革新,撤府設省,移民實邊,鼓勵通婚,興辦學校等措施皆有利于同化新疆各族,這實是從軍政兩方面長期徹底穩定新疆的良策。”

  道光面無表情的看了他一眼,悶聲道:“僅僅是顧全大局,公忠體國?”

  穆章阿忝為首席軍機,自然是琢磨過易知足出兵出錢積極支持新疆的背后原因,不過,在他想來,新疆與江南相隔萬里,易知足就算有通天之能,也是鞭長難及,這背后不可能有什么其他企圖,對方多半是借此機會博取清名,而且如此一來,也能讓朝廷消除對元奇的戒心。

  但道光如此問,是什么意思?急切間他也無法細思,只能叩首道:“奴才愚鈍。”

  “這么些年了,你還是不了解他。”道光說著輕嘆了一聲,這才緩聲說道:“易知足雖不能說是好大喜功,但這些年來他所做的事情,一樁樁一件件,哪件是小事,既是增兵新疆,規模自不會小,少說也是數千人,所料不差,至少是一個旅的編制,邊政改革,所耗費銀兩也絕對不會是小數目,難道只是為了鞏固新疆?明擺著,他這是為西北用兵做準備!”

  西北用兵?穆章阿一楞,西北用兵打的是錢糧,金山銀海也不夠折騰的,完全就是個無底洞,大清立國國二百年來,在西北不知道耗費了多少銀子,易知足如此精明一個人,會去主動跳這個坑?

  頓了頓,道光接著道:“新疆邊軍革新,邊政改革,總不能全部讓元奇出銀子,元奇也沒那么好說話,如今朝廷財政雖說有所緩解,卻也并不寬裕.....。”

  穆章阿腦子急轉,在他看來,易知足出兵出錢積極支持新疆抵御沙俄,完全是一著昏招,這事可不能因為朝廷沒銀子而攪黃了,如此難得的機會,可不容錯過。,略微沉吟,他便道:“皇上,事關西北安穩,也難得元奇積極支持,朝廷即便是過幾年拮據日子也是值得的,其實,朝廷也不是沒銀子......。”

  聽的最后一句,道光登時來了興趣,直瞪瞪的看著他,靜等著下文,心里卻是琢磨著,朝廷哪里還能擠得出銀子來?

  略微一頓,穆章阿似乎是下狠心一般沉聲道:“去年底,據戶部粗步統計,各省積欠正征緩征銀,高達二千萬兩以上,若是能夠清理積欠,足以推行邊政改革!”

  二千萬兩以上!道光不由的一呆,各省州縣錢糧積欠問題頗為嚴重,可謂是一大頑疾,這一點他是知道,按照慣例,地方官員在新舊交接之際,后任官員必須接手前任官員遺留下來的錢糧虧空,年復一年,日積月累,累積的錢糧虧空自然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但他怎么也沒想到,居然會高達二千萬兩!

  他心里也是一熱,不期望能夠盡數清理積欠,哪怕是三成,也就足以在新疆試行邊軍革新和邊政改革,略微沉吟,他才沉聲道:“傳旨,著戶部盡快詳細奏報各省錢糧積欠清單。”

  上海,南洋總理各國事務及洋務衙門。

  平素難得一開的衙門中門大開,身為南洋總理大臣的易知足官袍齊整的親自出迎到大門外,并著令鳴炮,以高規格接待前來到訪的英吉利駐華公使、駐華上午總監文咸、戴維斯一行。

  將對方一行迎入衙門大堂,雙方擺開陣勢就青浦教案一事煞有其事的扯皮,過場走完,易知足又設宴宴請,宴終席散,禮送眾人之時,戴維斯才算是找到機會,用英語輕聲詢問道:“西班牙、荷蘭聯合艦隊是怎么回事?”

  易知足停下腳步,環顧了一下,這才用英語回道:“那是擔心請不動你們,所以另做了一手準備。”

  果然是對方邀請的,不知道對方為此開出了什么條件?戴維斯當即試探道:“貴國可是準備與西班牙、荷蘭兩國建立平等的外交以及商貿關系?”

  易知足沒回答,卻反問道:“聽聞因為爭奪直布羅陀海峽的掌控權,貴國與西班牙關系一直頗為緊張?”

  英國是通過一系列對外戰爭,先后打敗西班牙、荷蘭、法蘭西等國才建立并鞏固世界殖民霸權的地位,與西班牙之間曾經爆發過大規模的海戰,打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搶奪了西班牙不少殖民地,直接導致西班牙帝國的沒落,這是兩國結怨的主要原因,至于爭奪直布羅陀海峽不過是一個小插曲罷了。

  戴維斯也沒心思解釋,而是微笑道:“我們不介意西班牙在東西方貿易中分一杯羹。”

  “那荷蘭呢?”易知足追問道:“據悉是為了牽制法蘭西,貴國將南洋大片從荷蘭手中搶奪來的殖民地又歸還給了荷蘭.....。”

  “那只是一場交易。”戴維斯道:“作為交換條件,荷蘭將其在印度的商館和馬六甲交給了我國,而且兩國有權任意進入對方的殖民地,享受最大的特惠權。”

  易知足究竟是開出什么條件讓西班牙、荷蘭派出戰艦組建聯合艦隊前來上海封鎖吳淞口,易知足沒有透露出絲毫口風,這讓戴維斯、文咸十分的納悶。

  次日上午,當南洋艦隊十多艘戰艦出現在長江口,英軍艦隊和西班牙、荷蘭聯合艦隊按照計劃撤離吳淞,退出海口,安全的撤回海面,原本劍拔弩張的局勢登時緩和下來,消息傳開,從吳淞到上海、青浦、松江都是一片歡騰。

  英領事館里,戴維斯、文咸也都暗松了口氣,能如此輕輕松松的贏得元奇的友誼,實在是一件極為合算的事情,不過,到了第二天,兩人就開始隱隱覺的不對,因為上海大小報紙都刊載了抨擊英吉利、西班牙、荷蘭出動戰艦封鎖吳淞口的文章。

  到的第三天,報紙上的風向稍有變化,不再提英吉利,而是連篇累牘的攻訐西班牙和荷蘭,陳谷子爛芝麻都翻了出來,從兩國侵擾東南沿海,侵占臺灣到兩國在馬尼拉、葛羅巴排華,數次大量屠殺華人的事件一一列舉出來。

  聽戴維斯念出那一連串血淋淋的數字,文咸有種心驚肉跳的感覺,忍不住問道:“這些都是事實?”

  戴維斯神情沉重的點了點頭,道:“這些數字是否屬實,不得而知,但西班牙、荷蘭在馬尼拉、巴達維亞確實都大量屠殺過華人,這一點無可否認......。”

  稍稍遲疑,文咸才道:“這事有點蹊蹺......。”

  “如果沒猜錯的話,參與封鎖吳淞口的那支西班牙、荷蘭聯合艦隊應該是清國找人假扮的.....。”戴維斯沉吟著道:“清國可能是要對西班牙和荷蘭宣戰,不過....這事跟咱們沒關系。”

  文咸看了他一眼,道:“清國向西班牙、荷蘭宣戰,目的是什么?南洋群島!若是任由清國占據了南洋所有島嶼,接下來,會不會將咱們也驅逐出南洋?”

  “你覺的清國會自不量力,向帝國宣戰?”戴維斯不以為意的搖了搖頭,道:“別說清國沒有這份實力,就算是有足夠的實力,也不會與咱們大英帝國為敵,至少現在不會。”

  “這不是小事,遠東若是爆發戰爭,會直接影響到歐洲的格局。”文咸說著看向戴維斯,道:“咱們是不是應該向易先生證實或者是試探一下?”

  “不用試探。”戴維斯語氣篤定的道:“我了解他的行事風格,華人對外戰爭,喜歡講究師出有名,這是爭取輿論支持,我敢肯定,無須多長時間,肯定會爆發戰爭,當年元奇出兵越南,就是這么干的。”

  默然半晌,文咸才道:“咱們總該做點什么吧?”

  “閣下是想阻止這場戰爭?還是想通風報信,讓西班牙、荷蘭早做防備?”戴維斯看了他一眼,道:“沒用的,清國這幾年海軍擴張迅速,如今應該已有四五萬海軍,大小戰艦超過百艘,咱們最好是不插手,如果非的做點什么,就盡快將消息傳回國內,建議中立。”

  “中立?”文咸有些疑惑的追問了一句。

  “不錯,中立。”戴維斯點頭道:“咱們必須中立,從貿易方面來說,清國如今已然是帝國最大對外貿易國,為維護帝國在遠東的利益,我們不宜與清國為敵,就歐洲格局而言,咱們也不可能向西班牙、荷蘭宣戰,中立是最明智的選擇。”

  頓了頓,他接著道:“清國以前是一個古老落后的龐大帝國,但如今,這個古老的帝國正煥發出巨大的活力,米尼槍、螺旋漿蒸汽船、天寶表、自行車、改良的馬車、暖水瓶.....這些東西都意味著巨大的創造力,也代表著這是一個擁有無窮潛力的龐大帝國。

  我個人認為,從帝國的利益出發,我們應該成為清國的盟友,而不是敵人!另外,我想國內的議員和商人們也不會贊成和支持出兵,如今的清國不再是當年的清國,不出動主力艦隊,根本占不了便宜。

  我們在遠東需要的是貿易,而不是戰爭,大規模出動主力艦隊幫著西班牙荷蘭打贏了這一仗,對我們有什么好處?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文咸微微點了點頭,道:“你不應該回國,而是應該留在上海。”

  總理衙門,簽押房。

  包世臣放下手中的報紙,摘下老花鏡,看了易知足一眼,慢條斯理的道:“侯爺是不是忘了,呂宋在明朝時就是咱們的藩屬國,被西班牙強占而去,要征討盤踞在呂宋的西班牙,這是最為光明正大的理由。”

  易知足聽的一笑,“這不是怕朝廷不好想嘛,咱們雖然可以擅自出兵,但最終還是要皇上下旨征討,如此才能名正言順的將呂宋納入我大清疆域,再說了,什么借口不重要,重要的是拳頭大,隨便有個借口,以免被人攻訐窮兵黷武就足夠了,我倒是不在乎什么名聲,主要是為朝廷著想。”

  包世臣卻道:“只怕朝廷未必會領情,如今皇上年事已高,需要的是平穩,以便于皇權順利交接,怕是未必會下旨。”

  “先斬后奏。”易知足毫不遲疑的道:“先出兵征討,不怕皇上不下旨。”

  沉吟了下,包世臣才道:“先斬后奏,侯爺有把握能夠調動南洋海軍官兵?”

  易知足沉聲道:“正好借這機會試試他們的反應。”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