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四十三章 各方反應

熊貓書庫    造車
🔊點這里聽書

  對中國政府來說,汽車行業有多重要?

  下面一組簡單的數據,足以說明為何中華集團赴美投資要上到國家中樞層面討論。

  2009年,中國汽車相關從業人數接近4000萬人,占全國城鎮就業人口的10以上,為國家繳納超過8000億元人民幣,達到全國稅收的11,重要性僅次于房地產行業,略微比另一大特殊行業——煙草要高出一頭。

  作為中國汽車的龍頭企業,也是有望打破國際巨頭壟斷的種子選手,中華集團的一舉一動足以牽涉到國家經濟安全,受到高層高度關注不足為奇。

  所幸中華集團提交的材料說服了政府高層,韓皓的個人影響力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果不是韓皓這樣的人民企業家,換一個人出面,投資計劃被否決的幾率是板上釘釘。

  我們都認為這次商業活動風險很大,但放在韓皓身上,就足以抵消未知的風險。

  用一句俗話來說,就是:他辦事,國家放心!”

  參與了國家高層現場討論會的一位人士以匿名形式對外透露了其中不為人知的細節。

  不過在國家沒有正式表態之前,中華集團跨國赴美投資建廠的消息一經媒體披露,隨即引發了軒然大波,沖擊范圍不僅在國內討論火熱還引爆了國外媒體圈。

  一開始吞并了捷豹路虎和沃爾沃,中華集團在全球商業圈中一鳴驚人。兩年時間不到又迫不及待宣布要到北美投資建廠,這樣大跨步舉動讓諸多媒體都質疑中國人是不是過于膨脹昏了頭。

  中國汽車是取得了不小進步,尤其中華集團在當中貢獻巨大,可謂以一己之力將中國汽車行業拉到國際領先水準。成績是有的,但要承認中國人可以跟國外汽車巨頭直面競爭,尤其要打入銅墻鐵壁的美國市場,說實話大伙都還沒有這個心理準備。

  就算中國早已經濟總量僅次于美國,但整個中華民族內心卻還未曾跟現實地位匹配,漢唐這樣的大國氣派和天朝心態仍未恢復。

  因為長期以來的宣傳和現實,已經讓我們中國人習慣了低人一頭看境外,身上過分謙虛的烙印一時去除不了。

  改變需要實力,更需要時間。

  由此當中華集團宣布赴美投資,許多國內媒體都認為現在不是最佳時期,善意地提醒韓皓不要頭腦發熱。

  “海外投資不是過家家,中國成功的經驗不一定適用于國外。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有自己的規律,拔苗助長和盲目自大都會給一家剛成功的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

  日韓兩國汽車打入美國,都用了20多年時間徐徐圖之方站穩腳跟。中國汽車此時要進入成熟飽和的美國市場,更加需要先修煉好內功,待真正具備相應實力后再登陸為妙。

  中國汽車絕對有實力打入美國,但不應該是現在,5年后的時間點更加合適。”

  國內一家多次為中華集團唱贊歌的媒體,這次更換了陣營打算力諫韓皓取消這次激進的投資之旅。

  許久未曾發出聲音的《中國經濟報》,這家從中華集團成立不久便堅持跟韓皓唱反調的媒體,為中華集團挑刺已經成為他們政治正確的導向。

  他們一連用了三個專題來對中華集團赴美投資做了否定報道,為此不惜做了民意調查,從業內、公眾乃至中華集團內部職工三方面進行了匿名調研。

  “我們在汽車行業內發送了300份問卷,涉及各層次專業人士做了調研。一共回收了262份有效問卷,其中對中華集團赴美投資能否成功,有81的人表示不看好,16的人說不準,只有3的人支持。

  公眾樣本更加龐大,在發出去的1000份問卷中,有76的人明確表示不看好,而支持人數不足8。在本刊官方網站的不記名投票之中,有超過3萬名網友參加,超過68的選擇不看好選項,相信中華集團能成功的人數不足5。

  更讓人驚訝是有超過200名中華集團員工參與的調查問卷,其中認為公司投資正確的只有17,有超過52的人選擇了說不準,剩余31的人數都投了反對票。

  三份樣本,幾乎同樣的民調結果。數據不會騙人,冰冷的數字背后是無情的真相:此次中華集團赴美投資的前景不妙,可能注定是一場代價高達數十億美金的典型失敗案例。”

  可以說《中國經濟報》此次花費了巨大人力,最終結論既有報社一向來的偏見,也客觀上反應了真實民意。

  這股質疑之風不單在國內回響,還刮到了國外,尤其是目標國——美國。

  “如果中國人能順利整合路虎和沃爾沃品牌后再登陸北美汽車市場,我們會認為這是一步妙招。

  但在肚子已經吃進去兩個大漢堡,未曾消化前提下又點了一份披薩進食,那就是一種不自量力的行為。

  對北美消費者來說,中國汽車是一張白紙,沒有任何影響力!無論是技術,還是品牌,中國汽車都沒有達到國際一流水平,更別提能跟美、日、歐、韓系汽車直接競爭。從專業角度分析,5年時間內中國人工廠真正投產的話失敗幾率在90以上。”

  FOX新聞頻道請來的汽車行業專家,信誓旦旦對中國人赴美投資建廠表示極不看好。

  “中國人真的來了!”

  以前喊了好久“狼來了”故事的主角終于忍不住要登臺,美國汽車市場各大巨頭們反應態度各不一樣。

  曾經以為“中國人來了”不過是他們借助路虎和沃爾沃外衣上臺演出,畢竟剛收購了日落西山的路虎和沃爾沃,將兩者重新恢復生機才是首要任務。但沒想到中國人胃口太大,不單是路虎和沃爾沃開路,他們還帶來了自己的汽車品牌要登臺。

  “雖然我非常佩服韓的勇氣,但我想說中國品牌要想擠入美國汽車市場的大門,他們要走的路還很漫長!

  福特并不擔心曾經的盟友會將槍口對準自己,因為他們暫時還沒有走進同一個戰場的資格。

  ‘一個福特’戰略已經初見成效,我們將重回全球前三作為目標,至于中國汽車表現如何并不是我們應該關心的問題。”

  福特CEO穆拉利作為跟中華集團關系密切之人,他在公司內部對此新聞做出了輕描淡寫的回復。

  經過瘦身后的福特已經恢復活力,他們的敵人只有日系品牌,當然老對手通用汽車不會缺席。

  本來在北美汽車市場日子過得就非常吃力,現在又來了新的競爭對手,這讓遲遲無法打開美國市場的大眾汽車感到有了一絲威脅,不過事情還在可以掌控之內,也給了他們新的機會。

  “大眾汽車不會放棄北美市場,雖然我們遲遲未能達到預期目標,但這也足以說明當地競爭激烈程度。

  連我們大眾汽車都無法插足的地盤,中國汽車要想新來乍到立足成功,基本是天方夜譚的事情。

  不過中國人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就是不努力的話他們總有一天會追趕上來,我們必須要跑得更快。

  中華集團赴美投資肯定牽涉巨大精力,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今后我們要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入,爭取奪回我們的霸主地位,美國市場很重要,但中國市場更加具有關鍵戰略意義。”

  大眾汽車CEO文德恩的棋盤包含著全球市場,他正找準機會重新在中國汽車市場發力,爭取將中華集團拉下馬。

  韓國汽車代表現代起亞集團近些年發展迅速,尤其在美國市場上的出色表現,讓韓系品牌一改以往質量不佳的口碑,現在成為性價比的首選目標。

  這次中國汽車要登陸北美,公認受到沖擊最大的莫過于定位相近的韓系汽車。

  確認了中國人即將登陸的消息,現代起亞集團召開了一次高層會議,專門對中華集團做了具體分析。

  “中國汽車雖然發展迅速,但跟我們公司相比,他們還有3—5年的技術差距。尤其是AT變速器和發動機領域,中國人還在努力學習當中。

  我們進入美國市場深耕已經20多年才取得今日地位,就算中國人再努力產品再出色,他們至少需要10年時間才會追趕上我們。

  新能源汽車領域,雖然中國人走在前面,但在未來10年時間都不會成為主流,他們的優勢并不會化為勝勢,我們有足夠時間追趕并超過他們。

  因此中國汽車雖然值得關注,但我們最大的對手依舊是日系品牌,只要我們能保持對日系汽車的優勢,那么中國人自然不足為懼。”

  現代起亞集團對中華集團雖然有了一定警惕,但論重視程度還排不上號,因為他們知曉美國汽車市場如何難混,中國人還有許多學費要交。

  眾多汽車巨頭當中,對中華集團此步戰略最為重視的當屬豐田汽車,其中跟他們的掌門人豐田章男脫離不了關系。

  “中國人是一個可怕的民族,漫長的人類歷史中只有他們保持了數千年的文化傳承沒有中斷。

  所有低估中國人的國家和勢力都吃盡了苦頭,他們自強不息的精神讓人敬佩。曾經中國人是我們長久的老師,就算我們近代短暫跟他們互換了身份,但宏觀而言他們還是比我們要更加有潛力,也更加強大。

  豐田汽車雖然如愿以償成為了全球霸主,但令我最擔心的對象之中,除了嚴謹德國人的大眾汽車,就屬朝氣蓬勃的中華集團。如果讓中國人在美國站穩腳跟,那么他們遲早是我們的心腹大患。

  當然這個時間歷程可能是10年,也可能是未來20年甚至更多,不過我相信這個日子終將會到來。

  今后在全球市場,要將中華集團列為一類競爭對手,不要讓他們發展壯大,養虎為患成為第二個韓國現代起亞。”

  韓皓沒想到中華集團的一步棋竟然引發如此大風暴,面對諸多質疑聲他不得不有所回應,正好很快迎來了一個好機會。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