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五百八十七章 獅子大開口

熊貓書庫    水滸逐鹿傳
🔊點這里聽書

  金軍已經過黃河正向京師逼近的消息不脛而走,汴梁城里一片慌亂景象,許多權貴人家開始張羅著離開東京避難,普通百姓則人心惶惶,憂心忡忡,不知所措。

  趙桓在下令處罰了擅自離京出逃的朱勔、王黼和李彥之后,又頒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命:任命吳敏知樞密院事,任命唐恪為吏部尚書,任命李梲為同知樞密院事,任命李綱為兵部侍郎,任命何栗為御史中丞,等等。

  同日,朝廷安排有關人員在汴梁城的大街小巷四處散發小榜,招募敢勇死士,組成先鋒敢死隊。

  百姓紛紛響應,積極報名參加。

  還有一些來自淪陷區的公職人員以及潰散的軍兵,也紛紛前來應募,以期雪恥報仇。

  甚至,許多富豪之家也散榜說,他們要自備錢米,招募敢戰之士助國抗敵,守衛京師。

  總之,民間的抵抗意志還是很強的。

  不過沒用,因為朝中的大臣,大多都不想打這仗,就連趙桓的幾個宰執都是極力避戰。

  白時中、張邦昌認為,金軍來勢洶洶,而且目標很明確,就是朝著汴梁城而來,而京師內的守城力量不足,勤王之師又不知道何時才能到來,所以,他們力勸趙桓出城避戰,南幸襄陽或者西幸洛陽。

  趙桓本人對于是守城還是出城,顧慮重重,患得患失——他覺得,出城去襄陽或者洛陽吧,那邊又沒有可靠的人做依托,又怕路途上生變,而且還要背負棄宗族和京城百姓的罵名,而留在汴梁城里,身旁可用之臣很多,皇威也可以得到維護,可是,他又怕汴梁城失守,社稷淪喪于自己手中。

  就在趙桓這種患得患失之下,金軍來到了東京,趙桓也再沒有了逃跑的可能。

  趙桓只能任命一直主戰的李綱為尚書右丞,并任命李綱為親征行營使,全權主持抗金軍事指揮,曹曚副之,讓他們將指揮機關設置于大晟府內,由他們自行辟置官屬,賜銀錢各百萬,賜朝議、武功大夫以下以及將校官誥宣貼三千道,允許便宜從事。

  李綱領命,隨即招募武勇之人抗金,并暫不追究梁方平、何灌的不戰而丟黃河天險之責讓他們帶領衙內軍進城協防,然后下令全城軍民積極行動起來,全面開展備戰,修樓櫓,掛氈幕,安炮座,設弩床,運磚石,施燎炬,垂檑木,備火油,凡是防守所需之器械,都做了充分的準備。

  最終,李綱得兵四萬,然后將他們分為前后左右中五軍,每軍八千人,并建立了統制、統領、將領、隊將等組織體系,每天進行軍事訓練,以提高其軍事素質和戰斗力。

  李綱安排前軍駐扎在通津門外,以保護城內糧倉。

  此時,汴梁城的倉庫里有豆粟四十余萬石,后來勤王之師集結于東京城外,多虧有這批糧食做軍糧。

  后軍駐扎在朝陽門外,控制樊家岡一帶較淺的濠河,使敵人騎兵不敢接近城墻。

  而左、右、中軍都駐扎在城中,作為戰略預備隊,以備緩急之用。

  汴梁城由外城、內城和宮城三部分組成。

  城防工事主要分布在外城,而且修筑得很堅固。

  外城共有城門十四座,其中水門七座。

  每座城門口都設置有圓形或方形的甕城,以加強城門入口的防護。

  甕城上設有戰棚,供守城士兵防御和休息之用。

  外城城墻每隔六七十步設有一座馬面,馬面突出于城墻之外,可以交叉射擊,保護城墻不受敵軍破壞。

  大約每隔二百米設有一座庫房,內藏各種武器和軍需品。

  為加強城防,還在外城周圍還開挖了一條護城河,河兩岸栽有榆樹柳樹——這也能給攻城敵軍構成不小的障礙。

  可以說,汴梁城之堅,天下少有,憑城中的四萬軍、百萬多民,足夠的糧食和物資,宋軍只要一心堅守,金軍絕不可能攻下汴梁城。

  金軍渡過氾水之后,擊鼓而壯行,浩浩蕩蕩,氣勢震天,大隊騎兵勁旅朝著汴梁城奔襲而來。

  趙桓得知此消息之后,為應對非常之變,對領導機構作了調整——首先撤銷李綱親征行營使一職,改任李綱為御營京城四壁守御使,接著免去白時中太宰職務,任命李邦彥為太宰兼門下侍郎,張邦昌為少宰兼中書侍郎,趙野為門下侍郎,王孝迪為中書侍郎,蔡懋為尚書左丞、同知樞密院事,吳敏繼續擔任樞密院使,耿南仲由簽書樞密院事升遷為尚書左丞。

  同時,趙桓向全國諸路各派出一名身邊內侍,讓他們代表朝廷督促諸路帥臣趕緊率勤王之兵入京增援。

  正月初七,完顏宗望率金軍騎兵到達汴梁城外。

  不過——

  金軍并沒有立刻展開攻城,而是直奔京城西北郊而去,然后搶占了牟駝岡,并在那里安營扎寨。

  這牟駝岡乃北宋天駟監(即養馬的一個地方)。

  此時,牟駝岡養有兩萬余匹戰馬,庫房里的糧草飼料更是堆積如山。

  而且,牟駝岡地勢險峻,三面環水,如同沙洲,背靠霧澤陂可作屏障,占據此地,易守而難攻。

  搶占牟駝岡,很顯然是郭藥師建議并帶路的。

  幾年前,郭藥師來東京覲見趙佶時,趙佶曾安排人陪郭藥師在此打過幾場馬球,所以郭藥師對這里的情況比較熟悉。

  金軍占據此地可謂一舉兩得,一得地利,二得軍需,為即將進行的攻城戰打下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很快,金軍便向汴梁城發起了進攻。

  李綱親臨現場指揮作戰,于西水門大敗金軍,斬獲了一百多名金兵。

  完顏宗望感覺宋軍并不是一點戰力都沒有,于是派遣吳孝民等金使來見趙桓。

  完顏宗望此舉,一方面是試探一下宋人的態度,另一方面則是偵查一下汴梁城內的軍事實力。

  吳孝民見到趙桓后,說:“皇子郎君路上截得赦書,方知皇帝即位,而上皇已禪位,今來之意欲議和,皇子郎君要一大臣過去。”

  聽說金人想要議和,趙桓大喜,隨即看向李邦彥與張邦昌等宰執大臣問:“誰可去金營議和?”

  宰執們全都默然不語,無一人肯站出來。

  李綱見狀,挺身而出,道:“臣請求前去。”

  趙桓不同意,道:“卿方治兵,不可。”

  趙桓見除了李綱外,沒人肯主動請命,于是便命同知樞密院事李棁奉使,鄭望之、高世則副之。

  退朝后,李綱留下沒走,他問趙桓為什么不派自己去金營議和?

  趙桓回答說:“卿性格太剛強,不可以往。”

  李綱分析說:“今敵勢方銳,吾大兵未集,不可以不和。可是,和須有策,得策則中國之勢遂安,不然則禍患末已,宗社安危,在此一舉!臣擔心李棁柔懦,恐誤國事也。”

  李綱進一步分析道:“金人生性貪得無厭,又有燕人為之謀劃,而燕人素來狡獪,他們必張大聲勢,提出過分之要求,以窺測咱們中國之反應。如朝廷不為之動,措施處置合宜,他們當戢斂而退;如朝廷震懼,所求一切皆答應,他們則知中國無人,必更加覬覦,如此則憂患未已也…”

  對于李綱所分析的,趙桓滿口答應,不過轉頭就又對李棁說:“愛卿此去要盡力促成議和矣。”

  李棁果然懦弱,到金營之后,不敢發一言,金人嘲笑他說:“此乃一婦人女子耳。”

  還好有副使鄭望之據理力爭。

  然而——

  不管鄭望之怎么爭,完顏宗望還是依郭藥師之計,跟宋國要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牛馬萬匹,表緞一百萬疋,割太原、河間、中山三鎮,還要以親王、宰相為質,才可退師。

  在這個過程當中,金軍又攻了一次汴梁城,想要以武力震懾宋國。

  可李綱與下屬官員數人,冒著箭雨登城督戰,激勵將士。

  很多士兵受傷,李綱皆厚賞之。

  趙桓也見形勢危急派出一些內侍前來慰問。

  內侍們手持御筆,向官兵們宣讀趙桓的褒諭,并帶來皇宮內庫中的美酒、銀碗、采絹等珍貴物品,一一頒發給將士們。

  將士們皆激情高漲,歡呼雷動。

  雙方自卯時至申時一直激戰。

  宋軍的將士們一直堅守城墻,殺敵數千。

  金兵見守城有備,宋人戰斗意志很強,汴梁城又高且堅,難以攻破,迫不得已退師而去。

  丟了黃河天險的何灌與梁方平這次也參戰了。

  不過二人的表現卻截然相反。

  何灌率軍防守北部城墻,他作戰勇猛,因此身受重傷,最后以身殉國。

  梁方平率軍防守西部城墻,他命軍士箭無虛發,等敵人接近時再開弓射擊。

  城上參與防御的百姓見梁方平所下的命令奇葩,都以為梁方平已經叛變投敵。

  于是,數千名百姓在喧囂中將梁方平抓了起來,并扭送到開封府關進了監獄。

  后來,百姓又說梁方平家藏有金人,于是都跑到梁方平家中去捉金人,結果一些渾水摸魚的潑皮將梁方平家中洗劫一空。

  很快,金軍的條件就送到了趙桓這里。

  趙桓看過之后,將大臣們召集起來,詢問他們的意見。

  給事中李鄴曾攜黃金赴金營請和,那是在趙佶禪位之前,他主動請纓前去的。

  趙桓覺得李鄴是最先接觸金人的人,了解到的情況可能最多,于是讓他最先說說己見。

  李鄴說:“金軍兵強馬壯,十分強盛,敵強我弱,只可議和。他們人如虎,馬如龍,上山如猿,入水如獺,其勢如泰山,中國如累卵,朝廷宜速與和!”

  李鄴這番話后來不知怎么的就傳到了宮外,然后在汴梁城中廣為流傳,人們送他一個外號曰:“六如給事”。

  李鄴出使議和,可謂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金軍剛入河北境時,且貪且懼,日行不過一舍,完全是試探著前進。

  遇到李鄴后,金人才知道趙佶有求和之意。

  而且,李鄴又在言談中說及宋國軍事弛備。

  金人這才敢大膽南下,郭藥師這才敢晝夜急行一百五十里突襲浚州黃河大橋。

宋國的一眾大臣聽了李鄴的話之后,全都大驚失色  李梲支持李鄴的看法,他說:“金軍之勢的確雄盛,未可輕易抵擋,宜從速許之,不可緩也。”

  鄭望之則如實奏報說:“金人索要數額龐大,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牛馬萬匹,表緞一百萬疋,割太原、河間、中山三鎮,還要以親王、宰相為質,才可退師。”

  趙佶問宰相李邦彥:“怎么辦?”

  李邦彥對李鄴和李梲所說的深信不疑,因此回答說:“金軍已兵臨城下,而我城內守軍不足,唯有議和才能保社稷江山,不如先答應他們,只是數目太大,可考慮答應給金八十萬兩,銀二百萬兩,緞子如銀之數,牛、馬各五百頭,羊一千口。”

  趙桓點了點頭,他不愿意也不敢冒險抵抗,他只想保住社稷江山,保住趙家天下,保住自己的小命。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