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五百二十二章 作繭自縛

熊貓書庫    水滸逐鹿傳
🔊點這里聽書

  北安州,宋國使節休息的帳篷中。

  馬擴看著燕云地區的地圖,心中涌出無限的悲涼,“大宋的未來將會是怎么樣?這次北上收復燕京,應該算是全盤失敗了吧?”

  你道宋、金、西夏、高麗、泰封、日本為何會聯合在一起討伐水泊梁山,這里面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巧合,也可以說,李衍命中就該有此一劫。

  就在宋國使節來到北安州的時候,西夏、高麗、泰封的使節也來到了北安州。

  雖然宋國、西夏、高麗、泰封來金國所求的不同,但所因卻是相同的。

  而這個因就是,水泊梁山發展的太過迅猛,而且所表現出來的戰力讓他們幾國深深的忌憚。

  這其中又以高麗和泰封為最。

  水泊梁山強占樂浪、真番、濟州三郡已經六七年了。

  在這六七年間,樂浪、真番、濟州三郡越來越富裕,民眾凝聚力也越來越高。

  反觀高麗和泰封,尤其是后者,國內可以說是一貧如洗,民眾大多吃不飽、穿不暖,說其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都不為過,以至于其民甚至甘愿冒九死一生之險逃去樂浪郡和真番郡。

  弓復為防止其治下之民逃走,設置了種種酷刑、種種連坐。

  可是一點用都沒有。

  近年來,泰封境內起義不斷,哪怕弓復不停的血腥鎮壓。

  長此以往下去,都不用水泊梁山攻打,其國也必亡。

  高麗的情況要比泰封好一點。

  可也只是好一點點。

  這幾年跟水泊梁山搞軍備競賽,高麗徹底被拖垮了,經濟蕭條,民眾怨聲載道。

  另外,在今年年初高麗還發生了一件大事。

  今年三月份,王俁在香林亭與宰樞大臣宴會,忽然發現背有微瘇,便趕緊回宮。

  可是由于內醫崔思全的誤診,王俁的病情突然惡化。

  到了四月份,王俁已經病重。

  在李資謙的主持下,王俁下遺詔傳位于太子王楷。

  四月初八,王俁薨,死后廟號睿宗,謚號文孝,葬于裕陵。

  王俁死后,十四歲的王楷繼位。

  太師李資謙從同族中過繼了兩個女兒嫁給王楷,一個為后,一個為妃,然后以外公、岳父、邵城郡伯、邵城侯、漢陽公、朝鮮國公、顧命大臣的身份執政。

  不過——

  有傳言說,王俁是被李資謙害死的,是他收買了內醫崔思全,才讓王俁的病情惡化,而且,是李資謙逼王俁將王位傳給王楷的。

  如果僅僅是如此,也就罷了,關鍵是,李資謙已經不甘心當有實無名的高麗王了,他想奪了自己外孫、自己女婿的王位,然后自己當高麗王。

  這可不是污蔑李資謙。

  事實上,寶文閣學士鄭克永,已經率領一眾文武大臣,提出李資謙應上表不稱臣,理由是“不臣者三,后之父母居其一”,附和者眾。

  因為金富軾被李衍掠來當自己的臣子,李資謙因此在高麗統治集團中沒有了強大的對手,以至于鄭克永等人的提議很輕易的就通過了。

  現如今,李資謙面對王楷已經不用稱臣了,王楷完全成了擺設、成了傀儡。

  因為李資謙的勃勃野心,以及高麗所面的嚴峻形勢,高麗統治集團內訌頻繁,進而導致國內局勢動蕩不安。

  李資謙認為,只有將內部矛盾轉化為外部矛盾,才能徹底解決此事,換而言之,李資謙企圖用對外戰爭的勝利來讓國內的人全都閉嘴,順便攢足登基為王的威望。

  除此之外,李資謙之所以動了這個心思,還有幾個主要原因:

  第一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李資謙聽說,李衍在燕云地區橫掃遼國、西夏以及蒙古諸部聯軍并滅了他們高麗曾經的宗主國遼國,這讓李資謙大驚的同時,也感到了深深的害怕,他意識到,只要李衍再回來,那就將是他們高麗亡國之時,到那時,他別說當國王,能保住一條命就不錯了。

  第二個原因,經過多年外交談判,也是因為泰封真的是再也過不下去了,雙方達成了攻守同盟,并約定,兩家伐掉水泊梁山了以后,弓家的故地也就是原新羅之地歸泰封所有。

  (雖然原新羅之地比泰封現有之地也大不了多少,但泰封現有之地如今是一貧如洗,而原新羅之地,在水泊梁山的大力發展之下,現在是極為富饒,僅漢下之民就有近百萬,試問,弓復怎么會不愿意換?)

  第三個原因,李資謙已經取得了日本的支持。

  事實上,這些年,高麗跟日本一直互通有無,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外交,通過高麗,日本也知道了李衍的強大和李衍的侵略性。

  另外,白河法皇和鳥羽天皇已經知道,玉藻前逃到了李衍這里,并成為李衍的侍妾。

  當年,白河法皇和鳥羽天皇爭權斗法,鳥羽天皇心愛的玉藻前成了犧牲品。

  傳說,玉藻前早晚有一天會回到日本,然后接管日本。

  這個傳說原本是白河法皇的人捏造的,目的是打壓鳥羽天皇。

  可這個傳說越傳越厲害,尤其是在玉藻前突然消失了之后。

  現如今,白河法皇有點作繭自縛了。

  因為玉藻前背后的李衍,真有顛覆日本的能力。

  再加上這個傳說所造成的輿論壓迫,白河法皇的統治開始有不穩的跡象。

  當然,白河法皇的統治之所以不穩,主要還是來自其內部。

  因為鳥羽天皇越來越不聽話,白河法皇決定廢掉鳥羽天皇,也就是讓鳥羽天皇成為沒有甚么實權的上皇,改由鳥羽天皇和藤原璋子所生(古書《古事談》認為是由白河法皇和藤原璋子所生)的顯仁親王來繼承天皇之位。

  鳥羽天皇實在是抗不住白河法皇的壓力,只能在白河法皇的主持下,將天皇之位禪讓給了時年才三歲的顯仁親王。

  顯仁親王登基了之后,成為日本新一代的天皇,也就是崇德天皇。

  不過,鳥羽天皇,不,現在應該是鳥羽上皇,不甘心失敗,因此,放出風去,說要御駕親征捉玉藻前,以報當年下毒之仇。

  白河法皇很清楚,鳥羽上皇是想借此來得到兵權。

  白河法皇怎么可能讓鳥羽上皇如愿?

  恰巧,高麗派使者來商量出兵討伐水泊梁山一事。

  白河法皇考慮再三,命令編成討伐軍,任命三浦介義明、千葉介常和上總介廣常為將軍,陰陽師安倍泰成為軍師,派遣八萬軍士出征參與討伐水泊梁山,勢必要捉住玉藻前。

  當然,這里面還有實實在在的利益。

  李資謙答應,事后將富饒的濟州島給日本。

  濟州島的富饒,如今可是名聲在外,尤其是離它沒多遠的日本更知道它的富饒,不少偷渡到濟州島貿易的日本商人,將濟州島描述成天堂之島,因此,日本人對它早已是垂涎三尺,尤為讓日本動心的是,濟州島上還有數百艘大船、好幾萬匹好馬,如果得到這些,他們日本的軍事實力必然能提升一大截。

  另外,通過高麗,白河法皇還得知,水泊梁山在樂浪、真番、濟州三郡一共才十萬人馬,而高麗這次出動了二十萬大軍,號稱五十萬,泰封出動了十萬大軍,號稱三十萬,三方的總兵力是水泊梁山的四倍。

  所以,全盤考慮過后,白河法皇決定參與這次瓜分。

  不過——

  瓜分是瓜分。

  可白河法皇完全是打著他自己的小算盤。

  他只派了一萬武士登陸真番郡,而且只在沿岸地區燒殺搶掠,一有風吹草動,這些人就會撤離真番郡,他的目標只有濟州島。

  總而言之,有了泰封和日本當盟友,李資謙才最終下定決心將水泊梁山趕出半島。

  但是——

  李資謙也怕李衍突然帶大軍回援。

  要知道,李衍手上那幾十萬大軍,可是在中原地區橫掃遼國、西夏、蒙古諸部,一旦讓他們回來,別說將李衍趕出半島了,他們不被剿滅就不錯了。

  三年前,完顏阿骨打曾給高麗下了一封國書,意思是讓高麗稱臣。

  國書的第一句就是“詔諭高麗國王”,十足是君上的口氣。

  而那時,在王俁腦中,金國還是當年跟他們打成平手的女真,所以在回金的國書中有“況彼源發乎吾土”的字句,即指出金國發源于高麗的國土,高麗還是金國的父母之邦,你金國怎么敢讓我們高麗稱臣。

  結果,惹得金國上下皆大怒,聲稱要攻伐高麗。

  后來迫于當時的形勢才暫時作罷。

  如今,王俁已死。

  而金國也已經表現出了其不可敵的強大。

  最重要的是,李資謙希望,金國能出兵牽制住李衍的大軍,不讓李衍的大軍回援。

  所以,李資謙主動向金國遣使祝賀金國攻打下遼國的上京、東京、中京滅掉大遼帝國,并且上表稱臣,同時請求金國出兵牽制住李衍的大軍,給他們爭取一些時間收復故地。

  為了讓金國答應此事,李資謙給金國進貢了很多禮物,僅美女就進貢了五百名。

  換而言之,六國聯合討伐水泊梁山,其實是由高麗發起的。

  而西夏遣使來金國,則純粹是來找個靠山。

  清水河一戰,水泊梁山真將西夏打怕了,西夏的三萬精銳,還包括三千最精銳的鐵鷂子,最終卻只有幾十個人逃回國,這是之前從未有過的事。

  這讓李乾順后悔冒然出兵的同時,也讓李乾順萬分的警醒。

  李乾順在第一時間向李衍派出使者,賠禮,認錯,并請求結盟。

  與此同時,李乾順又尋求金國當靠山,避免李衍報復。

  為此,李乾順不惜向金國上表稱臣。

  不得不說,李乾順的反應很快,也選擇了一條最有利于西夏的道路。

  西夏的外交水平如此之高,也就難怪,盡管西夏的實力不強,但卻能比北宋多堅持一百年。

  再后來,宋國請求金軍南下夾擊水泊梁山。

  而水泊梁山又表現得非常強硬。

  完顏阿骨打通盤考慮過后,大膽提出了這個六國聯合討伐水泊梁山的計劃,并利用自身的實力和地位主導了這件事。

  促成這件事,其實并不容易,因為每個勢力都有自己的謀求,又都不愿意付出太大的代價。

  先說宋國。

  宋國既想得到燕云全境,又不想真刀真槍的干,當然,主要也是因為他們實在是沒有真刀真槍干的實力。

  再說西夏。

  西夏主要是想保住他們的固有國土,最好能再對外擴張一下。

  高麗、泰封現在只對半島的地盤和事感興趣,并不關心燕云。

  日本只想要濟州島,其它一概不關心。

  最重要的是,大金國的利益。

  最終,完顏阿骨打運用他出色的外交能力說服了各方勢力。

  日本主要負責攻打濟州島,但要騷擾真番郡的邊境,牽制住水泊梁山的一部分兵力。

  高麗和泰封要以泰山壓頂之勢拿下李衍的都城漢城,盡快掃蕩李衍在半島的勢力。

  事實上,以上只是完顏阿骨打給高麗、泰封、日本畫的大餅,他其實只是利用高麗、泰封、日本想要自保和瓜分樂浪、真番、濟州三郡,讓他們三方攻李衍必救,進而逼李衍撤出燕云地區。

  在完顏阿骨打看來,讓李衍占據燕云,對大金國而言,實在是太危險了。

  完顏阿骨打希望,他們大金國的鄰居是貌似強大實際上卻孱弱無比的宋國,而不是他都有些害怕的水泊梁山,那樣他們大金國才能長長久久。

  而要想讓李衍撤出燕云地區,單單有高麗、泰封、日本攻打樂浪、真番、濟州三郡還不行,因為李衍完全可以分出部分兵力去救援此三郡。

  所以,要想讓李衍撤出燕云地區,還需要宋國和西夏的配合。

  說服宋國很容易,甚至還可以逼宋國答應一些過分的條件,因為宋國已經走投無路。

  經過金國的一眾謀士商量,將來趕走水泊梁山以后,可以特許宋國得到燕京及所屬六州二十四縣漢地漢民,總得給宋國一點甜頭,否則宋國怎么會完全配合他們趕走李衍?但燕地官員的錢物,以及奚、契丹、渤海等族人,還有平、營、灤三州都不在特許之范圍,這些全都歸他們大金國所有,另外燕地的賦稅也得歸他們大金國所有,對了,還有之前談好的歲幣,也必須得如數給他們大金國。

  跟金國的一眾謀士所預料的差不多,宋國最終幾乎全盤接受了他們大金國提的條件,只是將燕地的賦稅折現打入歲幣當中,不讓金國自己去收取。

  說服宋國容易,說服西夏可就困難多了。

  西夏的李乾順可不像宋國的趙佶那么好糊弄,李乾順也沒有面臨趙佶所面臨的嚴峻形勢。

  這次,完顏阿骨打著實是拋出了一些干貨——完顏阿骨打承諾,只要西夏派出大軍參與這次的行動,不僅將下寨以北、陰山以南、伊實伊喇圖魯濼以西的大片土地給西夏,還將云地給西夏。

  這個誘惑是西夏根本無法拒絕的,因為只要事情成了,西夏的領土一下子就翻了一倍,國力可能會翻不只一倍。

  所以,西夏也答應了這個計劃,并很快就派出了十萬大軍。

  馬擴看著燕云地區的地圖,心想:“假如水泊梁山撤出燕云,那么云地包括以西的大片土地就全都是西夏的了,西夏的國力一定會大盛,然后必將成為我們大宋的強敵。而平灤營三州又將被金國所占,金國不僅可以隨時威脅燕京,還可以隨時南下。恁地時,我們大宋就算是對金國敞開了大門。那我們大宋將得到甚么?只是幾座沒有多少人口、沒有賦稅的空城。這次,我們大宋很可能會成為最大的輸家…”

  其實,趙佶也有他自己的謀劃。

  趙佶打算,先將李衍攆走,然后用錢絹買回云地和平灤營三州。

  這也符合趙佶也可以說是符合宋朝皇帝們的處事風格——因為宋國富饒,所以他們喜歡用錢來解決問題,他們覺得,凡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全都不是問題。

  馬擴覺得,趙佶的打算不太能成功。

  反正,他如果是金國或西夏的臣子,一定會極力勸諫不賣云地和平灤營三州,因為這兩塊地盤的價值根本不是用錢絹能衡量的。

  那不答應聯合討伐水泊梁山?

  也不行。

  李衍的危害同樣不可忽視。

  馬擴只能希望,事情能向趙佶所期待的方向發展。

  與馬擴憂心忡忡不同,趙良嗣的心情則要好得多。

  趙良嗣覺得,他完成了趙佶和童貫所要求的,解決李衍這個禍端和收復燕京,為大宋立下了一個大功。

  為此,趙良嗣還做了一首詩:

  北風吹雪下鳳山,燭暗穹廬夜色寒。聞道燕然好消息,曉來驛騎保平安。

  趙良嗣將這首詩念給馬擴聽了聽。

  馬擴覺得趙良嗣有些小器,不知大宋未來將面臨怎樣的安危,遂和詩一首:

  未見燕銘勒故山,耳聞殊儀骨毛寒。愿君共事烹身語,易取皇家萬世安。

  這幾章有點難寫,我多想想,這章是五千字的大章,也算是完成今天的任務了,所以今天就這一章了。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