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169回 財寶天王

熊貓書庫    丈六金身
🔊點這里聽書

  同樣尺幅畫工,價格都要高于其他本尊,原由大致是:這是大財神,畫師要把福氣送給別人,所以貴還有的說財寶天王普通人請不動,請的人都是有底氣的,過去只有大活佛、土司、領主才會要,所以貴。也有說,財寶天王惹不起,必須畫的特別精細,就要貴點。當年老圖桑活佛說,沒有福氣的人怎么會要財寶天王。財寶天王體型大,比一般本尊都要大很多,還要加坐騎,所以貴。財寶天王在繪制中的要點是要莊嚴和威武,通俗的說就要像大將軍、大元帥一樣。身形高大、孔武有力、震懾四方、福威俱全。這很不同與五姓財神,像黃財神這樣要選擇矮胖福厚的。這是選擇唐卡身形的要點。

  財寶天王是殊勝的本尊,可以當本尊終身依止修持,也是大護法,同時也是財神首領。有很多僧人是修持財寶天王成就的,本尊也是很容易相應的。僧人在修持時,一般是在學習戒律時候,特別是鐵棒喇嘛,必須修持此尊。不是為了財資而是考驗戒律。這是主要說明的。

  自古就有非常多的傳說,說財寶天王顯靈現身,幾乎每個祖師傳記里都會有財寶天王護持顯圣的故事,常見的就是夢里現象,臨危護持、或在修持中財寶天王在法鼓上、供臺上、曼扎上跳舞,非常非常多。而且大活佛、大成就者非常樂意說財寶天王的加持、也愛弘揚財寶天王法。這里面有這幾點,雖然財寶天王大家都當財神主,但他第一注重的戒律,得到財寶天王的加持就是說這位活佛、成就者戒律嚴格很清凈,是很殊勝的事情,說出去很體面。所以每個寺院都必供財寶天王,當作主要護法和財神。同時,在閉關院中,財寶天王也是主要護法。在各派護法經里、財神經里都是共同的主尊,每天都要贊頌供養的。

  每個活佛、成就者都有自己不共的財寶天王。藏傳佛教有非常多的傳承,常見的本尊金黃色、手持勝利幡華蓋傘、吐寶鼠,穿天衣鎧甲,以國王坐姿悠然坐于雪獅上。這原本是至尊宗喀巴大師的殊勝財寶天王,后來廣傳了,成為財寶天王主像。基本上每個寺院都以這尊像為準。今有一些尼泊爾唐卡繪制的財寶天王是赤身裸上身,很像黃財神,這是不規矩的,要注意。財寶天王的衣飾是很重要的,他另一個職責是戰神,沒有鎧甲怎么合適,在一個如果選擇不穿衣服的財寶天王,則會缺少衣食,這是緣起。

  寧瑪巴噶陀府有一個紅色財寶天王,這個是蓮師傳的,很殊勝。果洛地區修持的人非常多,應驗也很多。

  薩迦巴有一尊白色財寶天王,增福之外,延壽法特別好。是薩迦派不共財寶天王。

  阿里一個寺廟有一幅騎羊的財寶天王,這尊傳承特別稀少。

  一個噶舉派寺廟有一幅雙身的財寶天王。

  覺囊派有一尊藍馬紅矛財寶天王,是多羅那他尊者的不共財寶天王,加持力極大,特別迅速很威武。以速度論,這尊第一。寧瑪派也有一尊騎馬持戩的,臺灣有翻譯的簡供法本,其中身形法器不一樣。

  各派共同的解釋為:財寶天王,梵名毘沙門天,譯為多聞,表其福德之名,聞于四方。而多聞天王也是帝釋天之外臣,是北方的守護神,居須彌山北,率夜叉諸部,與東方的持國天王多羅咤、南方的增長天王毗琉璃、西方的廣目天王毗留博叉合稱四大天王,多聞天也是四大天王之首。

  多聞天王原出于印度神話中的俱毗羅神,俱毗羅神曾經苦行千年,才從祂的祖父,也就是創造之神梵天的手中得到北方守護神之職位,也因此得到了象征財富的飛天馬車普剎伯卡,所以又兼司財之職,是掌管財寶富貴、護持佛法的善神。而依佛教經典記載,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多聞天王曾在佛前立下愿護持佛法的誓愿,并給予眾生財富,令其成就世間法,故梵文稱br,意為施財天。而依藏密所述,財寶天王名南通謝,乃五方佛之南方寶生佛所化現,周邊圍繞八路財神為部屬,協助普度眾生,以滿眾生之愿。

  多聞天王又由于曾率領其夜叉眾與毗濕奴打敗魔王羅伐拿,因能護持世間,故又稱護世者,從此更被敬為武神、軍神。所以相傳在唐朝,唐明皇曾經因多聞天王的庇佑,才得以平定多次亂事,故特令供奉之。

  唐朝軍隊之中,皆以多聞天王形象繪制旗幟,號曰天王旗,以保佑武運昌隆。而在日本戰國時代,更出現自詡為毘沙門天的化身,有毗沙門天降主之稱的越后軍神上杉謙信,他的軍旗就有毘的字樣。但多聞天王不僅是佛教的護法神、武神及財神,同時也因常維護如來道場,故時常聽聞如來說法,所以也是知識之神。

  財寶天王法相為一面二臂,身金黃色,頭戴五佛寶冠,穿著黃金鎧甲,佩諸種寶瓔珞,右手持寶幢,左手抱吐寶鼠紐列,以菩薩如意坐姿坐于伏地的白獅子上。但其實毘沙門天的原形象,是右手托寶塔,左手持三叉戟,可是隨佛教傳入中國后,為了配合風調雨順的吉祥意義,一般將其塑像手上的塔、戟,改為代表雨的雨傘。

  而財寶天王的部屬八路財神為東路黃庫神,右手持如意寶珠南路黃庫神,右手持寶瓶西路白庫神,右手持摩尼寶北路黑庫神,右手持寶劍東南路黃庫神,又手持金刀西南路黑庫神,右手執金鎗西北路黃庫神,右手托樓房東北路白庫神,右劍左盾。而他們左手各捉一只吐寶鼠,騎與自身同色之駿馬,都是穿鎧加金袍,威武莊嚴。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