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九百四十七章:圖窮匕見

熊貓書庫    明末漢之魂
🔊點這里聽書

  崇禎皇帝能力不行,但還是很驕傲的,他太愛面子,下作之事根本不肯做。

  他從未準備扣下來往于紫禁城的鄭秀娥做人質要挾“漢王”。

  “漢王”進京已經十幾天,沒有要求覲見皇帝,不知出于何種目的,崇禎也沒有下旨宣召“漢王”上朝。

  更有甚者,大明文武百官居然不上朝了,超過一半大臣涌去“漢王”府覲見“漢王”,據說那里搞得如同大朝會。

  沒有等來兵戎相見,也沒有出現百官逼宮,但是意識到圖窮匕見的時刻即將到來,崇禎一點點也不輕松。

  因為他忽然間發現自己無所事事,那些貌似永遠看不完的奏疏已經連續幾天不見增長。

  失去了權力的皇帝不用上朝了,不是“君王從此不早朝”,而是上了早朝也見不著文武百官。

  然,這個國家依舊在運轉,鄭國昌代理禮部、溫體仁接管吏部、宋鵬飛兼職兵部尚書、王徵管理工部、鄭孝文管理戶部、楊大年負責刑部。

  高有謀任職都察院左都御史,楊一鵬右都御史、浙江東陽人張國維擔任工部左侍郎,專業負責水利設施規劃和修建…

  跟大明體制的不同之處就是取消了內閣,增加了宣傳部、衛生部、交通運輸部。

  把原有的“紅旗軍”總贊畫部正式更名為“大漢帝國總參謀部”跟兵部沒有從屬關系,直接對“漢王”負責。

  劉之綸、孫傳庭、陳奇瑜、盧象升、孫承宗、孫傳庭、秦良玉、馬祥麟、秦拱明等等在與不在的都被提名為正二品高級參謀,跟六部尚書平級。

  黃四方負責的“大漢帝國情報局”跟六部平級,李若璉、李三娘子、婁允、張超等等依舊分別擔任旗衛、錦衣衛指揮使、同知…

  宣傳部尚書空缺,劉在旗擔任左侍郎、阮大鋮擔任右侍郎,衛生部暫時不設尚書,劉大壽、郭孝、吳甡、吳有性、李中梓等等擔任侍郎或者郎中。

  交通運輸部尚書的職位留給黃勇這個事實上的海軍總司令兼任,此時他沒有來到京城,已經帶領船隊再次遠航暹羅灣。

  給了忠心耿耿追隨黃漢十年的黃可造交通運輸部左侍郎職務。

  要特別提一提的就是對于史可法的任免,這位仁兄也是個坑貨,不知變通,文不能治理地方,武不足以領兵打仗。

  人盡其才,總會有一項工作適合史可法這樣的人,黃漢委任史可法為戶部郎中,布置給他的工作是負責監管“大漢帝國”鑄幣廠。

  鑄幣的水很深,用錯人就是害人,相信以史可法的秉性,不會落得個因為貪腐而殺頭。

  原本“漢王”體系就有一千多萬人口,實際控制的地盤相當于大明的五分之一。

  這些年極其注重收羅、培養人才,還有黃漢親自教導的幾萬軍官、士官。

  這些人絕對不是貌合神離的烏合之眾,絕大多數能夠做得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上下擰成一股繩,跟大明朝堂上內斗不已、黨同伐異截然不同。

  有雄兵、有錢糧、有人才的“漢王”舉重若輕,原本貌似樹大根深的大明皇權只用了幾天就被徹底架空。

  京城里的老百姓除了覺得街面上的“紅旗軍”多了些,日子好過了一些,其他沒有太多感覺,但是原大明文武感覺到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沒有任何事情議來議去久拖不決,甚至于用不著“漢王”批示,有成例的秘書處就會立刻給予答復。

  還有一個變化所有人喜聞樂見,那就是戶部再也用不著拆東墻補西墻,“漢王”貌似有花不完的錢糧,賑濟、發軍餉、發俸祿一天都不拖欠。

  沒幾天,“漢王”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沒有先從整頓吏治下手,而是從嚴治理軍隊,裁汰冗員精兵簡政,原大明在編軍隊都將要跟“紅旗軍”混編。

  但是要得到“紅旗軍”的待遇沒那么簡單,年齡、身體素質、戰斗技能缺一不可。

  想要當上總旗官,或者保住總旗官以上級官職,唯有在體能、戰斗技能達標的前提下通過文化考試。

  崇禎十年后的內地明軍太爛了,不僅僅是紀律松弛,連身體素質都無法達標,這一次整頓將要裁汰八成以上,人數將要達到十幾萬。

  如何安排這十幾萬被裁撤的明軍?他們雖然達不到“紅旗軍”標準,但是也接受過軍事訓練,如果走上嘯聚山林打家劫舍的道路,破壞力非同小可。

  一刀切不適用,必須區別對待,愿意種地、做工人且有家有口的最好安排。

  一戶給五十畝旱地,每個月給五斗雜糧六百文錢吸納戶主參與鄉勇訓練,相信這些有幾年當兵經歷的青壯年只要好好干,在鄉勇、團練武裝中很快能夠混上伍長、小旗官提高月錢。

  對待不少一個人吃飽了全家不餓的,唯有采取裁而不汰的辦法,暫時按照衛所軍待遇發放月錢,有組織的參與大工程建設。

  大明年久失修的官道、淤塞嚴重的河道何其多也?

  黃漢手中有大量錢糧,要保持組建的建設兵團有挑河、修路活兒干太簡單,制定預算、下撥軍餉、給出時限和驗收標準,保管人人有一年到頭忙不完的工作。

  每年給建設兵團幾百轉為“紅旗軍”正兵的名額,就地提拔一部分積極分子,讓努力工作的基層兵丁有盼頭,管理好這些人不算太難。

  有強大的財力做后盾,又有雄兵幾十萬武力震懾,精兵簡政搞得有聲有色,基本上沒有出現群體事件,和平過渡正在進行中。

  進京半個月后,“漢王”頒旨,委任憨子為“剿寇大將軍”掛印出征。

  孫傳庭、陳奇瑜為前線總參謀長、副總參謀長,他倆協助憨子全權指揮入關已經開赴黃河防線的“紅旗軍”人馬十三萬和所有內地人馬。

  他們的首要任務不是跨越黃河攻擊流寇,而是跟劉之倫、方正化指揮的六萬京營人馬混編,當然,如果有地方軍能夠通過考核也可以收編。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